分享

课堂提问的失误及其对策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4-11-04

课堂提问的失误及其对策

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情操的陶冶,知识的传授,学法的掌握,智能的开拓,无不蕴含在这一问一答之中。因此,优化阅读教学必须追求提问艺术。下文从提问的各种出发,谈谈怎样采取对策。

一、枯燥无味时——创设情境,启思激趣

从诸多的课堂提问来看,呆板、重复、枯燥的问题实在太多,加之缺乏教学民主,因而常使课堂气氛紧张、压抑、僵持。为了使学生积极思考、津津乐答,教师必须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改换问法。

一位教师在教《罗盛教》,讲读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既平淡无味,又不知从何答起,一下子冷场了。第二次教,我提醒她从创设情境入手,先满怀深情地描述:“罗盛教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朝鲜石田里的一个山坡上,墓前野花怒放,墓后翠柏苍松,崔莹跪在坟前,他的父母与乡亲们围在他身后,大家默默地啜泣着,有多少心里话要对罗盛教诉说……”接着问:“假如你是崔莹,是他的父母与乡邻,会说什么呢?”课堂上顿时活路起来。有的说:“假如我是崔莹,一定会说:‘罗叔叔为救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一定永远永远记住您!’”有的说:“如果我是崔莹的父母,一定会说:‘罗盛教同志安息吧!’是您给了孩子的第二次生命,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会记住您的恩情!’”还有的说:“石田里的乡亲也一定会说:‘罗盛教同志,您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朝鲜人民的好朋友,您虽然牺牲了,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入境始为亲”,当同学们设身处地时,便自然而然地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二、浅尝辄止时——整体着眼,拎线串珠

小学生思维自觉性差,经验狭窄,思考问题时常常只求答出,不求甚解,或顾此一点,不及其余。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瞻前顾后,拎线串珠,把多方面材料联系起来设计问题。

《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文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雪”说明什么?(说明天气冷)“炭”呢?(炭可以生火,就不怕冷了。)“雪中送炭”比喻什么?(比喻当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课文把什么比做“雪中送炭”?(把大娘给战士们送打糕比做“雪中送炭”。)上面这种脱离课文的孤零零词语教学是不要取的。像《再见了亲人》这段文字,首先应抓住“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这句话发问:“为什么说“拼”?怎样“拼” “拼”了多长时间?还要持续下去吗?这时,战士们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抠住了一个“拼”字,让学生想象战斗之激烈以及战士们的饥饿和疲劳,担心会支持不住,这就创设了“雪中”的意境,接下去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志愿军要怎样的帮助?胜利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又提示了“炭”的价值。同时,可引导学生从“顶”、“冒”、“穿”三个动词体会“送”的艰辛。最后教师问:“大娘送去的仅仅是要糕吗?”学生定会脱口而出:“送去的不只是打糕,是温暖,是爱!”如果能这样把整段文字揉合成一个整体,学生对“雪中送炭”的含义和对中朝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联的关系,不是理解得更深刻了吗?

三、陷入困难时——另辟蹊径,化难为易

为了调动思维,激发求知欲,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促使学生产生“愤”、“悱”情景,达到欲罢不休不境地。但这个尺度较难掌握,有时学生跳一跳还够不上“桃子”,提问便陷入了困境,这时,必须立即调整:或改换方位,绕道而行;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一次我教《种子的力》课文时问:“能屈能伸的力是什么力?”学生答:“有弹性、有韧性的力是什么力。”我又追问:“有弹性有韧性的力是什么力?”学生又答:“能屈能伸的力。”问来问去都在词语上兜圈子,课堂提问成了胶着状态。我一急,只好越俎代疱了。再教这课时,我另辟蹊径:先让学生从词素上理解:屈——弯屈,伸——伸展。拼凑我用弹簧伸缩和手臂屈伸作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白屈是为了伸,由屈而伸才能产生一种暴发力。最后联系上文“小草曲曲折折、顽强不屈地挺出地面。”联系下文“有了阻力才有磨练。”于是学生恍然大悟:“能屈能伸的力是一种能适应恶劣环境,又能长期抗争,在奋斗中不断壮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为了使学生俯文章储蓄的意思,讲读全文后,我问:“作者为什么如此着力赞美一颗小小的种子,歌颂这看不见的力?”这一问与学生心中的疑团一拍即合,在这欲求知而不解惑的情势下,我把习惯于讲读前介绍时代背景移到这里来,像说书人一样说开了:“这还得从当时情况说起……”然后再回到上面问题,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懂得本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四、误入歧途时——就势归谬,返本还真

由于实际生活与作品中当时当地情况的出入,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错觉,表现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偏差,对某些语句的曲解,对此回避不得,否定也不行,而应抓住错误推演开去,让学生自省自悟。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与现在孩子们的生活环境距离实在太远了,因而初读时,疑窦顿生。如:有的认为小女孩的爸爸一定不疼她。有的还猜测是一个神话故事,要不一根火柴的光怎能这么奇异!对第一个疑点,我根据原作描述了小女孩的家境:她的妈妈已去世,爸爸劳累奔波,卧病在床,弟妹围在床边饿得直哭……。“原来如此”,学生很快明白了,“悲惨的生活、严酷的现实简直把她爸爸逼疯了,哪里还有心思疼爱孩子!”为了解答第二个疑问,我讲了一个故事:安徒生母亲小时候是个讨饭的孩子,有一次讨不到吃的,饿昏在小桥下,醒来时蘸了一点河水放到嘴里,觉得像吃了无比鲜美的食物……同学们听后,深有感触,一个学生叹息道:“她实在是太饿了!”我接过话头:“是吧,饿极了,一滴水也能充饥,冷极了呢?”“一根火柴的亮光也无比温暖。”同学们抢着说。“这是现实不是神话。”我作了小结,“火柴点燃产生的幻觉,正是反映现实的残酷和小女孩对温饱生活的向往。”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对童话的理解纳入了正确的轨道。

    五、引而不发时——授之以法,登堂入室

英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词语运用,词汇组合、语言锤炼的范例。英语教师都注意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但推敲为避免难度较大,常见到引而不发、教者包揽的现象。纠正办法是:重现学生获取知识过程,寓学法于教法之中。

我教《林海》一文,分析“……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绿颜色呢!”一句时,有这样一段问答:老师:通常我们说“画”上绿颜色,课文为什么用“写”?(一问生疑:老舍先生该不会用错词吧!)老师(见生语塞,授之以法):查字典是解词的方法之一,你们查查“写”的义项。学生(查后发现“新大陆”):“写”除了写字的“写”,还有描摹的意思。老师:对,描摹就是画。课文为什么用“写”呢?请把“写”字换成“画”字读读看。学生读后回答:我觉得前面已有“画家”,如果接连两个画字,读起来不生动。老师:用词不重复,可增加语言的生动性。老师进一步引导:你们知道有一种画叫“写生”画吗?写生就是对着事物或风景照实画,请根据这个意思,联系林海的景色照实画,(老师插话:不必艺术加工。)画下的绿色就已相当丰富了。老师:说得好,一个“写”字突出了林海“绿”的特点,既贴切又巧妙。至此,学生不但领会到“写”字的“弦外之音”,而且学到了“查”“换”“联”的探究文字方法。

六、无动于衷时——音象配合,入境动情

阅读教学不仅要理解内容、探究文字,还应努力寻取文章对学生思想的触及点,引起心灵上的碰撞,情感上报共鸣。我们主观上都在追求这种境界,但总会遇到入不了境,动不了情的局面。其对策是:发挥各种电教媒体作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制造入情的氛围。

 

我教《小音乐家扬科》,把课文插图改制成一框活动幻灯片。讲完扬科对音乐的爱好后,银幕上出现了一把闪光的小提琴,录音机播放出优美的提琴曲。我边演示边叙述:精致的小提琴吸引着他,美妙的琴声陶醉了他,扬科缓缓抬起双手,触及了琴弦。接下来问:一方面是爱好音乐的力量推着他,一方面是恐惧愈来愈紧地抓住他。假如你是扬科,这时的心情怎样?假如你目睹扬科摸一摸小提琴而被摧残致死的情景会怎样想?这两个问题,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对扬科的深切同情,对他的被害愤愤不平,虽然问而不答,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当教者、学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师生进入角色时,我如泣如诉:为什么具有音乐天赋的扬科得不到培养而成才?为什么地主的管家这样肆无忌惮?为什么扬科的命运这样悲惨?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全班同学满情激愤地说)那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至此,同学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仇恨油然而生。我话锋一转:要是怕科生活在新中国会怎样?同学们高兴地说开了:他一定得到精心培养,他一定会成为音乐学院少年大学生,他一定会成为一位著名演奏家……这一恨一爱、一悲一喜,使学生心灵上产生共振,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得到升华阅读教学也便进入更高的层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