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教育】教师福利待遇到底怎么样?用数据说话

 scmm 2014-11-04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

教师都有哪些福利?谁动了教师福利?近日,中国教育报报纸、网站、微信三方联动,集中关注教师福利问题,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很多读者、网友留言参与讨论,反映自己的福利现状,表达自己的诉求。

小编发现,尽管法律赋予了老师很多福利和权利,但是老师们享受福利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带薪休假、培训学习……很多老师甚至一项福利都没有享受到。

教师的福利到底怎么样?小编用事实来说话。最近,中国教育报调查版刊发了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保定学院青年教师芦丽静、高琴、闫慧敏、孙永珍的调查报告,对河北省中南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住房及医疗保障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怎么样?小编一张图为你解读“教师福利到底怎么样”,以河北农村教师的福利状况为样本,窥斑见豹,展现全国教师的福利现状。

1.工资根本不够用


对很多老师来说,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收入,根本不够用。

上面两张图表对比可以发现,86%的老师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收入本来就低,但是69%以上的教师家庭月消费支出在1000元至3000元,一个基层教师的月工资收入也仅够维持基本的家庭消费支出。

如果算上住房收入,教师工资更显局促。受访教师所在县城的房价大部分处在2000—3000元之间,少数甚至达到3000元以上,基层教师的月工资不足以购买一平方米住房。

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现在基层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延长工作时间、节假日加班的现象比较常见。工资收入与基层教师的体力和脑力付出不相匹配。可以说,实现工资较大幅度的上涨是基层教师最迫切的希望。

2.遇到重大疾病,不知道怎么办

随着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很多老师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调查小组发现,接受访谈及完成调查问卷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都有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每个教师均有医保卡,医保卡个人账户定期打入款项,不存在拖欠现象。

但是,对于医疗保险的缴纳额度以及重大疾病的保障政策,很多老师却并不知情。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老师对医疗保险的缴纳额度及重大疾病的保障政策“完全不了解”或“不甚了解”,66%的教师希望更多地了解重大疾病保障政策。

此外,由于医保定点门诊及零售网络对乡村地区的覆盖不够,很多老师无法享受到医保卡带来的实惠。大部分教师需要去县城才能用医保卡进行购药或支付门诊费用,这对于离县城较远的中小学教师尤为不便。为了方便起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现金购药,这既加大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压力,又造成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闲置。调查还发现,部分教师反映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报销手续烦琐,报销的比例和简易程度均差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他们希望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


3.可以定期体检吗

《教师法》明确提出,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但是,从对农村教师的调查来看,很多农村学校都没有建立定期体检的制度。即使有定期体检制度的学校,实施效果也不明显。体检主要是在乡镇医院进行,由于体检设备的缺乏,体检项目也主要为身高、血压、血常规等常规检查项目,无法对教职工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很好地起到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

4.教师都住什么房?

在房价越来越贵的情境下,教师的住房问题尤其严重。在农村,老师都住什么房子?在城市,老师买不买得起房子?都是很棘手的问题。

调查发现,在农村,4%的老师目前租赁住房居住,37%的教师目前居住的为父母或配偶的宅基地建房,46%的被调查教师已经购买商品房。13%的教师目前居住的住房为集资建房。随着近些年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状况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但是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自己解决房子问题。而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在城市,教师的住房压力也非常大,部分高校教师能够享受到住房福利,很多高校采取集资建房的方式,为老师提供住房。而基础教育学校的老师,仍然需要自己购买住房。只有少数地区,一些地产公司也会在特定时间开展针对教师群体的优惠政策,此前,华西都市报曾联手保利地产发起“教师福利房置业计划”,在教师节前送上购房福利,通过教育渠道资源,向四川范围内大、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系统职工及学生发送“教师购房大礼包”;同时,凭教师证的老师们买房,均可获得万元以上的购房优惠。


5.购房支出大在哪?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县城购房的意愿十分强烈,因为其为城镇户口,没有宅基地和土地,希望 “自住”或“退休后自住”。

30.8%的教师住房支出占其月工资的比例达到50%以上,只有16.6%的教师住房支出占月工资的比例在10%以下。购房成本已经成为已购房教师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6.有没有住房公积金?


在农村,住房公积金制度贯彻得并不彻底,有的单位未给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即使正常缴纳,但额度较小,40岁以下的教师月缴费额低于100元,40岁以上的教师月缴费额在200元左右。只有30%的教师利用住房公积金购买住房。基层教师对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有比较强烈的意愿,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教师购房的支持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教师福利到底怎么样?

总的来说,教师享受各种福利的比例都很低。在中国教育报微信的调查中,只有6%的老师享受过出行优惠的福利,8%的老师享受过学术假的福利,5%的老师享受过购房福利,36%的老师享受过医保福利。



怎么改善教师的福利?


1.建立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的收入倍增计划。

根据基层教师的工作量提供适当的津贴或补贴,使基层教师的收入增长快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的增长,提前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2.实行工资的“阳光”发放。

县级政府应当实现工资明细、医疗保险明细及住房公积金明细可网络查询,保证基层中小学教师能实时查询自身工资及各项扣款明细,实现基层教师“勤勤恳恳工作,明明白白挣钱”的基本要求。


3.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的透明化,加大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

将医疗保险相关文件下发到基层中小学教师的手里,并按年给予基层教师医疗保险收入和支出的明细表,让他们明确知晓自己缴纳及单位缴纳的数额,避免他们对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不信任的情绪。


4.建立县级医院的定期体检制度。

各级医保中心应当将定期体检制度的建立、健全纳入其工作范围,由医保中心出面,实现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年一次或者两年一次的体检,同时,应尽量保证体检在设施齐备、经验丰富的县级医院进行。定期体检制度不应只包括在职中小学教师,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也应当进行常规的体检,以保证健康问题的早发现、早治疗。


5.实现医保定点门诊及零售网络的基层覆盖。

各级医保主管部门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覆盖乡镇的定点门诊和零售网络,这既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又为基层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便利。目前,许多省份(如江苏等)都在努力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及定点医药零售网络的乡镇覆盖,河北省宣化市2011年也已经实现了较为全面的覆盖,可以对先行者的经验进行学习和利用。


6.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扩大其使用范围。

住房公积金也是教师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应与教师工资一起由各级财政保证,不应继续拖欠。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明细也应及时向全体教师公布,并向教师发放宣传文件,使其了解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条件、使用范围等必要信息。

通过住房公积金的有效使用改善缴纳者的住房条件,是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最终目的。


7.继续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

各地区应当制定相应的规划,解决本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带的教师周转房建设,争取将教师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紧密连接,减轻基层教师的生活负担,使其更好地投入教学工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