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漫谈三豆

 飞龙御天 2014-11-05
 本帖最后由 rooty 于 2012-2-27 16:43 编辑

彭子益的三豆饮,有点类似伤寒论的桂枝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要药方,应用很广,遍布于各个章节。社区里也有很多妈妈们,三豆饮是基本的必备之物,回帖回多了,也总结了一下经验,加上一些个人的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段: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也就可以看出来,所谓的五谷中的豆,是入肾的,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豆子的性情是通肾气的,个人理解,由于豆子形象比较像肾脏,另外坚硬,天津有南市食品街里的蹦豆张,牙齿不好的还真不能享受。因此大的归类,豆类都是归在肾水。

圆运动是一个圆,很简单,很容易套用,效果也不错,三豆是:绿豆、黄豆、黑豆,其实这也是一个圆,在肾水这个大的背景下,再分一下五行,那就是绿豆在上,黄豆在中,黑豆在下,绿豆是入肝木,黄豆是入脾土,黑豆是入肾水,五色对应五行,很容易理解。这里可能有一个疑问,绿豆怎么会入肝呢?绿豆不是寒凉解暑的么?在这里还是分一个体用,前面的辨证说过,我们谈论的是体,色,并没有谈用。因此大家在分析五行、阴阳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一个背景,在一个背景下来讨论问题,否则看哪儿哪儿都是矛盾。

除了这三豆,另外还有一个常用的药物,淡豆豉,这个为什么是药材,而三豆都是食材呢?

其实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大豆黄卷”,这个和淡豆豉都是同源,都是由黑豆加工而成。简单说来,大豆黄卷是发芽的黑豆,淡豆豉是发酵的黑豆,从这两个成为药材的分析上来看,黑豆是食物、药物的关键物,黑也入肾水,古人为什么不拿黄豆、绿豆来发酵、发芽呢,这里面一定有这方面的意义。黑豆发芽发酵,有水生木之像,因此可以用来当作药物。很奇怪,古人的思维都是这样,例如《辅行诀》里的五行之五行,体用分明,挑选药物也是遵循这样的方式,有兴趣的可以拿一本看看。

用颜色说体,再用味道说用,绿豆甘寒,黄豆甘平,黑豆甘平,内经有两句: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因此从甘味的作用来说,三豆的作用是缓肝之急,补脾土之实,而绿豆在上,而寒而下,黄黑都豆在下,平补在中,整个三豆组合起来,在上半部分形成了一个圆。

再说淡豆豉,经过发酵之后的黑豆,味道变成苦、甘、辛、淡,整体以淡为主,再用内经的一句话: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因此淡豆豉的作用主要以渗泄为主,常用的葱豉汤,葱头升阳散寒,淡豆豉渗泄阴结,一升一降,也是个圆运动,可以类比麻黄汤中的麻黄、杏仁。

了解了这些之后,在使用三豆的时候就很容易自己调整了,比如上面的问题多,发热的症状多,可以多加绿豆,中间的问题多,比如中气不足,可以多加黄豆,下部的寒气较多,可以多加黑豆,如果还有湿阻,可以加白饭豆,这就是四豆饮。具体的用法要根据人的不同、季节的不同、症状的不同来进行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