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玄对古代学制的研究

 水共山华 2014-11-05
郑玄(127-200) ,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是汉代集经学之大成的经学大师、汉代杰出的文献学家、教育家。

在《周礼》、《礼记》等儒家经籍中有许多关于西周以前教育活动的记载。这些记载比较零散
,且由于年代久远,名词概念含义不清。郑玄在注经的过程中,对古代教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证研究。

一、古代学校分为两类    儒家经典中关于古代学校设施的记载名目繁多
,诸如庠、序、学、校、辟雍、泮宫、瞽宗、成均等,郑玄从性质上把它们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类。《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郑注:“皆学名也。异者,四代相变耳。或上西,或上东;或贵在国,或贵在郊。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周立小学于西郊。胶之言纠也,庠之言养也。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他考证出辟雍和泮宫也都是大学, 只因分别为天子、 诸侯所办,故名称有异。他在《驳五经异义》中指出:“《礼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天子将出征’,‘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然则大学即辟雍也。《诗?颂?泮水》云:‘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此复与辟雍同义之证也。《大雅?灵台》一篇之诗,有灵台、有灵囿、有灵沼、有辟雍,其如是也,则辟雍及三灵皆同处在郊矣。囿也,沼也,同言灵,于台下为囿为沼,可知小学在公宫之左,大学在西郊,王者相变之宜。众家之说,各不昭 。虽然于郊,差近之耳, 在庙则远矣。 《王制》与《诗》,其言察察,亦足以明之矣。” (引自《郑氏佚书?驳五经异义八》。)    郑玄认为,小学和大学有入学年龄的不同。《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郑注:“幼者教之于小学,长者教之于大学。《尚书传》曰:‘年十五始入小学,十八入大学。’”关于入学的年龄,经书记载不一,郑玄认为十岁入小学。如《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二、古代官学的学生来源    古代大学的主要成员是“国子”。郑玄认为
,国子是公、卿、大夫的子弟。《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郑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教之。”又《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郑注:“国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除国子之外,还有一些由地方上选拔来的才士,即所谓“学士”。《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郑注:“学士,谓司徒论俊选所升于学者。”

三、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    郑玄认为
,古代学校所学为德、道。《周礼?夏官?都司马》:“以国法掌其政学。”郑注:“学,修德学道。”修德,即培养道德品行;学道,即学习知识技能。德和行本为一体,他在注《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时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道包括艺。道和艺分别由师氏和保氏培养教育,地方学校则由相应的师、儒负责。《周礼?天官?大宰》:“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郑注:“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是汉代集经学之大成的经学大师、汉代杰出的文献学家、教育家。

在《周礼》、《礼记》等儒家经籍中有许多关于西周以前教育活动的记载。这些记载比较零散
,且由于年代久远,名词概念含义不清。郑玄在注经的过程中,对古代教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证研究。

一、古代学校分为两类    儒家经典中关于古代学校设施的记载名目繁多
,诸如庠、序、学、校、辟雍、泮宫、瞽宗、成均等,郑玄从性质上把它们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类。《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郑注:“皆学名也。异者,四代相变耳。或上西,或上东;或贵在国,或贵在郊。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周立小学于西郊。胶之言纠也,庠之言养也。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他考证出辟雍和泮宫也都是大学, 只因分别为天子、 诸侯所办,故名称有异。他在《驳五经异义》中指出:“《礼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天子将出征’,‘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然则大学即辟雍也。《诗?颂?泮水》云:‘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此复与辟雍同义之证也。《大雅?灵台》一篇之诗,有灵台、有灵囿、有灵沼、有辟雍,其如是也,则辟雍及三灵皆同处在郊矣。囿也,沼也,同言灵,于台下为囿为沼,可知小学在公宫之左,大学在西郊,王者相变之宜。众家之说,各不昭 。虽然于郊,差近之耳, 在庙则远矣。 《王制》与《诗》,其言察察,亦足以明之矣。” (引自《郑氏佚书?驳五经异义八》。)    郑玄认为,小学和大学有入学年龄的不同。《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郑注:“幼者教之于小学,长者教之于大学。《尚书传》曰:‘年十五始入小学,十八入大学。’”关于入学的年龄,经书记载不一,郑玄认为十岁入小学。如《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