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

 魔兔兔 2014-11-05

2014,乌鲁木齐,城市快速公交已经成为市民出行最依赖的交通工具,从“大通道”到如今的公交车、BRT、环线快客、正在修建的地铁……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从乌鲁木齐公交车的变化中能窥见一斑。


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乌鲁木齐公交车的前生今世吧~


在乌鲁木齐市友好路上,公交车行驶在BRT专用车道上。


1974年,乌鲁木齐公交集团研制成功铰接式大客车,填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公共客车制造业的空白。


▌在岁月中穿行的“大通道”


1998年,怀着紧张、兴奋与期待,我来到乌鲁木齐上大学。那时的我还是个连公用电话都不会用的“土包子”,繁华喧闹的首府,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长长的“大通道”——就是那种长长的公交车。


我在农村见多了“小四轮”,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长的公交车,头一次见到这种车时,感觉像把两辆公交车焊到了一起。这样长的车在农村狭窄的土路上可是极不好转弯的。后来坐多了“大通道”,才发现我多虑了,乌鲁木齐的公交司机技术极好,他们左扭右扭,加速减速,超车并车,进站鸣笛,在车流中穿梭前进,如游鱼般灵活。他们可以分心三用,看车看灯看乘客,他们停车时可以与前车紧贴,只剩十公分的距离,又能在狭窄的弯道上“神龙摆尾”般地转弯。所以有段时间,我很喜欢站在前门旁痴迷地看司机开车,他们神情专注,目光锐利,反应迅速,让只开过拖拉机的我非常佩服。


1953年,乌鲁木齐市公共汽车站全体同志合影。


长长的“大通道”中部有个圆形的大铁件,站在铁件上犹如站在齿轮上,左右转弯的时候,有轻微的眩晕感。那时车上还有售票员,通常是两人,三毛起价,两站加一毛。后来“大通道”逐渐被取消了,我就好奇,这些售票员都哪儿去了?当时,乌鲁木齐市多了很多公交女司机,这让我怀疑有一部分就是售票员改行的。


初步适应了大城市的生活后,我便经常坐着“大通道”奔波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带家教、发传单、搞推销,有时需要走很远的路,但更多的还是坐“大通道”。“大通道”承载了我大学四年充实而忙碌的青春。我们一帮同学经常坐上“大通道”,去友好的夜市游逛,去小西沟滑旱冰,去植物园烤肉,去水西沟野游,去昌吉发传单,去八钢找家教,去黄河路实习,去长江路赶车……


上世纪80年代的火车南站广场,公交车停在站台。


我有个同学辛辛苦苦地带家教,准备用挣来的钱买一件羽绒服。她一上车就计算自己今天又挣了多少钱,是否够买羽绒服的袖子了,明天能否买另一只袖子。她计算得过于投入,不禁说出了声,引来了周围人的一阵窃笑。那时,我们这些穷学生就这样坐在“大通道”上在城市里奔波着、笑闹着、沮丧着,当然也快乐着。


2002年,我大学毕业了,同时也结束了一段朦胧的恋情,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这次我没有坐上“大通道”回家,因为“大通道”已经开始被淘汰。


▌停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汽车停靠在八楼,是西部的城市风情?还是能一直开到第八层楼?


2002年的第一场雪,确实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同学们都议论说,那是因为2001年美国攻打阿富汗,发射了太多的导弹,影响了新疆的气候。就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冷笑话流行的时候,刀郎也莫名其妙地在网络上红了,他用沙哑苍凉的嗓音不停地唱“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2路公交车,有许多都是“大通道”,只不过这一年,这些车开始慢慢地被淘汰,换成了更新更鲜艳的公交车。


八楼就是高8层的乌鲁木齐昆仑宾馆。早期的乌鲁木齐没什么楼房,八楼在1958年建成后,一度曾是新疆楼层最高、服务设施最好的宾馆,并声名远播。昆仑宾馆前的公共汽车站也因此得名——八楼,而2路只是一条途经这里的公交线路。


现在的八楼,BRT跑的呢,大家都称BRT为豪华版的公交车。


本是四川人的刀郎用他的歌为新疆人留下了共同的城市记忆。当我离开乌鲁木齐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也烙上了许多城市印记,当年那个呆头呆脑来到大城市、没有见过“大通道”的农村小子已经快变成另外一个人了。


几年后,我辞去原来的工作重新回到了乌鲁木齐,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看着街上奔波的各种颜色的公交车,我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方向与希望。


路越来越宽,公交车越来越新,城市在不断发展,我也在不断变化成长。我有女朋友了,我结婚了,我有孩子了……


后来,乌市开始修建BRT专用通道,街道被重新划分。让我惊喜的是,新的BRT车辆,很多都是“大通道”。仿佛旧日时光重现,让我在新的日子里,可以不断回味旧日的温馨。(许博)


BRT公交车内两个车相连通道。


▌乌鲁木齐公交车老照片


1959年,乌鲁木齐街头,女交警正在指挥交通。


1964年的火车南站。


70年代乌鲁木齐市火车南站公交停车场。


1991年的乌鲁木齐火车站,公交车停在站台上。


1998年,河滩公路路口,远处的公交车正在行驶中。


2005年,停靠在火车站的44路公交车。


2008年的南门,蓝色的公交车正在行驶中。


2011年,27路公交车。


2011年,BRT公交车以崭新的姿态改变了乌鲁木齐市民的出行理念,为百姓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出行环境。


2014年,环线快客正在行驶中。


▌小资料


乌鲁木齐公交始建于1953年,初建为公共汽车站;1965年成立乌鲁木齐市公共汽车公司;1993年2月成立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总公司;2006年5月29日,企业改制重组为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