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企业会计会计内部核算存在的严重的问题

 庋藏天下 2014-11-06

中小企业会计会计内部核算存在的严重的问题

 

1.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合伙的组织形式无法人资格,却要负无限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以其出资额负有限责任。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都存在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的问题,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组织结构也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会计工作规范等都很少,有也不全面,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1.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2.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

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

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些人员有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一般定期来做帐。有些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

1.2.2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

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帐,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据有关人士在一次问卷调查研究中得出,中小企业存在两套帐的比率高达78.36%,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专业知识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1.2.3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去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

 

1.3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

 

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中小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多发生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支出。企业只好不作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

 

1.4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尤其是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带了很多负面影响,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2.会计资料信息不完整以及恶意隐匿会计资料信息

 

2.1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原始凭证方面:我国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现象在当前经济社会中较为严重与普遍。不仅严重影响了整体会计信息质量,也造成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在民营中小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中也存在着类似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1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

 

民营中小企业核算的很多原始凭证不合乎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制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如:开票日期时常不填写;开票人、收款人,只填写姓不填写名,有的干脆不填写;购买企业的客户名称要么不填、要么填写不明确现象较为普遍,金额数字填写模糊,常出现漏填小写金额或大小写金额不符;有的原始凭证的填写表面上看合乎规定要求,但实际上存在填制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很大。有些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忽视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有关制度规定,有的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而且白条入账情况较普遍,给偷漏税金等违规行为提供了方便。这些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断被纳入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资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1.2原始凭证不真实。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会计原始凭证填写的经济业务项目与实际发生的项目内容不符。如:明明是购物券,却填写为材料等品名,有的将不能报销的化妆品、手机、日用品等请客送礼的物品以“办公用品”为名,堂而皇之地通过虚假的凭据合法报销列支;二是经济项目内容与发票使用范围、经营范围不符。如:使用商业零售发票,项目内容却填写为运输费,饮食业发票项目内容填为复印费,既给会计监督制造了难度,又难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度。三是使用过期作废发票及收费收据等;不按规定开具微机打印发票或不能同时全联次地复写开具发票,而是按各自需要“大头小尾”地开具各联次不统一的票据,造成支出方实际支出少,却以“大金额”票据列报,收入方实际收入大,却以“小金额”的票据列收入账,从中各得其所,从而达到偷漏税款的目的。四是违规编制虚假的自制原始凭证,如:编造人员名单领取各种劳务费等款项,甚至编造到农贸个体市场购买材料等自制凭证从而套取现金。

 

2.2有的企业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

 

如汽车修理费、设备维修费、房屋修缮费等,摘要只写“维修”二字,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有些企业到月底结账时,将当期发生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是哪些原始凭证内容,使同一张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业务记录乱而不准确;有的民营中小企业在开设银行账户时,将相关收支业务的会计凭证单独记账、单独保管,未列入企业财务会计总账内管理,或以个人名义开设储蓄账户,形成“账外账”和“小金库”;在年终结账时,有的企业制作会计凭证不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使相关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企业的盈余状况;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

 

2.3一些企业设置两套甚至更多账簿,以应付不同部门

 

如“亏损账”是专门应对国家税务部门,“盈利账”专门应对银行部门,以套取贷款。个别企业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年度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营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调动时间和经营人员责任不清;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挖补、涂抹、刮擦和数字书写错误。

 

2.4财务报告及其它方面

 

不少企业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账表不符”现象时有发生。

2.5电算会计资料管理不完善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施行会计电算化后,由于电算化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一些企业的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任务还不明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库房管理达不到要求,部分企业又没有及时修订相应的电算会计资料管理制度和档案保管人员职责,造成电算化会计资料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近年来频繁更换和升级,原相关的会计软件和文档资料也容易出现不相兼容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这部分会计资料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保管和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也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另外,目前许多会计电算化企业的凭证、账表采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输出,特别是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输出的3年以上的纸质会计档案,很容易褪色造成字迹不清,难以完好地保存到规定的保管年限。长期下去,必然导致会计档案十分不完整和不安全。

 

3. 制度不健全和执法不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相关法制不够完善与健全,现有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制环境。

 

《会计法》、《现金管理条例》、《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规对弄虚造假者和会计核算不规范行为作了许多规定与限制,有不少制度法规范围和标准滞后于新的经济形势,特别是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法规更是严重滞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具体会计准则绝大部分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也远远不能够满足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①,给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行为提供了温床,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现有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和民营中小企业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一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为了企业自身利益,往往有通过逃避纳税的方式增加财富的想法,经营状况不好时,逃废债务的愿望一般也比大型企业要强烈。当国家有关执法机关对民营中小企业监督检查不够及时,对资金的管理、盈余情况监督不够严格,对偷漏税款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时,促使民营中小企业中会计不规范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扩大。

 

3.2对会计人员管理方式欠缺、内部监督不力。

 

       从管理方式来看,民营中小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表现在对会计人员管理观念陈旧,会计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 不注重才能;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往往易伤害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家庭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强调家族利益,使企业中的会计从业人员觉得在为一个家庭服务,个人晋升发展的机会很少。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奖惩没有制度,财务不透明,不重视精神激励,只注重物质激励等。从企业内部监督来看,由于会计凭证的设计、印制、使用期限没有统一规范,技术与管理存在着漏洞。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的各类发票和财政收据由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监制,但各省、市、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票面样式各异,种类繁多。加之市场经济下企业部门的经营范围的扩大,票种和票面的多样、多变使财务人员目不暇给,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很难辨别真伪,给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对业务工作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节省成本,民营中小企业配备会计人员人数十分有限,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这些方面的因素都是造成民营中小企业会计行为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3.3民营中小企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相对匮乏。

 

       与国有企业和其它会计领域相比,民营中小企业高素质财务人员的数量略显劣势,由此也造成很多问题,如会计人员、经济事项的经办人在会计事项的处理和会计核算中,专业知识缺乏,业务水平不高,法规知识缺乏了解,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严重,对违法违规的严肃性认识不足;有些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疏于管理,缺乏依法理财的意识。业务直接经办人、个别财务人员为达到各自的目的,想方设法在会计核算上做文章,为各自部门或个人利益所驱动,钻管理上的漏洞,将不能报销的项目填写成能列支的项目,编造虚假凭证,达到侵吞企业资产的目的,损害民营中小企业的长远利益。再如对高科技会计设备和网络的应用方面就更为突出,会计人员电算化会计知识缺乏现象较其它会计领域严重。许多会计人员和企业财务领导电算会计知识缺乏或老化,对本企业电算化会计的软件、硬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的组成内容不甚清楚,或缺乏对电算化会计资料的管理经验,重有形的、纸介质的档案管理,轻无形的、光、磁等介质档案管理,管理无序,权限混乱。造成存有会计数据、会计软件的光、磁介质会计档案和其它会计文档资料未及时归档纳入正常管理程序。

 

4. 会计规范化管理是基本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对策:

 

4.1完善和健全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制度,特别是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法规更应有专门的人员加以研究以应对当前民营中小企业的现状,加大宣传法律法规力度和执法力度。

 

       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与此同时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企业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及违法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使会计违规违法行为无立足之地。

 

4.2吸引高素质会计人才强化民营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民营中小企业大力吸引高素质会计人才,相比之下,民营中小企业高素质人才还相对缺乏,因此吸引人才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力的重要解决办法。其次,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其次要做到各项制度坚决执行、坚持始终。

 

4.3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各监督部门不仅要对税收情况监督,还要对一些违纪违规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税务、工商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检查和审计时,要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税收征管法》、《公司法》等法规作为衡量会计工作的基本标准和依据,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要进一步规范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有“账外账”的企业,依照财政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从严进行处罚。

 

4.4提高民营中小企业投资人和管理者依法理财的意识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增强责任心。

 

       财务管理的好与不好与企业管理者关系极大,尤其是会计人员如何理财,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企业主管人员。因此,要解决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要首先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依法理财的观念问题。民营企业管理者不要有“山寨王主义”一切是我的,我说了算,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4.5企业管理者不要有会计工作过于哆嗦,过于繁琐同时不愿多投入的思想,一定要定期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

 

       各级财政部门要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还要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

 

4.6建立企业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的具体法规。

 

       对企业电算化会计资料的保管方式、保管条件以及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并按要求严格执行。应对纸质档案和磁性介质档案进行分类保管。其中,光、磁介质会计档案应以只读形式保管,做双份备份,并呈异地存放。这样做既可防止光、磁盘损坏丢失数据,又可防止一些人为因素破坏会计数据。由于光、磁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存储在光、磁介质上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应使用喷墨或激光打印机以保证纸质会计档案打印质量和存储时间,一般情况下,企业每一至两年应对会计档案进行一次大的清理,发现纸质档案有损坏要进行修补,而对磁性介质档案每年应进行一次复制,以防磁盘等介质损坏造成会计数据丢失。考虑到磁盘存贮的会计数据局限性,不仅磁盘备份的有效期限不能满足会计档案保管的要求,而且磁盘数据可以不留痕迹地修改或者会因计算机病毒破坏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目前的光盘刻录技术能够较好解决会计账簿实现安全无纸存档的问题。即每年年终决算后,将会计信息(为解决软件升级带来的不兼容问题,最好包括应用软件系统)记录在一次性刻写光盘上。这样不仅光盘有效保存期限长(超过十五年),完全能够满足一般会计账薄保管的需要;而且一次刻录后,光盘不再能重复擦写,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或病毒破坏。要建立严格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借阅手续制度和使用权限制度,会计数据磁盘不得带出财务(档案)室,对需要查询会计资料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进行,管理人员要对查询事件进行登记备查。

 

5.结论:

 

       总之,尽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民营中小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中存在各种不完善之处,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问题也就会逐步消失,使国内的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纳入正常、有序的发展进程中,从而规避可能的会计风险,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民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方面 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环境运行的质量,对企业能否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一项关于全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调查,很多企业在内部环境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计划经济的影子还在;企业机构仍然臃肿、效率低下,以及企业的管理的扁平化进程缓慢等。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缺乏信息的流通和协调。再加上由于企业的领导权利过大,导致了内部控制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充分实施的空间。

       (二)会计基础工作成为薄弱环节

       1.会计岗位设置不全、分工不明。大多民营企业采用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内部组织机构简单,这种现象也直接表现在企业财务核算上。有的独资民营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一般只设总账会计、出纳和仓库保管三个财务岗位,有些甚至是总账会计和出纳合二为一,而采购和应付款、销售和应收款、成本核算等一般不单独设岗。

       2.会计核算规则不符合规范。许多民营企业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合法性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部分记账凭证没有附原始凭证,有的原始凭证不真实,白条或复印发票入账,随意入账、结账;有些账簿设置不规范,资产明细账不够全面,典型的有成本(期间费用等账户的归集与分配)账户体系设置不够清晰;有些甚至根本不设账,只记流水账或以票据代替账簿,或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设置两套账或多套账,大多数民营企业两套账的比率高达78.36%,多数民营企业没有按照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核算,会计处理随意,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如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几次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方法,收入和费用确认有时采取权责发生制,有时采取收付实现制等问题。

       3.缺乏合理的账务处理程序。一些民营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账务处理程序,不能按规定处理日常事项、定期结账和进行财产清查,造成账实不符,有些业务未及时处理,长期挂账,相关业务之间、部门内各相关业务岗位之间也长期不进行账目核对, 4 账账、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财务人员的配备和素质存在问题 民营企业在会计人员的制度方面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

       1.不实行回避制度。民营企业的常见做法是:现金出纳、总账会计基本由家庭主要成员担任。所有的会计工作都按照企业所有者意图进行,会计的核算、监督等职能几乎完全丧失。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主管不具备规定专业技术资格和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较多,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使得许多在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多数民营企业不注重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养和继续教育,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系统的业务培训。这严重违背了财政部关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3.存在“法人会计”现象。企业法人出于利益考虑授意企业财务人员为了某种目的有意造假。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但习惯于一切听从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的主动性,会计监督意识薄弱,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又导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四)缺乏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1.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差。有的企业没有设立专职的内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务部门或在财务部门内设置审计人员,这种现象在“一股独大”的民营企业非常明显,这就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2.内审机构的领导层次呈多样性。有的内审机构受董事会的领导,有的受总经理的领导,有的内审机构受董事会、总经理的双重领导,还有的受财务经理和总经理的双重领导。总体来看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领导关系呈多样化,造成管理混乱。

       3.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来自于企业财务部门,独立性差,其中不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足够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民营企业不敢轻易让“外人”负责内部审计工作。

       二、民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控制环境方面不完善的原因 最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突出。民营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充分、不确切、不完整。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的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在经济业务具体处理过程中,强调灵活性而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内部控制制度成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种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原因

       1.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大多数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他们没有企业财产的意识,将企业看成是家庭的附属品,把资金随意调用或抽走,货款不入账,企业流动资金成为个人消费,企业与所有者个人的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相互占用混在一起,造成资产权益混淆,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企业领导忽视会计基础工作。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致许多会计制度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例如,有的企业怕麻烦,不愿建账。有的企业怕多纳税,不敢建账。他们注重的多是现金的收付,忽视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因此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3.片面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民营企业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高度一致。一些 民营企业为了达到少缴税金、转移资产、骗取银行信用等目的,不要发票,没有原始 凭证,没有收款记录和付款凭证,有意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会计业务处理完全随意,致使账目不清,会计信息失真。

       4.会计法规不健全。会计法规缺乏针对性,我国绝大多数会计法规都未能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特点,而且很多会计法规本身也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使得 民营企业的会计行为没有针对性强的、统一的法律依据。这是造成民营企业会计工作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5.外在监督上的缺位。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双重缺位加剧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财政部门没有很好地指导并督促民营企业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社会审计的业务范围尚未涉及民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并不是民营企业外部监督的主要力量,这是由于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方能报出,多数民营企业也就不严格地按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三)财务人员的配备不合理和素质低的原因

       1.家族式管理取代了财务管理。现阶段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从家庭作坊或家族式的工厂演变而来的,人事制度上任人唯亲。一是业主认为只有自己家族的人可以信任,不管其能力大小,水平高低,都安排在管理层上,而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学习。二是认为自己家族的人合作,能让他的家族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企业的重要岗位、关键岗位部门都有自己人占用着,或为心腹,或为裙带关系,人、财、物都有自己家人管。他们认为企业财务属于家族机密,因此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的出纳人员和总账会计由老板的亲属担任,且地位高。

       2.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多数民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缩减财务人员,将原本由财务、会计、和出纳三个人完成的工作交给一个人完成。有些小单位甚至不设置会计人员,只外聘一名代理记账员,负责企业所有的会计工作,完全不考虑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

       3.外部监督力度弱。虽然《会计法》(2000)等法律法规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已经做出明确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之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但由于财政部门的检查力度弱、惩罚措施轻,大多民营企业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仍然不符合规范。

       (四)缺乏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原因

       1.内部审计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由于民营企业的雇佣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因素复杂,内部审计工作很难客观、真实、公正地展开。

       2.会计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立法滞后,会计法规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绝大多数会计法规都没有很好地考虑民营企业的特点,对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等问题,《公司法》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三、民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加强企业控制环境建设 加快现代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篱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民营企业制度;明确民营企业内四种控制主体,即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各自的控制目标;推行职务不相容机制,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全面行使董事会的职权,履行董事会的职责,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审计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指派专门董事负责这些委员会的工作,使其在内部审计、预算编制和控制等一系列对内部会计控制至关重要的活动中发挥监控作用。

       (二)企业和监管部门齐抓共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强化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企业和监管部门齐抓共管。

       1.明晰产权关系。要严格区分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将所有者个人消费与企业经营分离,民营企业的所有者要有企业财产的意识,将企业看成是独立性的单位,明确企业的资产权益,严格杜绝资产占用的情况。只有理清了产权,才能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

       2.优化会计核算制度。企业领导要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同时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并支持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不断优化。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民营企业应该首先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按照有关的要求进行检查、整改,使记账、算账、报账等严格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各项规定。具体确定会计核算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要根据民营企业的业务性质、组织结构、设备、管理需要等因素认真加以选择与综合。先确定会计组织机构方面,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一些交易类型有限,经济活动简单,不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中小民营企业,允许不设置会计机构,可以在相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条件的,应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然后确定会计核算形式、会计科目的种类及使用说明、账簿格式及记账规则、凭证格式及编制说明、会计事务的处理程序、内部稽核的处理程序、财务信息的内部使用和对外披露、会计报告编制格式等,从而准确可靠地进行会计信息的确认、归类、收集、记录和报告,使之尽量适应本企业的需要。

       3.加强政府约束和社会审计监督。通过双重监督机制刺激民营企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政府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来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及时、全面地对其进行监督。要尽快在法规上做出明确规定,使民营企业必须实行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这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民营企业外部约束的必然选择,也是见效最快且审计效果最佳的外部监督约束形式。

       (三)严格配备财务人员并提高其素质 企业会计人员则是内部控制关键,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会计人员最根本的是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熟悉本国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掌握基本的现代管理方法。

       1.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人事制度。民营企业在甄选会计人员时要确实保证具有会计专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相应的会计工作。企业要按照实际情况设置足够、合理的会计人员,以保证会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2.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因而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在业务技能方面,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会计准则的学习,并定期行考核。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业务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更新财会新知识、新理论,及时掌握会计准则的变化,提高其综合业务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在职业道德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会计法》、《公司法》等相关法规、条例的学习,促进会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恪守职业道德,提高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使会计人员坚定立场,绝不授意于企业领导而造假。

       3.实行回避制度。企业经营者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出纳工作。

       4.加强岗位责任制。其主要是指岗位轮换并对其岗位负责。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的相互调换职务,避免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长期滞留,特别是涉及资金收支和财产实务收发的岗位。

       5.加强外部监督。财政部门要求民营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予以惩罚。要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从业资格专项检查,屡次出现问题的企业,要加大惩罚力度。

       (四)建立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内部审计是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是发现会计制度的缺陷或薄弱环节,不断改进与完善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企业目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做好以下几点:

       1.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地位。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能客观、公正的展开,必须保证内部审计工作不受雇佣关系、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有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领导者的支持作后盾。

       2.合理的机构设置。结合我国目前民营企业现状,可以在企业主(董事会或股东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总审计师或审计总监是审计工作的专门负责人,对审计委员会负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内部审计工作可以独立于管理当局,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和存在问题的及时解决。

       3.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必须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化训练,同时还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管理经验,不能同时兼任财务部门的工作。

       4.强化外部监督机制。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必须设置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坚决遏制弱化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行为,对不认真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企业要加大惩处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