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农法,杂草变成有机肥!

 瀞舒凝兰 2014-11-07

在传统的种植观念里,不把地里的草除得干干净净就不算一个称职的农夫。其实草生命力顽强,无处不在,不用刻意种植,只需加以保护和利用,草就是一种很好很好的绿肥,这也许是很多菜友没有想到的吧!

大多数人都以为草抢食了作物的养份,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没有错,但是如果长期深入的观察,则刚好相反,杂草反而可增加土壤的肥力。

草靠肥料生长,吸收了肥份后,也并没有跑掉,一直留在原地做工───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氮(N2)及二氧化碳(CO2)捕捉下来,加上所吸收的太阳能,在叶绿素内行同化作用,制造出糖类、蛋白质及脂肪等。相比它所吸收的肥料养份只有一点点而已,但却制造出很多的物质,也就是说其能源利用的净值是正的,而不是负的,是稳赚不赔的。

草太多太长的确会抑制作物的生长,但不必担心,只要加入了适当的人工控制:

1、越冬作物特别是生长期长,生长慢的大蒜、葱、韭菜,以及茎细弱的碗豆等作物要注意多除草,并结合枯草叶覆盖抑制草的生长。


2、作物茎周围半径5-10cm(视作物植株大小,叶开展度而定)的草要除去,防止草和作物竞争土壤养份;

3、周围杂草不能影响到作物的光合作用,作物为主,草为辅;影响到的,长草可连根拔去,短草很密时拔拔疏(太密光合作用效率差,屋顶会竞争水分),拔下的草扔原地覆盖即保湿又当绿肥同时抑制草过快生长,如长时间未拔草,草大量生长,大量拔下时最好先掠干再行覆盖;


4、作物定植或穴播的就在草丛中拔除一圈草,条播的就拔除一行草,再拔疏周围的草,让作物保证一定的生长优势,先期创造条件让作物始终比草生长的更有优势,等作物盖住花池后不用再人为控制草生长,那时草争不过作物必然大量枯死成为绿肥,一方面反而帮助了作物。

因此,对于阳台种菜爱好者来说实施自然农法首先要转变观念,别把拔草当成负担,自然农法已经帮你减少除虫防病,经常疏拔杂草覆盖土面不但不费力,打理果菜园子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且杂草被疏拔覆盖土面的过程就是在施肥了。


往期热门文章《蔬菜伴生,菜地里的爱恨情仇》关注回复“23”快速查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