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者搬运法

 qyphhh 2014-11-09

 

伤者搬运法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伤者搬运法有五种方法:扶行法、抱行法、背负法、拖行法和爬行法。扶行法:适宜清醒伤病者;背负法: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病者;爬行法: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抱持法:适于年幼伤病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伤者搬运法

  • 途中处理

    作好标记及途中严密观察

  • 分类

    扶行法、抱行法、背负法等

  • 原则

    不明病情时,尽量不要移动患者

目录
展开
1 方法
2 原则
3 种类
4 伤者救护
5 途中护理
6 个案分析(一)
7 个案分析(二)
8 专家提示

方法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1、一位救护员搬运:

①扶行法:适宜清醒伤病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病者。

方法:救护者站在身旁,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病者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背后,搀扶行走。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②背负法: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病者。 方法:救护者朝向伤病者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救护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救护员抓住伤病者的大腿,慢慢站起来。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

③爬行法: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④抱持法:适于年幼伤病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方法:救护者蹲在伤病者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病者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伤病者。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2、两位救护员

①轿杠式:适用清醒伤病者。方法: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已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腕,然后,蹲下让伤病者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救护者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两名救护者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②双人拉车式:适于意识不清的伤病者。

方法:将伤病者移上椅子、担架或在狭窄地方搬运伤者。两名救护者,一人站在伤病者的背后将两手从伤病者腋征插入,把伤病者两前臂交叉于胸前,再抓住伤病者的手腕,把伤病者抱在怀里,另一人反身站在伤病者两腿中间将伤病者两腿抬起,两名救护者一前一后地行走。

3、三人或四人搬运: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适用于脊柱骨折的伤者。

①三人异侧运送:

方法:两名救护者站在伤病者的一侧,分别在肩、腰、臀部、膝部,第三名救护者可站在对面,伤病者的臀部,两臂伸向伤员臀下,握住对方救护员的手腕。三名救护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病者肩、后背、臀、膝部,然后同时站立抬起伤病者。

②四人异侧运送:

方法:三名救护者站在伤病者的一侧,分别在头、腰、膝部,第四名救护者位于伤病者的另一侧户部。四名救护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病者颈、肩、后背、臀、膝部,再同时站立抬起伤病者。

原则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1.不明病情时,尽量不要移动患者。 2.需要搬运伤者时,应请周围的人帮忙。

3.只有自己时,可将患者从背后抱住,并用单手紧握患者另一双手,注意要轻轻搬运。

4.搬运时,要注意伤者的呼吸及脸部表情。

儿童或体重较轻的伤员用抱行法或背负法。现场环境危险,必须将伤员移到安全区域时可用拖行法。狭小的空间或火灾烟雾现场的伤员可用爬行法。脊柱伤伤员为防止损伤加重,应采用多人平托法将伤员轻轻放置于硬板担架上搬运。担架行进中应使伤者脚朝前头在后(便于后面抬担架的救护员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上坡(楼)头在前,下坡(楼)头在后。一般伤病员采取平卧位固定于担架上,有昏迷时头部应偏于一侧;有脑脊液耳漏、鼻漏时头部抬高30度,防止脑脊液逆流和窒息。

种类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在了解移法或搬运伤者的大原则后,接下来要谈的搬运法的种类,依现场状况及辅助器材,大致可区分下列器械及徒手两大类:

1. 担架搬运法:利用担架来搬运伤者,切记小心将伤者移至担架后,两人各抬担架两端即可。基于安全考量,在一般平地时让伤者脚朝前方;在上楼梯、上坡或抬上救护车时,则应让伤者头部向前端较佳。 2. 毛毯搬运法:先将毛毯平铺于地上,将伤者移置中间,两侧多余的毛毯向内卷曲,然后抬两侧,此法最好有四人抬比较安稳。

3. 椅子搬运法:让伤者坐稳于椅子之上,两人各抬椅子之一侧,步伐一致地缓慢移动。

4. 单人扶持搬运法:主要用于神智清醒且可协助行走的伤者,施救者站在伤者受伤的那一侧,让伤者的一手绕过施救者的颈部并抓住其手;而施救者另一手则绕过伤者后腰部,抓紧其皮带或腰侧,扶持而行。

5. 单人臂抱法:将伤者一手环绕在施救者颈部,施救者用两手臂将伤者抱起。

6. 单人背负法:通常用于小孩子或体重较轻、神智清醒者,先将伤者上身扶正,弯腰背上后扶持两手而行。

7. 单人肩负法:主要用于神智清醒或不清,体重较轻者。施救者与伤者面对面站著,让伤者头部置于一侧,双手绕过伤者腋窝,扶持伤者采跪姿,接著再站立;施救者左手抓伤者右腕,头前倾在伤者伸直的右臂下,以肩膀顶著伤者下腹部,右臂绕过伤者双膝后,站好即可肩负著伤者。

8. 单人拖拉法:用于伤者无法站立,或太重,无法用背负法、肩负法时。先让伤者平躺于地,施救者蹲在伤者头部后侧,双手绕过后肩抓住腋窝,用上臂的力量拖、拉移动。

9. 双人搬运法:可区分三种,一为两人抬式法,让伤者左右手分别绕著两名施救者的颈部,施救者之左右手抬患者膝后侧,然后同步运行;二是前后抬式:施救者一人于伤者背后,绕过腋窝抱住伤者手腕,另一人站在伤者双腿之间抬双腿膝部;三则是扶持法,将伤者二只手分别跨在二施救者之左右间,施救者扶持伤者走。

10. 三人搬运法:三名施救者站在伤者的同一侧,一人用双手抬肩、一人抬臀部、另一人抬小腿部,三人同时将伤者抬起后,将伤者面对搬运者搬运。

11. 多人搬运法:伤者两侧各站数人,间隔平均,手掌向上,用手臂的力量,共同将伤者抬起。

伤者救护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如体重50千克的人,血液总量约4000毫升。当失血量达血液总量20%以上时,可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皮肤苍白、尿量减少等休克症状,当超过4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动脉出血:血液鲜红色,出血呈喷射状,速度快、量多。静脉出血:血液暗红色,出血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速度稍缓,出血量中等。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鲜红色变为暗红色,从伤口向外渗出,量少。止血方法主要有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曲肢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对于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一般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大时,可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绑扎部位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在大腿的上1/3处。止血带与皮肤之间要加衬垫。上好止血带要作好红色标签,注明日期、时间和部位。每隔1小时松开1--2分钟,如有出血暂用指压止血法。踝关节严重扭伤时,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进行冷敷以减少内出血。 爬行法

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如体重50千克的人,血液总量约4000毫升。当失血量达血液总量20%以上时,可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皮肤苍白、尿量减少等休克症状,当超过4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动脉出血:血液鲜红色,出血呈喷射状,速度快、量多。静脉出血:血液暗红色,出血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速度稍缓,出血量中等。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鲜红色变为暗红色,从伤口向外渗出,量少。止血方法主要有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曲肢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对于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一般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大时,可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绑扎部位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在大腿的上1/3处。止血带与皮肤之间要加衬垫。上好止血带要作好红色标签,注明日期、时间和部位。每隔1小时松开1--2分钟,如有出血暂用指压止血法。踝关节严重扭伤时,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进行冷敷以减少内出血。

途中护理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作好标记及途中严密观察

要给危重伤病人做好伤情标记,以便在途中照顾和观察。昏迷的伤病员应取侧卧位,胸部垫一枕头或衣服卷,让伤病员的下颌抵住枕头的一端,使口鼻朝下。这样,既不影响呼吸,又能顺利地排出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有假牙的,要取出。如因舌后坠造成呼吸困难时,要撬开牙齿,将舌头用纱布或手绢裹住拉出。对抽风的伤病员,要注意看护,防止摔伤或发生其他意外。还要用压舌板或筷子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作好途中护理照顾

对昏迷的伤病员,要每隔两小时左右给他翻一次身,防止发生褥疮。对严重烧伤病人,尽可能保护伤面不受污染,不要给伤员喝水。抬伤病员上下汽车、火车、飞机时,头要稍低一些,伤病员在车上或飞机上床位或担架要固定好,防止开动或刹车时碰伤。

对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约1~2分钟。每次都要标记时间。神志清醒的伤员,可以让他自己记住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主动找医务人员放松止血带。发现伤病员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

注意冷热及环境卫生

对伤病员,冬季要防冻伤,夏季要防中暑,避免雨淋,战时要注意防空,地震时要注意震情。在长途转送大批病人时,应发动群众搞好生活管理,如做好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洗脸梳头等护理工作。要特别注意搞好环境卫生、通风换气、消灭蚊蝇、隔离消毒等卫生防病工作。

个案分析(一)

1、徒手搬运法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对非创伤病人,现场找不到担架,而转运路途较近,病情较轻,可以采用徒手搬运法。但徒手搬运法,对于搬运者和病人都比较劳累,尤其是病情较重及某些病人如骨折、胸部创伤者,不可使用此法。

2、一人搬运

适用于老幼体轻、清醒伤病员,而且没有骨折,伤势不重。短距离的搬运常用的有扶行法、背负法、抱持法、爬行法等。

3、两人搬运

适用于一人搬运相同的伤者。常用的有轿扛式、双人拉车法等。

4、三人或四人搬运

(1)适用于骨折病人的搬运,尤其是脊柱骨折的伤者。

搬运法:两名救护者位于伤者的一侧,单膝跪在其腰部、膝部,第三名救护者位于伤者另一侧,单膝跪在臀部,两臂伸向伤员臀下、膝部,同时站立,抬起伤者。

若有颈椎骨折,第四名救护者牵引病人头部。 (2)四肢骨折伤员的搬运

上肢骨折伤员一般都能自己行走;下肢骨折伤员,可以用担架抬送。运送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夹板有无松动、移动,以便及时调速;还要注意观察伤肢末端的色泽、温度和脉搏,如果包扎太紧,要适当放松,以免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3)脊柱骨折伤员的搬运

对疑有脊柱骨折的伤者,均应按脊柱骨折处理。脊柱受伤后,不要随意翻身、扭曲。在进行急救时,上述方法均不得使用。因为这些方法都将增加受伤脊柱的弯曲,使失去脊柱保护的脊髓受到挤压、伸拉的损伤,轻者造成截瘫,重者可因高位颈髓损伤呼吸功能丧失而立即死亡。

正确的搬运方法是:先将伤者双下肢伸直,上肢也要伸直放在身旁,硬木板放在伤者一侧,用于搬运伤者的必需为硬木板、门板或黑板,且不能覆盖棉被、海绵等柔软物品。至少三名救护人员水平托起伤者躯干,由一人指挥整体运动,平起平放地将伤者移至木板上。在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协调以防止躯干扭转。对颈椎损伤的伤者,搬运时要有专人扶住伤者头部,使其与躯干轴线一致,防止摆动和扭转。伤者放在硬木板上后,可将衣裤装上沙土固定住伤者的颈部及躯干部,以防止在往医院转运过程中发生摆动,造成再次损伤。因为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对温度的感知和调节能力差,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用热水袋热敷时要用厚布包好,防止烫伤皮肤。夏季要注意降温,以防止发生高热,冰袋也应包好。对有大腿骨折的伤者,要先将伤肢用木板固定后再行担架搬运,以防止骨折断端刺破大血管加重损伤。其他一些较严重的损伤也要使用担架搬运,以减轻伤者的痛苦。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脊柱骨折容易损伤脊髓或神经根,造成截瘫。搬运脊柱骨折伤员时,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加重伤情。所以在搬运之前应先检查伤员有无截瘫。如有截瘫,更要注意有无内脏损伤或其他复合伤。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用脊柱板或硬板担架搬运,决不能用软担架抬送。 往担架上搬运时,应用3~4人搬运法将伤者平放在担架上,或将伤者平滚在担架上,绝对不能用手抱脊背,一手抱腿,或一人抱胸、一人抱腿的单人、双人搬运,这样会使脊柱弯曲,造成或加重脊髓神经的损伤。

尽可能按伤后的姿势做固定,用宽绷带或布带将伤者绑在担架上。颈椎骨折或高位胸椎骨折的伤员,往担架上搬运时,要戴颈托,要有专人牵引头部,伤员仰卧在担架上,颈部要固定,可用衣物等垫在头和颈部的两侧,避免头、颈部摇动。昏迷病人的搬运要平稳轻巧地移到担架上,头部可稍稍垫高或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等进入气管。并注意及时清理呕吐物。

个案分析(二)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在浓烟密布的火灾现场,或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内。救护人员要匍匐进入,发现被浓烟毒气熏倒的伤者后,应迅速将伤者的前臂重叠捆绑套在救护者的颈部迅速将伤者拖出危险之地。在火灾现场因为地表的空气温度较高处低,浓烟向高处走。而一氧化碳比空气略轻而浮于上层,距地面30厘米以内的烟或毒气比较稀薄,故匍匐前进可使伤者和救护者尽可能少吸入毒气,防止中毒。但请注意,这种方法不适合有脊柱损伤的伤者。 如何制作搬运工具:搬运中使用的担架可以就地取材现场制作。可以用大床单将伤者放在中央,两端卷起,两侧各站三人,一起抬起,搬运伤者。用粗绳在两个竹竿间交叉结成锯齿状结构,即可做成一个简易担架。利用木捧与大床单折叠也可快速制成简易担架。急救现场一时找不到粗绳或大毛巾,救护者可将衣裤脱下套在两个木棒之间制成简易担架。将两个椅子背重叠捆绑在一起.再铺上被子也可用作搬运伤者的担架。

转运中的护理:当伤者脱离险境等待向用医院转运时,可能因冻伤、水浸、失血等原因而感到周身寒冷,体温下降。此时应积极采取保暖措施,尽快脱掉更换伤者潮湿的衣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工具电热毯、热水袋、热水瓶、棉被、麻袋甚至救护者的衣物帮助伤者尽快升温保暖。将热水瓶放在伤者的腋下、腰部、两腿之间和足部,然后用棉被包好保暖。贴近伤者体表的热水瓶要用毛巾包好防止烫伤发生。

在等待转运的过程中,原则上不要给与伤者任何饮料和食物,最好经过详细检查后再作决定。特别是神志不清的重伤者,如果强行给予饮料,可能会因误吸饮料进入气管而发生窒息。那些头、胸、腹或四肢受到严重创伤需要手术治疗的伤者,也不要给予饮料和食物。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因为手术前麻醉后的病人,胃内存留的液体和食物会发生反流误入气管造成窒息。更不能将酒精、碳酸类的饮料作为应急医疗品给伤者饮用。除去上述情况,伤者又自觉口渴难耐时,可用小勺少量喂给病人,并密切观察伤者的反应,是否出现呛咳、恶心、疼痛加剧的表现,如果出现则立即停止。 在转运过程中,无论用汽车、小船还是飞机,伤者及担架都必需严格固定,防止途中颠簸、摆动造成的损害。同时还要密切注意伤者的脸色、呼吸、心跳,出现异常立即抢救。对扎止血带的伤者,每隔40一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抽搐的伤者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防止咬伤舌部。危重伤者要作好明显的伤情标志,以便入院后尽快抢救。

专家提示

伤者搬运法伤者搬运法

伤者搬运经过现场的初步急救处理后,要尽快送至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治,这就需要伴运转送。搬运转送工作做的正确及时,不但能使伤病员迅速地得到较全面的检查、治疗,同时,还能减少在这个过程中病情的加重和变化。搬运转送不当,轻者,延误了对病人及时的检查治疗;重者,在这个过程中,是伤情、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使现场抢救工作前功尽弃。若对一个腰部、骨盆处骨折的伤员,使用绳索或其他柔软的担架抬送,在转运中,就会事故这受损更重;对于老年病人,在搬运转送中,动作太大、又不注意保温,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死亡。

所以,决不要低估了搬运转送的意义。伤者搬运不仅仅是“运输“,而是“医疗搬运”,是在医疗监护下的运输,它也是整个医疗急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搬运的基本要求

伤者搬运时,要根据伤病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搬运工作。应该十分明确并强调的,凡是创伤伤员一律应用硬直的担架,决不可用帆布、软性担架!如对腰部、骨盆处骨折的伤员就要选择平整的硬担架,在抬送中,尽量减少振动,以免增加伤员的痛苦。

对于转运路途较远的伤病员,需要找合适的交通工具,理想的当属急救车,其他如震动小的汽车、轮船等。在转动中,应有医生或具有医学常识的“第一目击者”等人员陪送,在路途上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作急救处理。伤病员送到医院后,陪送人员应向该院医务人员交待病情,介绍急救处理经过,以供下一步检查治疗之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