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痴心妄想:疫苗抗体治疗癌症_生命科学新论

 碧水蓝天765 2014-11-10

痴心妄想:疫苗抗体治疗癌症

——论致癌毒素生物学特征

作者:韩少坤

一,致癌毒素的生物学特征

致癌毒素是一类小分子有机物,没有抗原特性,不能诱导抗体产生;不被生物分解,且与细胞具有亲和力,并能诱发Ⅳ型变态反应。

包括染料、油漆以及西洋抗生素药物等等,与细胞内分子结合,影响细胞代谢活动,并诱发生命最原始的吞噬和炎症反应,期冀将其消灭,而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如白血病、再障和癌症等等。


各种内、外恶因恶缘长期迫害细胞,内忧外患,迫使细胞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死掉,另一就是“自力救济”,改变其生存机制(形成潜生体),以便在恶劣的环境中求得生存。


二,致癌毒素:诱发IV-型变态反应的物质

1. 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某些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如病毒、真菌及某些原虫等等,都能诱发Ⅳ型变态反应。机体感染某种病原体后,由病原体刺激而使T细胞致敏。病原体在体内生长存留,继续与致敏T细胞接触,使其释放淋巴因子,启动生物反应放大作用,加强对病原体的摧毁,并常常由于反应性过强,而引起病灶部位组织损伤如坏死液化以致空洞的形成。


2. 某些小化学分子物质:

包括药物、染料、油漆、升汞、青霉素、磺胺药、某些农药和塑料、有机溶剂等等,长期与皮肤或者肠道粘膜接触,即可诱发湿疹和皮炎。此类小分子化学物质与细胞有亲和力,与细胞角质蛋白或胶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进入淋巴结,使T细胞致敏。致敏T细胞由淋巴循环转入血流,并分布于全身。人体如若再次遇见此类小分子物质,被致敏T细胞识别,即可出现Ⅳ型变态反应,一般会在24小时后发生皮炎,48--96小时达高峰,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水泡,严重时发生剥脱性皮炎。


某些药物分子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个体,由于使用方式不同,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青霉素所致变态反应一般以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哮喘等Ⅰ型变态反应为主;亦可引起注射局部出现水肿、出血、坏死和关节炎等剧烈的Ⅲ型变态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