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状动脉造影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径路哪个更好?

 白龙书屋 2014-11-11

冠状动脉造影: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径路哪个更好?

    冠状动脉造影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经过位于腹股沟的股动脉(多选择右侧),一个是位于手掌上方的前臂动脉(多选择右侧桡动脉)。通俗地说,就是从“腿上”做和从“手上”做两条途径。

    早些年,国内外基本上以股动脉途径为主。近几年来,国内多数医院逐渐常规采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甚至置入支架。由于两种途径各具优缺点,术前谈话签字时一般会征求患者于家属意见。那么,选择哪一种途径更好呢?

    一般而言,两种途径各有优缺点,选择时既要考虑患者血管条件与个人意愿,又要尊重术者的偏好。以下为两种途径的主要差别,可供参考:

    第一,股动脉较粗,不易发生痉挛,穿刺插管成功率高,多次穿刺也很少发生严重狭窄或闭塞。而桡动脉较细,容易发生痉挛,穿刺插管有一定的失败率(5%左右),术后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狭窄甚至闭塞。由于手掌有桡动脉和尺动脉双重供血,即使桡动脉闭塞一般也不会有感觉。值得注意的是,桡动脉可作为搭桥的“替代材料”,经桡动脉造影或支架后,即使没有发生血管闭塞,也不能用于搭桥。对于某些年轻的多支病变患者,若考虑未来有可能接受再次搭桥,保存桡动脉可为将来预留一条备用血管。

    第二,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有共同和各自的并发症。首先,两种途径都有可能发生出血、血肿等并发症,但由于桡动脉易于压迫,这类并发症较少。其次,桡动脉途径除可发生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外,极个别化患者可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手臂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而经股动脉途径则也有可能发生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有研究显示,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低于股动脉途径。

    第三,经桡动脉途径术后无需常规卧床,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等其他情况,患者甚至可在术后立即自行步行回病房。而经股动脉途径术后必须保持卧位1224小时。即使使用血管缝合器,也至少应平卧24小时。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腰椎疾患等无法长时间平卧者,应优先选择桡动脉途径。

    第四,选择哪一种途径应结合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对于左主干分叉病变、CTO病变需行逆行法介入等复杂情况,由于需要使用直径较粗的指引导管(如7F甚至8F),考虑到桡动脉较细,最好选择股动脉途径。具体应听从介入医师的建议。

    第五,选择哪一种途径还应需要考虑术者偏好。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在置入支架时,都有各自的操作特点。由于有部分术者偏好股动脉途径,因此在选择时也应考虑术者偏好。

    第六,桡动脉途径失败时往往必须选择股动脉途径。由于桡动脉在穿刺插管过程中易于发生痉挛,部分患者存在桡动脉、肱动脉解剖变异,老年患者沿途血管常常有严重迂曲,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桡动脉途径失败。尽管对侧桡动脉也可供使用,但多数患者仍应改用股动脉途径。

    总之,无论是桡动脉还是股动脉,毕竟只是一个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才是主要目的。由于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各有优缺点,选择时往往需要结合自身临床、病变等情况以及术者偏好等,所以还最好参考介入医师的建议 (未完待续)。

 
 

图示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血管径路,即位于前臂的桡动脉和位于腹股沟区的股动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