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
,是针对阴谋而言的。谋:策略,计谋的意思,就是说,有计划的达到一定的目的。
先说说阴谋的意思是暗中做坏事!那么阴谋和阳谋,就都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了。它们的区别在于,阴谋有迹可寻,是有破绽的,而阳谋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比起阴谋来高明多了,也更加难以实施。阴谋,一般是贬义;而阳谋,则可以为褒义。
我要说的是,阳谋和阴谋没有好坏之分,不过是手段不同,各为其主。也不一定阴谋就有破绽,阳谋就高明。
阴谋和阳谋都是术,不存在高低上下之分。只要用法得当,都可以圆满完成。
阴谋用得多的是小人和弱者;而阳谋用得多的是王者和霸气。
诸葛亮是用阴谋最多也是最得心应手的高人,为啥?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弱势,都是在以弱胜强。比如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最险的一次是空城计。使用阳谋的时候也有,那就是七擒孟获。他在这时候处于强势,所以才可以用阳谋。
我们看过【康熙王朝】的都会记得,当康熙看了太子犯罪谋反的证据后,不是秘密逮捕太子,而是悠闲自得的将证据寄给了太子,要看看太子如何动作。这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阳谋。而且,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阳谋的其中一个特点,那就是后发制人。而阴谋采取的往往是先发制人。
希特勒入侵波兰、入侵苏联,用的闪电战就是典型的阴谋。日本偷袭珍珠港也是阴谋。
阴谋可以暂时获得成功,非常圆满,但是,如果违反了道,就不会长久。
俗话说,胜者王侯败者寇。这话不假。都是统一,都是战争。秦始皇却是胜者,而希特勒则是败寇。秦始皇所处的时代,国家的概念不是那么清晰,同时又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人们渴望获得自由,人们渴望得到安宁。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具备,秦始皇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所以,即使他是个残暴的君主,还是获得了圆满的成功,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种封建王朝的形式延续了两千多年。可以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希特勒所处的时代,人们对于国家的概念已经非常牢固,而且各国人们不希望爆发战争,这时候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希特勒背道而行,违反了道,所以只能落个千古骂名。也许,希特勒生活在两千年前,进行统一战争,也许欧洲就是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欧洲,这就叫天意。
毛泽东统帅霸气,有王者风范,尤善于阳谋。比如打土豪分田地,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比如《论持久战》,等等,都属于阳谋,他会明确的告诉你,我要做的事情,我要达到的目的,我要采取的方法。但是,对手虽然对于这种阳谋心领神会,但是却无计可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打败,被消灭。毛泽东同时也是善用阴谋的高手,四渡赤水就是这种阴谋的杰作,以三万的红军对付几十万的国军,辗转腾挪,指东打西,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最后终于跳出了重重的包围圈,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最终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太极图上看,阴极变阳,阳极变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谋和阳谋也是如此。
第一次用的是阴谋,同样的方法,同样的人,甚至是同样的地域,再次使用,就变成了阳谋。
兵法开宗就指出:兵者,诡道也。以正和,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环相之,如环之无端。
真正最无懈可击的计谋总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你明明第一次中了计,如果再来一次的话你还是不得不往里钻的计谋。
开国元帅,战神刘伯承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就是对阳谋变阴谋的最好的诠释。
阴谋用的过多,人就会变阴,阳谋用的多了就会变阳。变阴,变阳是因每个人的修养不同,世界观不同而异。
孙膑和庞涓同为鬼谷子的门生,但是,两人的风格却迥然不同。孙膑善使阳谋,而庞涓却精于阴谋。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高于自己,便处心积虑的暗害孙膑,并想置于死地而后快,使孙膑遭受膑刑,挖掉了膝盖,成了废人。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围魏救赵就是阳谋,因为,我攻你的首都,你一定要回救。而马陵之战则是阳谋与阴谋并用。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庞涓行军三天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估算庞涓天黑能行进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孙膑于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于是点火查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
心正则道正。凡是善使阳谋者,定会使用阴谋,而阴谋则是为阳谋服务的。心术不正者却只会使用阴谋而不会使用阳谋。
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都是术,都是为道服务的。得道者得天下,失道者失天下。秦始皇、毛泽东、孙膑等都是顺应了道,顺应了民心,才可以成功。反之,希特勒,庞涓等违背了天道,失去了民心,就注定要失败。
术不是道,但是却与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术积累多了有可能转化为道,但是大部分却很难得道。
因为术积累的越多,则禁锢也就越多。
这就是我在以前写到的,人好比是蚕茧,随着术的增多,身上的蚕茧也就越厚。极少数人能从厚厚的蚕茧中破壳而出,完成羽化成蝶的华丽转身。大部分人会被自己编制的厚厚的蚕茧封死,成为‘套中人’。
许多人精于权术、善于骗术,就是因为阴谋用的太多,过于驾轻就熟。阴谋总会使人产生沾沾自喜的感觉,因为阴谋在短期内易于得逞,用不着放眼长望,总会占点小便宜、小利益,这就愈发使得人们对于小聪明、阴谋情有独钟。但是,在道看来,这些眼前利益都是暂时的,都是过眼烟云,风雨过后,都会烟消云散的,有一得必有一失,正所谓,常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其实,这也是老子的【道德经】所阐述的一个基本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阴谋不是不能学,阴谋也不是不能用。关键是谁用,怎么用,是不是符合【道】。大方向错了,再聪明,再努力,也都会是南辕北辙,离【道】越行越远。这就如诸葛孔明一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排兵布阵,无所不通,可谓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但是只因儒家思想中毒太深,只认正统的刘皇叔,而背弃了人们向往统一的天道,选择了分裂的三国鼎立的错误道路,用尽了毕生所学,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五次北伐,披肝沥胆,鞠躬尽瘁,结果是病死五丈原。遗憾终生!这就是违背【道】的结局。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既是【道】,道是不讲情面的,只要违背了道,不管是谁,一律会受到惩罚的。在道面前,没有哪个人能够例外。
术与道永远隔着一层窗户纸,但是人们却很难捅破,这就是悟道艰难的道理。
养生之道就是解决术转化为道的修养过程。
术是个好东西,没有术,很难得道。但是术多了又会被其禁锢。
比如草堆自燃。当一大堆草放在一个地方,长期的日晒雨淋,草堆中的微生物呼吸会分解大量的有机物【比如磷】,会产生热量,慢慢地当热量达到了草堆的燃点后,草堆就会自燃。
术就相当于草,术越多,草堆就越大,因为一两把小草是永远不会自燃的。当你的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那就会使草堆自燃。
让思想得到发酵,让草堆得到自燃,一定都是好事吗?不一定。
老子曰:不为而为,顺其自然。
一些人刻意造势,有意堆草,还没有等到草堆完全发酵,就自行点燃了,这叫什么?这叫引火自焚,这叫自取灭亡。
而当术自燃的堆积,自燃的发酵,完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后,自燃。这叫凤凰涅盘,这叫升华,这叫得道。
得道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尊敬自燃、喜欢自燃、理解自燃到最后融入自燃。
对大自然的敬畏、理解,不是烧几注香,磕几个头,跳几段巫舞就能达到的,它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感悟,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许多有用的知识都是术,包括学过的数理化、语地历,还包括电子、生物、中医、等等,都是术。但是,单纯的术很难发酵,这就需要催化剂,就像发面要用酵母菌,酸菜要用乳酸菌一样,这里的催化剂就是无用书。有用书可以助你考学、帮你工作,可以成家立业,可以荣华富贵,可以飞黄腾达。无用书则可以教你做人的道理,教你怎样做人,怎样修养自己。无用书都是些升学考试、评定职称、升官进级用不着的东西。但是就是这些看起来用不着的东西却在术和道的转化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发酵、催化作用。无用书的知识除了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媒介,就是经典小说、经典散文之类的,比如:四大名著、历史演义、三言二拍、老残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金瓶梅、肉蒲团、三侠五义等等。你看了这些书肯定考不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但是你却会从中汲取看似无用,实则大用的文化精髓,这对自身的修养来说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即使有了术,有了酵母的催化,还是不能够悟道,因为还缺少至关重要的一个条件,那就是大自然的光合作用。你还需要把这些东西拿到大自然中去锤炼,去经风雨、去见世面。去接受大自然四季的轮回,去接受大自然的磨合。道法自然,道就是大自然自然运作的法则,是天地万物的生存规律。只有经过大自然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把准备发酵的术中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东西留下,把违背自然规律的东西剔除,才能使术得到升华,物化为道。
我们总说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其实养生之道就是把自己的术转化为道的过程,也是人修养终身的过程。
养生之道不是保健,不是看病,不是健康。但是,养生之道却与身体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才提出身心双修的课题。身体不健康,早亡,即使你再聪明,你的术再高明,但是还没有达到悟的阶段就早早夭折了,那还谈什么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讲:养生重在养心。养生之道就是在养心。心态好了,心气顺了,心术正了,那么许多疾病也会避而远之。还是【黄帝内经】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当你的修养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澹泊明志,就会宁静致远。就不会为眼前的烦恼,眼下的琐事所累。就会会当凌绝顶,就会一览众山小。你的胸怀就会像大海一样宽阔,你的心境就会像高山一样重正。那么还有什么病魔,还有什么七情六欲能够击倒你呢?没有!
多用阳谋,少用阴谋。
多学术而不要被术所累。
术有多工,道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