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数理化的很多公理、定律,安全也有。 海因里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总结了当时工业安全的实际经验,在《工业事故预防(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一书中提出了所谓的“工业安全公理(Axioms of Industrial Safety)”。该公理包括10项内容,又称为“海因里希10条”。 1 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员伤亡的发生,往往是处于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的事故的结果;而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机械、物质(统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2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 3 由于不安全行为而受到了伤害的人,几乎重复了300次以上没有造成伤害的同样事故。换言之,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面临来自物方面的危险。 4 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质。大多数情况下,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免遭伤害。 5 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不正确的态度;缺乏知识或操作不熟练;身体状况不佳;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不良的物理环境。这些原因是采取措施预防不安全行为的依据。 6 防止工业事故的四种有效的方法是: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人员调整;惩戒。 7 防止事故的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类似。 8 企业领导者有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能力,并且能把握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时机,因而应该承担预防事故工作的责任。 9 专业安全人员及车间干部、班组长是预防事故的关键,他们工作的好坏对能否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有影响。 10 除了人道主义动机之外,下面两种强有力的经济因素也是促进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动力:安全的企业生产效率越高,不安全的企业生产效率越低;事故后用于赔偿及医疗费用的直接经济损失,只不过占事故总经济损失的五分之一。 ﹋﹊﹋﹊﹋﹊﹋﹊﹋﹊﹋﹊﹋﹊﹋﹊﹋﹊ 海因里希在这个公理中阐述了如下内容: ——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论; ——作为事故发生原因的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 ——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事故预防工作与企业其他管理机能之间的关系; ——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责任; ——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工业安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数十年来,该理论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广大事故预防工作者的赞同,作为他们从事事故预防工作的理论基础。尽管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该公理中的一些观点已经不再是“自明之理”了,许多新观点、新理论相继问世。但是该理论中的许多内容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今的事故预防工作中仍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工人的不注意等,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 学习安全管理,从事故致因理论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