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曼殊文年月考(柳無忌著)

 投资哲学 2014-11-14

曼殊文年月考(柳無忌著)

曼殊文年月考(柳無忌著)

曼殊作文的年月,比較詩是容易考證一點.現在根據在各種刊物上發表的先後,再加以別種證明,列表如下:
(一)梵文典自序
發表在一九零七年九月初一日東京出版的<<天義報>>第六卷上,但根據<<年譜>>,應該是一九零三年上半年在杭州的作品.雖然作風不類初期,大概是後來加以修改的.
(二)女傑郭耳縵
(三)鳴呼廣東人
兩首同發表在一九零三年上海出版的<<國民日日報>>上,上一首十月七,八,十二日,下一首十月二十四日,是這一個時候在上海的作品.
(四)文學因緣自序
發表在一九零七年出版的本書(<<蘇曼殊全集>>)上,照文字內的語氣,是在<<拜倫詩選>>脫稿以前做的;又有'比隨慈母至逗子海濱,山容幽寂,時見殘英辭樹'等語,是春天的光景;所以我們承認它是一九零六年春天在日本的作品.
(五)拜倫詩選自序
文本自署'光緒三十二年,佛從多羅登陵奢天下還日,曼殊序於太平洋舟中',是一九零六年的作品.此文發表在一九零八年九月出版的本書上.後來又移去做<<潮音序>>,把'光緒三十二年'改為'戊申',變成一九零八年的作品了.
(六)海哥美爾氏名畫贊
(七)秋瑾遺詩序
(八)畫譜自序
(九)露伊斯美索爾遺像贊
四首同發表在一九零七年的<<天義報>>上,第一首在七月二十四日出版的第四卷上,第二第三首在八月初十日出版的第五卷上,第四首在十月三十日出版的第八九十卷合冊上,都是這一個時候在日本的作品.
(十)阿輸迦王表彰佛誕生處碑譯文
發表在一九零七年出版的<<文學因緣>>上,應當是本年在日本的作品.我們主張<<文學因緣>>是一九零六年春天脫稿的,則此文應該歸入一九零六年.但據周作人君說,此文是和章太炎有關係的(大概經過太炎的潤飾),而太炎到日本是一九零六年的夏天,與<<文學因緣>>脫稿的時期沖突,所以我以為此文是在一九零七年出版時加入的.
(十一)題百助眉史小影片寄天笑
發表在一九二三年八月出版的<<燕子龕殘稿>>上,為曼殊示寂後第五年.查曼殊和調箏人的一段因緣,在一九零九年赴南洋以前,而此文中有'雪深風急'語,當是一九零九年歲首在日本的作品.'眉史'<<殘稿>>誤作'女史',今據<<小說大觀>>第五集及<<半月雜誌>>第三卷第十六號所印小影片改正.
(十二)英文潮音自序
發表在一九一一年出版的<<潮音>>上,文中自署MCMIX,應是一九零九年作品.
(十三)畫跋二十七則
曼殊的畫跋,散見在<<文學因緣>>,<<天義報>>,<<真光畫報>>,及蔡哲夫輯印的<<曼殊上人妙墨冊子>>等處,除去了重複的,還有二十七則.此二十七則當然不是一個時候的作品,最早的紀年癸卯,是一九零三年,最遲的杭州韜光庵聞鵑聲,在一九零九年,大概是這七年內的作品了.
(十四)南洋話
(十五)馮春航談
(十六)華洋義賑會觀
三首同發表在一九一二年上海出版的<<太平洋報>>上,第一首四月七日,第二首四月二十日,是從瓜哇初還上海時候的作品;第三首五月二十八日,是到過日本後再還上海時候的作品.
(十七)燕影劇談
發表在一九一三年上海出版的<<生活日報>>上,日子是十一月十七日,是這一個時候的作品.別見<<燕子龕殘稿>>,但題目改為<<談劇>>,內容又被削去半截,其他字句亦微有不同.
(十八)雙秤記序
文本自署'甲寅七月七日'是一九一四年的作品.發表在本年十一月十日出版的<<甲寅雜誌>>第一卷第四號上.
(十九)三次革命軍題辭
發表在一九一五年出版的本書上,是這一年在日本的作品.
(二十)送鄧邵二君序
文末自署'民國六年二月十一日',是一九一七年在上海的作品.大概在本年(?)的<<民國日報>>上是發表過的,不過該舊報不在手頭,所以查不出月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