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宝善珠海文化大讲堂《易经》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w59n 2014-11-17
马宝善珠海文化大讲堂《易经》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人物简介

  马宝善,多年担任《法制日报》社副社长兼《中国律师报》常务副总编辑,历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及《行为法学》、《法治行为》、《中国法治》、《华人世界》等刊物社长、总编辑职务。1991年始,业余习《易》。因受“易理”启迪,始创似反而非反的书法艺术——“易道书法”。先后正式出版《易道书法》、《易道收藏》、《易道爻说》、《易道卦说》、《易道太极说》、《易道象数逻辑》、《易道·德行说》、《易道宇宙观》。在易经哲学领域,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易经》的偏见,也为《易经》研究开创出新的前景。近几年,马宝善先生在担任华夏国际易道研究院院长和华夏易明书画院院长的同时,也应邀到北京及全国各地进行“关于易经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的讲座已近五十场,反响积极,深受学界好评,并被北京、西安、深圳、沈阳、河南、湖南、湖北等高校特聘为兼职教授;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聘为课外导师。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易经》讲的是什么?《易经》能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哪些启迪?11月7日下午,马宝善做客格力电器·珠海文化大讲堂第242讲,为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

   把《易经》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课题

 

 马宝善在讲座一开始就抛出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文化是我们民族、国家和我们每一个人前进的方向盘。”他认为,没有文化就失去了方向,尤其是在没有文化的国度里头,军事、经济发展得越尖端、越强盛,没有文化掌握方向,最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越大。因此,当我们国家富裕起来之后,文化的发展就决定我们走什么路,未来,我们科技发展了、军事发达了,文化掌握我们方向,尤其是全世界公认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很深厚。

  既然民族文化是我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那么这棵“文化大树”的根何在?马宝善接着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脉络。上溯到在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这中华民族文化思想最繁荣的一个历史阶段,经过后来20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三大支流,其中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家,汉代以后半路上进来一个佛家,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三大家:道家、儒家和佛家。马宝善指出,道家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本在全世界也是闻名遐迩的专著:《道德经》、《南华经》、《易经》。其中,道家把《易经》放到了首位,可想而知《易经》的学术地位和思想地位。不仅如此,儒家也把《易经》放到了第一位,可想而知《易经》的思想地位和学术地位在儒家经典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之后的佛家大和尚、大僧人都在研究《易经》,是从道家和儒家传统文化里面感觉到《易经》的思想价值和学术地位。

  马宝善说,无论道家、儒家还是佛家都认为《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根,历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们都认为易经是哲学的哲学、智慧的智慧、经典的经典,这是道家、儒家和佛家所公认的结果。马宝善特别讲到,大家都知道儒道佛对于《易经》思想价值的定位,绝大部分理论根据来源于孔夫子。当年,孔夫子给三千弟子讲课,讲到晚年讲了易经。马宝善说,据历史记载,晚年孔夫子经常到老子那儿拜访,《庄子》中就记载,老子给孔夫子传授了道家的思想,《十翼》就是孔夫子专门研究《易经》的论文。《十翼》中的十篇论文把《易经》上升到了哲学高度。

   两千多年来,人们对《易经》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

 

 虽然,两千多年来,道儒佛三家都把《易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但马宝善研究指出,其实人们对《易经》长期以来存在两大误区。而且,这两个误区到现在仍然存在,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根本上还没有扭转过来。

  第一个误区,“到底《易经》指的是什么”,“《易经》是干什么的”,对这些问题,存在一个误区。特别是,基本上一提到《易经》就跟“算命”挂钩,一提到《易经》就跟风水挂钩。为什么会形成这么一个局面呢?马宝善分析说,这是历史上就存在的。所谓“风水”,什么“左青龙右白虎”;所谓“算命”,像《梅花易数》,把天干地支也拉进来。宋代的《梅花易数》基本上是算命的,它为了算得准,把天干地支五行六神都拿进来,为了“准确率”要高一些,更加吸引人,实际上这些东西跟《易经》毫无关系。时至今日,出版机构出版的关于《易经》的基本常识的书,基本上也离不开天干地支这些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马宝善称,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青年人,很多人提出很想学《易经》,但买回来的《易经》的基本常识书籍越看越看不懂,越看越乱,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个误区,在学者圈里,不少专家学者对《易经》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误区。马宝善认为,有些学者在研究《易经》的时候,其实是解读卦爻辞、解读《十翼》,但他认为说这就是《易经》了,其实解读,按照我们现代的语言来说,也无非就是个解说词。因此,把解说词当作了《易经》,是一种误区。此外,很多年轻人把“奇门盾甲”也当作《易经》,其实这些是根据《易经》的原理另外派生出来的学问。

   《易经》的核心是什么?

 

 马宝善谈到的两个误区,其实就是在社会层面上不知道什么是“易经”,而专家圈里面也有人以为卦爻辞就是易经。那么,究竟《易经》是什么?它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易经》由三个部分组成,核心只有一个。马宝善认为,《易经》真正的核心就是符号,第二部分是卦爻辞,第三部分是《十翼》,《十翼》其实也在解读,只不过十篇论文是在理论程度上进行解读。

   马宝善讲道,伏羲的64卦是《易经》原汁原味的符号体系,《易经》符号体系给我们带来天地人这么深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马宝善认为,《易经》这个符号系统,64卦也好,先天卦也好、后天卦也好,都在夏商周之后的几千年当中被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形成了卦爻辞,形成了《十翼》,再后来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解读卦辞爻辞,解读再解读,为后人弄明白这一套学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可以说,对于《易经》的解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几千年当中形成的著作是最多的。通过这些解读让后人认识到《易经》告诉我们什么,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四个观念:

  第一,它反映的是一个宇宙观,《易经》所有的有机结构,凡是构成一个有机结构,整体的都是对应统一的。

  第二,告诉我们一个渐进循环的自然观。比如说池塘里的水,太阳出来一晒变成气,天上气温一降变成水珠凝固,水珠重了以后再变成雨掉下来这么循环。还有人类世界,人类对自己的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形成一个世界观,对于形成的世界观,伏羲64卦的符号体系告诉我们,是一个微变恒稳的世界观。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只能去适应,人不一样,人是主观能动性最强的高级动物,最能变,最善于变,只有通过变,人才能适应这个自然界。人就是主动地适应,变才能保持人类的平衡,政治生活的平衡、经济生活的平衡、家庭生活的平衡,一旦遇到困难就要变,解决这个困难。

  《易经》告诉我们,归纳到人头上就是两大任务,一个是《易经》告诉我们宇宙大道,怎么认识宇宙,怎么认识世界,怎么认识你自己。再者,展示给人的是德行观,落实到人身上就应该尊道贵德。“道”指的就是宇宙观、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指的是大自然的规律,要人去认识它、适应它,没有道就不可能有德。因为只有根据道而采取的所作所为符合道的品德、思想、行为,才能构成德。

  第三是有规则的世界观。有很多学者把世界和自然界混淆起来,还是区分开比较好,马宝善所说的“世界”专门指人与社会。最后就是有德行的人生观,而只有对人才能这样要求,除人之外皆不可能。

   精粹

   《易经》“算”得不准是什么原因呢?

  马宝善说,《十翼》有一句著名的话:“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从理论上来说,它是根据天地发展的规律而演化而来的,于是紧接着说:“曲成万物而不遗。”这就是孔夫子研究《易经》得出的理论上的结论。所以它能够解释在现实中确实有算得准的理论根据。

  那么,“算”得不准又是什么原因呢?马宝善归纳了六条:第一学识不足,就是学问和知识认识不到位。第二是经验不够,包括人生经历,还有你的操作经验的缺乏。第三是易理不好,《易经》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第四是智慧不上,就是智力、悟性没有达到上层水平。第五是道学不深,道德知识和理论水平还不够深厚。第六是德行不高,就是这个人的思想品质还不高尚。因为《易经》这个东西,孔夫子和老子他们研究的结果,能够包罗天地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在理论上达到哲学的高度了。按照这个哲学的高度算得准应该没有问题,那么算得不准接下来就是我们人了。马宝善认为,到目前为止整个人类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因此给人家算卦也好,预测也好,失误就越大。

   怎样把《易经》内涵用在现实生活中?

  除了宏观的认识,对宇宙观、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能够把人类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之外,马宝善认为,具体到生活、工作、人与人打交道之间的现实生活当中,《易经》对我们的启发也很深刻,他归纳为五点:

  第一,辨象。《易经》告诉我们,所有的天地万事万象首先都是有表象的,比如说某个人要跳楼了,他刚开始都有一些表象。辨象搞错了,后面的事情全错。

  第二,析数。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数来告诉你,要把数分析明白。

  第三,择时。所有的事务都有一个时机,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

  第四,定位。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一个家庭,在一个单位,首先定位弄清楚,定位不准言谈举止就会失误,就会带来很多矛盾。

  第五,对应。凡是一个完整的事物,凡是一个统一体,全部是对应的,实际上对立的双方永远不可能统一起来,《易经》的哲理、《易经》所有的符号体系,不管是64卦、384爻的符号体系,还是先天卦的符号体系,后天卦的符号体系,全部都是对立的。比如,打架的两个人是对立的,但是早晚有一天统一起来必须有一个转化体系,一方说我错了,最后认错了,统一起来了,这个时候才能对应。来源:珠海生活网 记者 陈素璧/文  本报记者 于燕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