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猫眼”征1例

 水共山华 2014-11-18

患者女性,因“癫痫发作导致头面部外伤”就诊。查体可见右侧面部肿胀、结膜下出血。24 小时后出现双侧眶周瘀斑——“浣熊眼”(图 1)。神经影像显示右侧眼眶内侧壁骨折伴出血流入眼眶(图 2),未见颅底骨折或耳后淤斑(乳突瘀斑)。 

图片1.jpg
图 1. 双侧眶周瘀斑(浣熊眼征)。 图片12.jpg
图 2. 头颅 CT 示 右侧眼眶内侧壁骨折伴出血流入眼眶:(A)骨窗(B)脑窗。

浣熊眼征,常见于颅底骨折,可累及单侧或双侧眶周 [1]。除了创伤原因,还可见于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Kaposi 肉瘤、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 [2]。

参考文献:

1. Herbella F, Mudo M, Delmonti C, Braga F, Del Grande JC . “Raccoon eyes” (periorbital haematoma) as a sign of skull base fracture. Injury 2001;32:745–747.

2. Gumus K . A child with raccoon eyes masquerading as trauma. Int Ophthalmol 2007;27:379–381.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