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及其现代启示(4)

 古今共享 2014-11-18

        道教认为“欲修仙道、先修人道”,要想修仙道,想长生久视,就应该先把人道修好,力争做道德高尚之人。如果人道都修不好,要想修成仙道则不可能。要修仙道,先要行孝,即古人提倡“百善以孝为先”;除了行孝之外,还要积功累德,多行善事。否则成不了仙。道教提倡的“慈孝”其内容一是养,二是敬。即对长辈的赡养、尊重、慰藉和关爱。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徒养口体,而无敬爱之心,犹之不孝也。”这就是说,子女对于父母只有物质上的给予而缺乏敬重和爱戴,不能说是尽了孝道。慈作为父母对子女的道德规范,是父义母慈,有时慈也是父母共同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父母对子女的道德义务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要保养、抚育子女长大成人;其二是教育子女懂得处世为人的道理,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子女没有教育好,是父母的过错。父慈子孝,可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把亲子之爱推而广之,使其有益于天下之爱,这是一种合理的思想。
        道教提倡勤俭,它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普及面最广、传播时间最为久远的美德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以勤劳节俭闻名于世,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老子有许多关于勤俭的论述,民间也有一些劝人勤俭的谚语和格言。这些思想和观点,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很大,虽有时代的局限,但其中蕴含的道德内容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仍有积极意义。因为,无论是修身、治家,还是管理国家,都要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相反,如果好吃懒做,挥霍浪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则会产生坏的德性,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来。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普遍认为,辛勤劳作是养成节俭美德的根源。
        道教提倡的“不争”与“礼让”,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它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表现为恭敬与谦让,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和谐的一种有效方式。礼让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其主旨在于: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交往活动,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畅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其中就含有礼让这一道德规范所倡导的文明礼貌的内容。
        道教认为,大道本自然,朴素乃自然之本性,是万物始生时的本来面貌,如原木未经雕琢,原丝未经染色。道之于人,即是保持淳朴真性,少私寡欲,自然无华。而现代社会,不少人浮躁势利,追求浮华虚荣,甚至为蝇头小利而不择手段,巧用心机,使人际关系紧张扭曲,道德水平下降。因此,老子倡导的“见素抱朴”道德思想,对于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如果我们能保持纯朴自然的心态,表里如一,就不会为了私利而明争暗斗、玩弄诡计。如果能够“见素抱朴”回归到原来的纯真本性,就会受人尊敬,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如果做到这些,那么对于推动全社会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代中国,既抓物质文明建设又抓精神文明建设,强调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要讲究道德修养,共同维护公共社会秩序,树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道教所言以德治身、治家、治国、治天下,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显而易见。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