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揭秘为什么“打是疼,骂是爱”?

 温州特教 2014-11-19

小孩子难免有调皮捣蛋,给讲道理没用的时候,这时,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教训一下,使他即能改过自新,又不会伤到孩子?有的父母说打屁股?有的父母说掐孩子脖子后肩背两侧的肌肉,既痛彻心扉,又丝毫不受伤等等,其实这些做法都是“没文化”的。今天,浩然将从中医学的角度,为你指出一条最有效的“育儿经”,以及揭秘“打是疼,骂是爱”的背后原因。


城墙是夯出来的,孩子是“打”出来的


  《黄帝内经》有这样一段话:“……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百岁乃得终。”这是说,要基墙高才能长寿。现在人说,小孩子要给他营养才能长得高,其实是错误的,你要给他的是要想办法让他的“墙”做高,让他的筋、隧道做长,怎样才能做到呢?人体的墙是什么,墙就是土就是肌肉就是我们的皮肤,你想,我们的肌肉怎样变得又强又结实,只有一条路就是摔打。


  古代的城墙是怎么造的啊,是夯出来的,土是打了才会结实的。所以我在临床上跟人家讲,现在的小孩你一定要“打”他,可是怎么打呢?这里很有讲究的,古代家庭都是有家法的,看电视时我们都会看到“家法伺候”的片段,但这里往往会出现错误。



  古人说的“家法伺候”是不打屁股的,只打两个地方:一个是背部,就是练功的时候,师傅会打的地方,背要用很高级的紫檀木打,或者用竹子打,这个好在哪里呢?伤皮不伤肉,打的很痛,肉不伤。


  还有一个地方是打手掌,手是什么东西呢,小时候是挨打用的,长大以后打人用的,你小时候挨得打多,你长大了打人也厉害。所以呢,中国古代教育的时候很有特点,古代人是把道放到一般的生活当中去了。


古代教育孩子为什么要打手掌?


  那么,古代人怎么打手呢?我做过研究,他们把孩子的手放在桌角,然后“啪”就这么一下,手就肿了,他一辈子就会记得,到老了还是会记得,他会告诉他的孩子,我爸爸当年狠狠的打了我一下,手心手背都肿了。



  为什么要打这里?手心是劳宫穴,是心包经所过的地方;手背是外劳宫穴,是三焦经。想想看,一个小孩犯了错误,你一骂他,他肯定害怕,一害怕,“痰”就堵在胸口,怎么办?你得把它弄出来。怎么弄?还要让小孩记住,这样打手掌,这边是心包,这样一打,心包的痰掉下来,掉到哪里呢?掉到三焦经,正好手背再刺激一下,这样就排出身体了。



  所以在过去,你别看打你,打你还是爱你的,这真的是爱。如果你犯错太重了,这样打一下打不出来怎么办,那就要打背给震出来,再打手心给取出来。所以中国古代的那套东西真的很有智慧,不是现在的父母乱打一通。


  古代是在折腾孩子的同时,让他的背脊长得高一些,使身体里面没有痰,所以要学会教育孩子,否则的话孩子是记不住的。那口痰积在心中,淤火在心中,他很生气的,你说的什么话,他都没有听到的。你一打,把他的痰打走了,你说的话他才能听得进去。


名医谈怎样“打”孩子


  浩然的好朋友、中国传统中医升降派和扶阳派传人、清朝年间黄元御中医学派传人、陕西中医泰斗吴生安先生弟子仲晨医生指出,拍打身体可以治疗某些疾病,例如打通胆经,有助于树立孩子的正确决断。打要打哭,是为了让怨气发泄出来。


  中医名家冰台先生指出:如果本着调理身体的思路打,那就打经脉。要让脊柱好,打打尾骶部。尤其是打屁股,打环跳,把肝胆经打通畅,不然他不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