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安全“说”入人心

 知足常乐开心好 2014-11-19
同事眼中最“能说”的民警
把安全“说”入人心
——记交警二分局推荐候选人任利博

  说到交警,市民肯定首先会想到他们开着警车、骑着警摩,在道路上巡逻执法的身影。但对于交警二分局民警任利博来说,这并不是他的工作常态。作为一名法制民警,他更多地要承担案件审核、法制调研、普法宣传等任务,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让他成为同事们眼中最“能说会道”的民警。对于辖区内的一些单位、企业来说,任利博也是他们最熟悉的编外人员。定期听任利博为大家讲授交通安全知识,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勤动嘴

  善打交道最“能说”

  耐心讲法入人心   

  熟悉各种法律法规,擅于和群众打交道,这是对一名法制民警的基本工作要求。在这些方面,任利博无疑是交警二分局里的一把能手。前不久,驾驶员赵某(化名)来到交警二分局,就自己驾照被吊销一事找警方评理。原来,几个月前,赵某曾因饮酒驾驶机动车被交警四分局挡下,并接受了相应处罚,只是当时并未吊销其驾照。谁知几个月后,赵某再次犯错,又因为饮酒驾驶机动车被二分局民警拦下。这一次,因为系二次饮酒驾驶,赵某除了被罚款之外,还被吊销了驾照。

  “我只是饮酒,又不是醉酒,再说也接受了处罚,为啥还要吊销驾照?”赵某对此感到不服,于是找到了交警二分局,希望讨个说法。见此情形,任利博把赵某带到办公室,面对面地跟他耐心解释,告诉他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来讲,二次饮酒驾驶吊销执照,在程序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在抱怨处罚太严厉之前,为什么不先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饮酒驾驶可能导致家破人亡的结果,为什么没有考虑?”任利博说,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让赵某明白了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引以为戒,是对他本人负责的表现。最终,赵某接受了相应的处罚,并表示再也不犯类似的错误。

  善动脑

  创新普法新形式

  群众参与好氛围  

  作为法制民警,除了从事案件审核,解答法律疑问之外,深入辖区单位、企业、学校等地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也是任利博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任利博时常牺牲周末、节假日的时间,要是遇到春运等特殊时段,还经常连续几天加班,在广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为广大群众宣传法律知识。“累是累,但能把这些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我还是感到很充实。”

  任利博说,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意识到,其实很多市民并不是不懂法,而是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不高,“就拿酒驾司机来说,其实他们大多数都懂饮酒不能开车的道理,但真正落到行动上,却又管不住自己。”任利博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自觉自愿、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只有建立起懂法用法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矛盾迎刃而解,“如今,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创新普法工作的形式,让更多老百姓主动参与进来。毕竟让老百姓愿意听,听得进去,才是我们开展普法工作的主要目标。”

  本报记者 杨甦 摄影 杨永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