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五味厚薄及其本位与兼治

 johnney908 2014-11-19

 

论五味厚薄及其本位与兼治
——兼作《图解中医原本》相关内容的修订与补充
王学泰作者按:《图解中医原本》的作者最近一直在对《图解中医原本》进行反复的审校,计划在年前完成最后的修订定稿,明年着手《伤寒原本》(即《<伤寒论>中医原本辩解》)的写作,争取早日与读者见面。在审校《图解中医原本》的过程中,作者认识到,气味的厚薄不完全如已发布的书稿所述,而且五味除有本位之治,还有兼治。鉴于此认识对于《图解中医原本》以及读者非常重要,因此,不待整部书稿的修订版发布,提前以本文发表,请各位读者注意自行更正和补充。其它不那么紧要的错误与增删,详见修订版。由于作者的疏漏,给读者带来不便和困惑,特此致歉,敬请谅解。
一、五味厚薄
根据中医原理,万物皆本于气(能量),因此,寒热温凉平与寒热风燥湿五气是能量的命名,咸苦辛酸甘五味也是能量的命名,分别在于,五气是活性做功的能量,五味是定位定方的能量。
根据河图的象数指示,五味有在天在地的厚薄之分,数大者气多味厚,数小者气少味薄。具体是:
咸味北方,地数为六,天数为一,因此,咸味厚者在地入藏,咸味薄者在天入腑,即厚咸入肾,薄咸入胱。
苦味南方,地数为二,天数为七,因此,苦味厚者在天入腑,苦味薄者在地入藏,即厚苦入焦,薄苦入肺。【注:在修订前的书稿中,厚苦入藏,薄苦入腑,因此,对一些药物如麻黄白术等苦味的厚薄描述有误。】
辛味东方,地数为八,天数为三,因此,辛味厚者在地入藏,辛味薄者在天入腑。即厚辛入脾,薄辛入胃。
酸味西方,地数为四,天数为九,因此,酸味厚者在天入腑,酸味薄者在地入藏。即厚酸入胆,薄酸入肝。【注:在修订前的书稿中,厚酸入藏,薄酸入腑,因此,对一些具体药物如乌梅山茱萸等入藏入腑的描述有误。】
甘味中央,地数为十,天数为五,因此,甘味厚者在地入藏,甘味薄者在天入腑。即厚甘入心,薄甘入脉。
需要说明,因为藏腑互为表里,它们相互协作,而非泾渭分明,所以,讲气味厚薄,入藏入腑,也必须了解,气味入腑者,也能做功于藏,气味入藏者,亦可做功于腑。
还要注意,辛味之药,无论厚薄,皆先入胃腑,故厚辛之味,亦能作用于胃肠,如生姜、半夏等厚辛之品,皆可治胃。其余四味亦先入胃腑,何不治胃?因胃肠之本味在辛。
二、五味兼治
五味之中,苦味是天数次极之味,与天数至极之味亲,故南方二七之苦味可兼治西方四九之燥金,即数七厚苦兼治数九厚酸之胆,数二薄苦兼治数四薄酸之肝。比如,枳实大黄,厚苦气寒,常以治燥;牛膝枸杞,薄苦(亦薄酸)气平,常用补肝,以壮骨增髓。
辛味是地数次极之味,与地数至极之味亲,故东方三八之辛味可兼治中央五十之湿土,即数八厚辛兼治数十厚甘之心,数三薄辛兼治数五薄甘之脉。比如,厚辛气温之姜附,可以强心,薄辛气温之吴萸,可以入脉,祛湿除痹;而薄辛气寒之石膏,则可以入脉凉血。
九十之数已极,极则力疲,七八之数未极,功效反甚,故九十本味之功,反不及七八兼治之力,即厚苦用于治燥,其效甚于厚酸,临床几成正用;厚辛用于治心,其效强于厚甘,救逆非其不效。
上述辛苦二味的兼治是很明显的,此外,还有不那么明显的气味兼治。具体是:
天一薄咸兼治天三薄辛之胃腑。比如,牡蛎薄咸气平,常用于癫狂之证,以其兼入胃腑,平風镇惊,固脾安魂。
地四薄酸兼治地六厚咸之肾藏。比如,五味子薄酸气温,可强肾益精,《本经》谓其“强阴,益男子精。”为何薄酸入厚咸之藏而不入薄咸之腑?因为,薄酸(地四)与厚咸(地六)近而与薄咸(天一)远。
天五薄甘兼治地二薄苦之肺藏。比如,杏仁、当归、山药、黄芪,薄甘气温,常用温补肺气。为何天五入地二之藏而不入天七之腑?因为,薄甘与薄苦近而与厚苦远,如杏仁、当归,本身就兼有薄苦之味。
从理论上讲,地六之厚咸可兼治地八(厚辛)之脾藏;天九之厚酸可兼治天一(薄咸)之寒腑与天五(薄甘)之脉腑。但是,临床实际少见应用。
上述五味兼治的认识,使中医原本的药理和治理更加完善,与临床实践的衔接更加周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