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拿年轻当健康

 wwm5837 2014-11-20

    ■铁铮

    无论原因如何,这都是令人心痛、让人扼腕、逼人反思的消息:11月14日11时许,广州大学一大二男生在宿舍猝死;16日又有媒体报道:西北政法大学女生梁彩利连续1个多月熬夜备战,辩论赛结束后当晚突发性脑溢血。

    对于“大学生接二连三地倒下”的现象,各界评论显然不一。有的说,大学生压力过大需注意保护身体;有的认为如今大学生弱不禁风,身体素质堪忧;有的则说,这是媒体的夸张,更多的大学生学习并不用功,大学生活并不辛苦……

    依笔者浅见,大学时代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扩展视野、历练品质的关键时期,更是锻炼身体的重要阶段。但长久以来,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正是需要大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们反思之处。据笔者所知,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锻炼的必要性。有媒体报道,不少学生穿着牛仔裤上体育课就是一例。有的学生出工不出力,到体育场却不活动;有的人刷完卡就溜,掩耳盗铃般地混事儿;有的成天宅在宿舍、黏在电脑前,一连数日都不动身。在一些学校,熬夜赶图对学生而言是家常便饭,所谓的通宵自习室还颇受欢迎。

    锻炼身体,平衡营养,放松心态,科学作息,这些都是基本的健康之道。但这些东西家长给孩子讲过没有?讲过之后督促没有?督促之后有没有效果?不少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健康缺少必要的重视。他们总是觉得,年轻就等于健康。高考刻不容缓、考级刻不容缓、出国刻不容缓、就业刻不容缓,却忽略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因病休学没有痊愈,就被家长送回了学校;有的家长明明知道孩子有既往病史,却有意隐瞒,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有的家长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就是没有帮助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即便与学校学生的猝死和突发重症并没有直接关系,也需要认真反思,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学校工作中摆在了什么位置上?真正重视了没有?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事实上,在对待学生健康问题上学校还有许多可以改进、完善的空间。比如大学生缺少定期体检,对于学生的身体状况缺少必要的排查;比如一些学校的体育课如同虚设,对于学生是否参加锻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出台的一些监督措施并不科学,不但不吸引学生,反而引起他们的反感等。(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