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训练题型: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请指出必须改动和删掉的词语。(只填写应删词语的序号) 2012—2013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①,由原来的22个教学班级②增加到28个。由于我校教室本已十分③严重④不足,因此亟须新建教室。现在,虽然我们已多方进行⑤筹措,但经费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眼下⑥的⑦燃眉之急⑧呢? (1)应改动的是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②“班级”为学校里的年级和班的总称,是一个集合名词,用在具体数字之后不正确,应将“班级”改为“班”。“十分”与“严重”表意重复,故应删去③或④;“进行”多余,故应删去⑤。“燃眉之急”中已含有“眼下”的意思,故应删去⑥和⑦。 【答案】 (1)② “班级”改为“班” (2)③(或④)⑤⑥⑦ 2.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参加某高校中文系自主招生时的一段自荐文字。文中有多处用语不够简明,请将必须删去的部分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处。 贵校是一所①遐迩闻名的②著名文科重点大学,能进入贵校学习是我的③人生梦想④和⑤理想追求。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中毕业生,无论对文史哲还是对理化生都有较广泛、较深入的了解,我⑥尤其⑦更加喜爱理科,去年在全国高中化学联赛中,获得了山西赛区一等奖⑧的⑨奖励。我创作的小说《一次机会》《春天的脚步》分别在⑩省、市级刊物发表。我曾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凭着敏捷的反应,犀利的口才,优雅的风度,令对手自叹弗如,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评委,因而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如果?贵校能录取我,那将是我的荣幸。 必须删去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或②)④⑤⑥(或⑦)⑧⑨ 3.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当年投河自尽又被人救了的鲁侍萍,在四凤的陪同下来到了周家客厅。①她万万没想到,三十年前②她伺候周家的老爷,三十年后,③她的女儿又伺候周家的少爷周萍。④她与周朴园生的第二个儿子——罢工代表鲁大海愤怒地揭露⑤他制造江堤出险,淹死三千多名工人惨剧的⑥过程。周萍打了⑦他两个巴掌,侍萍看到了父子、兄弟势不两立的惨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④处的“她”改为“鲁侍萍”;⑤处的“他”改为“周朴园”;⑥处的“过程”改为“罪恶”;⑦处的“他”改为“鲁大海”。 4.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简明、连贯,逻辑严密。 沈阿姨与母亲是一辈的。她①的身体稍瘦,颧骨高高的,眼睛大而有神。她②想给她③乡下的侄子写一封信,就找她④给乡下的侄子代写一封⑤。母亲⑥知道她⑦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明事理。母亲与沈阿姨如同亲姐妹一样,相处十分融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处改为“沈阿姨”;第二处改为“沈阿姨”;第四处改为“母亲”;第五处删去“一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言的时代性和规范性统一是个大课题,我们既要讲究包容,又要注重规范,二者不可偏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比如写小说,那肯定得用新词 ②但同时,也要维护公共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防止语文运用低俗之风泛滥成灾 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包括“火星文”在内的语文现象 ④从语言史上看,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常常是兼容并包的。几乎没有任何语言是在自生自长的状态下发展到今天的 ⑤同时,语言的应用和发展,如果失去规范,也必然带来无序和混乱,妨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⑥考虑到维护语言表达的多元化与活力,不妨对新词保持宽容的心态,不应干预个人的语言使用 A.④⑥②⑤③① C.⑤①⑥④⑧② 【解析】 这个题目是阐述语言规范性的问题。题干的前半部分是整个句子的观点句,说的是语言不仅要规范,也要宽容。横线上的6个句子,是具体解说观点句的。从后面的表达内容来看,主要是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规范,二是兼容创新。根据这样 【答案】 B 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②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 ⑨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④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 ⑤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⑥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A.②⑤③①④⑥ C.②④①③⑥⑤ 【解析】 先点明时节,④①③⑥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⑤总括、抒情或者考虑代词“这”。 【答案】 C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围绕影像的美学表现,电影界长期存在着“影戏美学”和“影像美学”之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所能见到的著名范例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太空旅行:2001》后半段太空船所见到的太空奇景。 ①注重对电影作品中形象的观赏感觉 ②催生了诗电影、散文电影,甚至哲理电影的出现 ③这种观点导致了电影故事的淡化、情节的消失 ④影像美学反对戏剧式电影 ⑤戏剧冲突与矛盾放置在次要甚至可有可无的地位 ⑥而要求以影像为本 A.④⑥①⑤③② C.③⑤②①④⑥ 【解析】 注意第四、五横线中间的句号以及文段最后一句的例证意义。 【答案】 A 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觉得这山林溪石有情趣,觉得这枯木顽石有生命,觉得这清风夕阳识人意。 ②于是它们便有了情趣、生命与意识,便能够与人交谈嬉戏。 ③诗应该是诗人直接拥抱世界的产物,而无须理性来加以审判。 ④这时人就像上帝,说世界应该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⑤在这种诗歌中人才摆脱了功利、价值、逻辑、时空的束缚,赢得一种在宇宙、社会、人群中自由自在、无拘无绊的心理感受。 ⑥诗歌的世界中人们睁开了第三只眼。 A.⑥④②①⑤③ C.③⑤①②④⑥ 【解析】 该段文字旨在阐述诗歌带给人们的影响。 【答案】 C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 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西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挡沙。 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 ⑥宗教建筑已经遍地皆是了,不经意间寺庙的鲜艳红墙就鹤立鸡群般从灰白、低矮的藏式民居里脱颖而出,以极大的反差显示出了自己地位的尊崇。 A.⑤④②⑥①③ C.②①③④⑤⑥ 【解析】 注意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和顺序,由上到下,由面及点。作者站在布达拉山从上往下看,当然首先看到的是从“山上”到“山坡”的景色(⑤),然后是凸起在田地上的“沙丘”(②),再是沙丘下的“田地”(④);①③⑥写田地上的村庄和建筑,其中①句是总写,③句写民居,⑥句写散在民居中耀眼的宗教建筑。 【答案】 D 1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②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③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 ④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⑤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④②③①⑤ C.④①③⑤② 【解析】 语出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答题时要注意关键词。第④句是作者的观点,应放在句首;第①句关键词“具有这个特征”中的“这个”指代第④句的“丰富的单纯”,故①紧随④;第③句关键词“与此相反”的“此”指④①阐释的“丰富的单纯”这一心灵境界,因此,紧随④①之后;⑤承上启下,关键词“这两种情况”中的“这”指代上文中④①和③所谈到的“丰富的单纯”和“贫乏的复杂”两种心的境界,“贫乏的单纯”启下,引出②“丰富的复杂”。 【答案】 C 11.将以下六个句子分别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国干涉主义的内涵从地区干涉到全球干涉,________,已发生重大变化,________,这不由使人提高警惕。去年以来,随着“阿拉伯之春”的泛起,美国深为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所困扰。________,________。如何应对,颇使美国为难。由此,“新干涉主义”甚嚣尘上。________。________。对于沙特,美国极为关注,确保突尼斯的“茉莉花香”不会飘入利雅得。对于埃及这一美国长期盟友,美国积极两面下注,无论穆巴拉克是否执政,美国都希冀埃及政府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不会改变。 ①其中一些是美国的长期友邦,而另一些则是美国的眼中钉 ②具体而言,美国针对不同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国别政策 ③从保障地缘利益到声称保护人道 ④武力干涉几乎成为家常便饭 ⑤所谓“新干涉主义”是指时代变化赋予“干涉主义”新的形式和内涵 ⑥受到冲击的所谓集权国家 A.⑥④①②③⑤ C.⑤④⑥②①③ 【解析】 解答本题,既可以根据语句的逻辑关系,也可以根据第一句话采用代入法来排除。 【答案】 B 12.下列7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四周奇峰似姿态各异的猴子,或憨或顽,或刁或怒,似在欢迎远来的游客。 ②走过木桥,越过避兵洞,迎面而来的是群猴观景峰。 ③张三丰可谓道教之仙,在此有许多遗迹。 ④如他在绝壁上飞身用手指镂刻下的诗句,青石上踩过的脚印以及升仙之所。 ⑤——据载,张三丰隐居后在此度过。 ⑥他们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 ⑦——退出藏经洞,穿过茫茫林海,抬头仰望,远处一线天依稀可见,不禁使人怀疑天外是否还有天。 A.①②③⑤④⑥⑦ C.②①⑥⑤③④⑦ 【解析】 作者以景点转移为序,以游踪为线索,把遮阳山的佳景古迹串连起来,对众多景点进行恰当的详略取舍,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首句应选②,①句紧承②句,末句应选⑦;中间③④⑤句加入张三丰的传说,增添情趣。根据破折号可判断这几句的顺序应为⑤③④,故可排除A与D。思考“他们”指代的内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第⑥句中“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可知,“他们”指代的应是①②句的内容,故第⑥句排在②①后面,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 13.下面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只要说 ②原来,梧桐生长于中国云南,因曾移栽于法租界内,故有人称之为“法国梧桐“。 ③八年前,我在德国、法国、比利时,那满街的梧桐树,让我在一个个陌生之地似乎找到了唯一熟悉的感觉。 ④这意外的惊喜,让我这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⑤然而,欧洲的朋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梧桐”。[来源:Zxxk.Com] ⑥尔后,梧桐被带到法国种植,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 A.③⑤④②①⑥ C.①③⑤②⑥④ 【解析】 解答本题,根据衔接词语“然而”“原来”“尔后”“这”等判定。 【答案】 C 1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词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请用序号排列。 ①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 ②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 ③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 ④但已不是汉代艺术中的自然征服。 ⑤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 ⑥那么,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 ⑦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 ⑧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⑨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几个句子中有能体现朝代变迁的词语,如③汉代、①魏晋、②唐宋元、⑥明清,这是写作线索之一。根据⑥中“那么”和“却”知道③①②⑥应排列在一起,并且放在句首。⑤句紧承⑥句,根据“这是又一个”,之后应是④“但已不是”、⑦“不是”、⑨“而完全是”,⑧句紧承⑨句后,“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答案】 ③①②⑥⑤④⑦⑨⑧ 15.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解析】 对联题,不仅要考虑形式上的对仗整齐,更要注意同实际的联系。本题着眼点有二:一是贺老师70岁寿辰,二是评价老师(或业绩,或风格)。A能体现贺寿,但“花甲”一词指60岁,与题干中的“70岁寿辰”不符。C评价风格、业绩,未体现贺寿,与主题偏离,且为挽联。D也未体现贺寿。 【答案】 B 16.校园中师生间的交流要讲究办法。以下两个情境中师生的话语不够得体,请根据其要表达的意思作调整,使听者乐于接受。 情境一:高三的一次月考后,沈鑫成绩下滑,心里很难过,就去找班主任谈心。班主任说:“你这次考得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还难过什么!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只会更糟。” 班主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韩梅上数学课时有些内容没听懂,中午她去找郝老师,郝老师正在批改作业。韩梅说:“老师,你今天讲课速度太快了,我没听懂,你现在给我讲一讲吧。” 韩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得体,要根据场合、身份、氛围等来判断。情境一是班主任劝解考试不理想的学生,作为老师,应该既有劝解又有鼓励,不能用“好好反省反省”、“更糟”等来打击学生。情境二是学生向老师问问题,“讲课速度太快”有明显的责备之意,不符合语境;学生对老师应该使用尊敬客气的话语来表达。 【答案】 示例(情境一:)你这次考得是不理想,心里难过我能理解,但你要认真反思没考好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 (情境二:)对不起,郝老师,打扰您工作了。课堂上我有些内容没听懂,您现在方便给我讲解一下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