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之:盗跖起义 (公元前470年)

 草庐经略 2014-11-20
 

 
                                    盗跖起义 (公元前470年)

    约公元前470年,春秋末期的鲁国西北部柳下屯(今曲阜柳庄一带)人展雄,领导了九千人的奴隶大起义,史称柳下跖(柳下,地名;跖,赤脚奴隶)起义。起义军转战黄河流域,各诸侯国望风披靡。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推动了我国历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1. 简介
 
    据《庄子·盗跖》记载,盗跖曾率众“休卒于泰山之阳”,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抠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给当时的贵族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2. 历史背景

    春秋是个礼崩乐坏的大动荡时代,先是诸侯称霸争雄,后是大夫兼并,陪臣执国命,战争和贵族内部的争斗加剧了大国对小国的掠夺,加强了国君和各级贵族的横征暴敛。齐、鲁两国不断进行的赋税改革,实际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新搜刮方式。晏婴在哀叹由于赋敛无度而造成的尖锐的社会矛盾时说,齐国“民叁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齐国田氏利用这一点,稍微减轻一点剥削,齐国的民众就“爱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
 
    鲁国的国君、贵族贪得无厌,赋税更加繁重。孔子过泰山,碰到一位在墓地上痛哭的妇人,控诉了她一家祖孙三代男人被老虎吞噬的悲惨遭遇,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被老虎吃了,却不肯离开虎口而迁往它处,原来这地方荒远,没有苛政。孔子听后痛心疾首,告诫弟子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颜渊》记载,鲁哀公向孔子弟子有若请教搜刮民众的方法说:“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用彻法(什一税)?”鲁哀公不满地说:“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有若用统治百姓的一般道理质问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积邪在于上,蓄怨藏于民”,社会上流传着“兽恶其网,民恶其上”的谚语。在统治阶级内部各种犯上作乱的行为不断发生的同时,下层民众的反抗斗争更是如火如荼,国人暴动、奴隶起义、“民溃”事件以及“役人”、工匠的反抗斗争在各诸侯国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仅齐、鲁及附近的小国就接连发生多起。
 

3. 领导者

    盗跖据说是盗贼的祖先,但许多史学家说盗跖根本是虚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只是在《庄子》中提过。盗跖可说是盗贼中的英雄人物,《水浒传》中梁山泊打的“替天行道”所严格贯彻的,就是他那唱响中国盗贼界数千年的宣传口号——“盗亦有道”。还有就是盗跖把圣人孔子给骂的哑口无言,也算给盗贼长了脸。
 

4. 历史评价

   《庄子·盗跖》固然是一篇寓言,其中难免有虚构的情节,但风起云涌的反压迫潮流涌现出盗跖这样的奴隶起义英雄。他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显示了奴隶和下层民众的强大力量,引起各国国君、贵族的极度恐慌。他轰轰烈烈的业绩,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崇高而伟大的丰碑。《荀子·不苟》记载“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