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ICC课堂观察报告(数学)

 他山之石N01 2014-11-21

——关于对高一数学课《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综合应用》观课总结

记录与整理:张文学

一、 课堂观察概况

观课时间:20141113日上午

课题:高一数学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综合应用

授课教师:余

观察对象:保八中高一4

观察人员:瓦房中学数学组老师、坝湾中学数学组老师、八中校领导等

观察程序:按LICC课堂观察程序,分课前会议(课前说课/确点观察点/分解任务/准备观察工具等,30分钟),课堂观察(高一年级教室,40分钟),课后会议(会议室,1个小时)三个阶段进行。本次课共使用了12张观察表。

二、课堂观察内容

(一)LICC课堂观察之Learning,观察视角:学生的预习与达成

1、观察方法:课后问卷,表1

2、观察记录情况:

   通过课后问卷了解,本节课有85%的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预习的主要方式是看课本50%,其次是依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进行预习。90%的学生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经常预习的学生占15%;有时间就预习,没时间就不预习的学生占45%,根据上课内容来定是否预习的学生占40%65%的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不太清楚的占35%;学生对学习到的内容表述混乱,显然与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有一定出入。学生组教师的建议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请教师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二是多让学生讲和讨论;三是重要步骤慢一点。

3、课堂评述:

   学生学情存在多种情况,教学节奏把握有待不理想,学生学习达成的目标与教师的预设有差异。

4、教学建议:多指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掌握好课堂的教学节奏,重难点速度放慢;学习的目标要突出重点。

(二)LICC课堂观察之Learning,观察视角:学生倾听

  1、观察方法:现场观察(观察位置:教室左右各一人),表2

  2、观察记录情况:

     在新课导入时,有2名学生自行讨论;中途在教师提问学生时,有4名学生做自己练习,中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学生面部表情不多。

   3、课堂评述

   本节课要前后有6名学生明显发生不倾听行为,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自己讨论或自己做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还观察到有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题,其他大部分学生低着头倾听,面部无表情。本节课全程倾听学生比例达90%以上。

   4、教学建议:

   要加强学生倾听行为习惯的教育,无论是老师讲还是同学讲,都要学会用心倾听。课堂气氛不活跃,大多数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低着头,这一行为本身可能是学生在思考,但也说明学生对集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应注意改善师生关系。

(三)LICC课堂观察之Learning,观察视角:学习互动

1、观察方法:现场观察(观察位置:教室前排),表3

 

 

 

 

2、观察记录:

  本节课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与个体学生互动有11次,与学生集体互动有8次,个体学生回答好的3次,中的5次,回答质量差的有3次,提问学生在各组均有学生,学生个别问题时有3人表现得紧张,有2人表现得不自信,占个别回答问题学生的45%

3、课堂评述:

  本节课缺少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可能是因为有老师在场观课的原因,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时显然不自然,紧张不自信。

4、教学建议:

   本节课学习互动不理想,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显然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指导。

(四) LICC课堂观察之Instruction,观察视角:教学环节

1、观察方法:现场观察(观察位置:教室后排),表5

2、观察记录:

  本节课共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  导入,用时3分钟,对三种函数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

第二,  新课:示例并分析题型1,用时10分钟;

第三,  在例1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师生合作解决例2,用时12分钟

第四,  学习练习:指导学生完成分层达标B组第1题。用时12分钟

第五,  学生自主练习。用时3分钟。

3、课堂评述:

  本节课教学环节设计是清晰合理的。但是由于在第四个环节设计上,只选择了B组第一题,这题大多数学生做不出来,不仅学生产生一种挫折感,而且教师就一个题目花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值得商榷。

4、教学建议:根据学生实际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精心设计练习环节的题目,建议用分层思想,设ABC三个难度不一的题目,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五) LICC课堂观察之Instruction,观察视角:教学机智

  1 观察方法:现场观察(观察位置:教室后方)表7

  2 观察记录情况

   对比导学案,本节课在实际教学中做了调整 ,函数的图象应用没有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未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多给以鼓励,未发生对学生进行负向评价行为。教师语音清晰、语速适中,无语调变化,“咱们”一词使用达40多次过频。教师始终微笑着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时能注视学生,但似无更多的肢体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室里的停留位置在各组间都有一定停留,但教师对最后两排和最外两排的学生关注不多。

   3、课堂评述:本节课因学生总体状态不佳,教师对预设的内容做了适当调整是合理的。面对后进生,教师未出现负向评价,值得肯定。由于教师的语言吸引力不够,肢体语言不多,所以对学生倾听的吸引力不强。教师在教室中停留的位置基本与教学情境要求基本一致。

   4、教学建议:

  建议多学一些肢体语言,让自己的情感在课堂上有起伏,感染学生,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建议关注到教室里的每个部位的学生。

  (六)LICC课堂观察之Curriculum,观察视角:课程性质(一)教学内容选择

1、观察方法:现场观察(教室后方),- 8

  2、观察记录情况

  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表述是:理解……,培养……的能力。共预设了两个方面四个内容的目标(实际完成了一个方面两个内容)。根据课前提供的导学案和实际课堂观察,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教材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的,设计是合理的。在实际教学中,容量不大,但难度过大,不适合多层次学生存在的班级。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分析法和练习巩固法。

  3、课堂评述:

  就具体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来说,一定要可测,这是一条原则,凡不可测的,大可以不用;其次是要注意不能把教师做为主体,学生被动,比如:(让学生)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本节课本来难度不大,但是在素材的组织过程中变相提升了难度。

  4、教学建议:

规范学习目标表述,比如本节课的目标可以表达为:学生能自主解决答对……等三种类型的试题;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思考意识。建议对教学素材再进行精选,以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B组第1题,建议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解答,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利用稍简单一些的题目来巩固所学。

(七)LICC课堂观察之Curriculum,观察视角:课程性质() 教师的课堂评价

   1、观察方法:现场观察(教室后方),表-9

  2、观察记录情况:

本节课教师对学生学习一共做了12次正向评价,无负向评价。其中个评价11次,集体评价1次。评价方式均为语言评价,5次用了“谢谢”,1次用了“不错,很聪明”,4次用了“没关系,请坐”。对一名学生在回答时只回答了一半,教师在分析过程中说:“刚才某某同学分析到这里时是有所保留了,其实她是这样想的……”这一评价既说了该同学的不足,又变相肯定了这个同学的思路。本节课无学生互评。

   3、课堂评述:

   教师能坚持对学生进行正向评价,评价方式显得有些单一,语调没有变化,看不出老师对评价的情感表达。

   4、建议:多学习一些评价的方式,在评价时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表达出评价时自己对学生的情感份量。

(八)LICC课堂观察之Culture 观察视角:课堂民主与课堂关爱

1、观察方法:现场观察(教室后方),表-11、表12

2、观察记录情况:

本节课教师讲述时间用了19分钟,学生讲话时间用了6分钟,无人讲话即学生练习或思考用时15分钟。教师讲述用时课堂总时间的50%。在全班46人中,提问11人,好生2人,中等生6人,后进生3人。师生情感交流不多。

3、课堂评述:

  教师的讲述时间适中,教师与学生有知识的思维的交流,情感交流不。太明显。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教师注意到了对后进生的课堂关爱。

4、教学建议:

  这节课总体看来气氛稍有一些沉闷,所以课堂民主和课堂关爱的水平有待提升。建议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教师在评价中的情感表达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三、课堂观察总体评述

    本节课是保八中与坝湾中学、瓦房中学三所学校的老师们为进行课堂观察的方法研讨而临时由余波老师上的一节高一数学常态课,课前余老师并无太多的准备时间。

    总体看,这节课余老师能驾驭教材,把握重点,学习目标定位较好,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师能微笑着上完一节课,静水深流,可见功力!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思考问题的意识、自我学习的意识较强。不足之要处是课堂学习氛围调动不起来,学生低着头学习的时间过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还需要老师在平时有意识地进行指导。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以自己为能量的发源点形成一个气场。这个场需要老师的激情、需要老师的爱心,更需要老师的智慧!让我们一起努力!

(完稿于2014/11/15http://bszwx.blog.sohu.com/306708034.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