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敲脉学之门

 今天我下山来了 2014-11-23
脉诊脉诊,肯定诊的是脉。而这个脉怎么诊呢?位置在哪里呢?于是乎,就出现了“三部九侯脉法”与“独取寸口脉法”。很多人认为,《内经》所倡导的“三部九候”是最完整的诊脉方式。也有人认为独取寸口是大道至简的诊脉方式。由于“三部九候”自《内经》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处于隐传范畴的。而“独取寸口”法却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先来看看三部九侯脉法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概况。
一、三部九侯脉法
在人体的脉搏系统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用来诊察脉搏的跳动,尤其是《内经》提出的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论》所提出的“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以除邪疾”。
表1  《内经》遍诊法(见附图1)
《内经》的这种诊脉法至今仍有着先进性和科学性,但每个患者均需这样来诊脉,的确比较费时,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家秦越人(扁鹊)提出了独取寸口脉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独取寸口脉法
扁鹊创立独取寸口诊脉法是在《内经》遍诊法后的“十二经各有动脉”的学术基础上形成的“大道至简”的一种诊脉方法。
表2  十二经各有动脉(见附图2)
然而这种大道至简,为什么在十二经中偏偏选择的是寸口,而且还是独取寸口?其实对于寸口脉的重视,《内经》也有明文记载,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说:“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按照这个理论来说,气口应是胃气脉,与手太阴又有何干?预知答案如何,且看《素问·经脉别论》如何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如此便知:脾受水谷之气,不敢自专,皆由胃入脾,由脾入肺,此地道卑而上行也;由肺而分布于脏腑,此天道尊而下济光明也,土居中而为金之母,系诸脉之根;肺居高而有君之象,布诸脉之令。
手太阴肺经上系喉咙,下连于肺,为气息之要道。全身之营气、卫气及所吸入的天阳之气(即氧气)皆在肺脏汇合。肺主一身之气,布一身之阴阳,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气非呼吸不行,肺非肺气不布,肺朝百脉,而寸口为之大会,犹水之朝宗于澥也,如是独取寸口也就顺理成章。
而寸口一名,诸多医家却又纷争不休。有的认为,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所以叫寸口;有的认为,脉出太渊,共长一寸九分,所以叫寸口;有的认为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所以叫寸口;纵然争论较多,但其实是一个内容。犹如元代理学家、医学家、教育学家吴草庐所说:“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金之一脉也。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气出入之门户,故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犹如明代著名药物学家、医学家、植物学家李时珍所说:“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也,特取此(寸口)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
当今,“独取寸口”人所熟知,而“三部九候”却少为人知,我们唯有努力探索“三部九候”的真谛,并很好的传承,将脉学的“三部九候”与“独取寸口”结合起来,如此便可为脉学的发展增添一双翅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