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寒江读舟 2014-11-23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又是一年端午时节,挂艾草,划龙舟,包粽子

 

而各地的粽子形状,做法都不太相同

 

福建的粽子大致分为两种

——闽南的咸肉粽和福州地区的碱粽

 

福州的碱粽不同于别地方的粽子,将糯米洗净以后混合食用碱,添加馅料包制而成

 

碱粽的口味分为三种,咸粽、甜粽、白碱粽

 

咸粽用香菇、咸肉、花生做馅料混合着调过碱的糯米包制而成

 

甜粽一般用无油红豆沙搓成圆团放置在粽子的中间部位,混合着调过碱的糯米包制而成

 

白碱粽则不放任何馅料,也不调味,仅仅用混合着调过碱的糯米包制而成,包好以后,将碱粽蘸白糖食用

 

记得小时候,每年,妈妈在端午节到来前的半个月已经开始包粽子了,她包粽子的时候,我总是蹲在一边看,边看边顺手拿着红豆心吃。妈妈每年都包三种口味的粽子,爸爸喜爱咸粽,我和姐姐喜爱甜粽,而妈妈自己则最爱没有任何馅料,直接蘸白糖吃的白碱粽

 

到了端午那一天,会用艾草菖蒲扎成束挂在大门框的两边,妈妈还会熬上一大锅艾草煮制成的水,给家里的老小洗澡,为的是夏天不会被蚊虫叮咬(虽然我一直认为这个草水对于避免蚊虫叮咬的用处不大,但是作为端午的习俗,还一直遵循着)

 

福州的粽子之所以要放碱,是因为放碱以后,煮出来的糯米粽更加米粒更绵、更粘,而且,米色呈黄色,色泽好看

 

材料:糯米1000g,食用碱30g,红豆200g,清水350g,白砂糖100g

 

做法:

制作红豆馅

1、洗净红豆,用清水浸泡红豆4个小时,清水以没过红豆为宜

2、将浸泡红豆的水倒去,再将红豆稍作清洗后,将红豆倒入电高压锅内,加入300g清水,盖上锅盖,按“豆/蹄筋”键

3、将焖至软烂的红豆倒入锅中

4、小火,用木铲将红豆压成泥状

5、加入100g白砂糖,继续小火翻炒至粘稠即可

6、将炒好的红豆沙彻底放凉以后,搓成25-30g的豆沙圆团备用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制作红豆碱粽子

1、将糯米、红豆馅、粽叶、草绳、食用碱备齐,将草绳固定在某一处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2、将糯米倒入盆中,洗净,沥干水分

3、加入食用碱,将食用碱和洗净的糯米不断揉搓至糯米呈淡黄色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4、将粽叶放置在流水中,用布将粽叶洗净,再将洗净的粽叶放入沸水中汆烫几秒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5、将粽叶的头尾剪去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6、取两张剪去头尾的粽叶,将一张粽叶的头和另一张粽叶的尾对齐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7、将两张粽叶错层,外面的一张略低于里面的粽叶约2cm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8、将粽叶前1/3处卷成斗型后,稍稍向前推,使得斗型的顶端呈密封状态,这样在煮粽子的时候,米粒不会跑出来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9、取适量加碱的糯米,放置在斗型的约1/3处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10、轻轻放入一个红豆馅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11、再加入适量糯米,使得整个粽斗变满

12、左手呈窝型,将粽斗放置在左手心,轻轻抖动几下,使得粽斗里的米粒均匀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13、将长出的粽叶向下折,大拇指和食指将折下来的粽叶和粽斗轻捏成三角型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14、将剩余的粽叶向右折叠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15、将包好的粽子,用草绳捆几圈以后打活结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16、在电高压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再放入包好的粽子,水量以没过粽子为宜,盖上锅盖以后,按“豆/蹄筋”键,煮两次,直至糯米软烂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美食感恩季#端午时节——来一个福建特色的红豆碱粽

tips:制作红豆馅的时候可以不用把红豆全部压碎,大致的压成泥即可,这样红豆馅还保留一点儿咬到红豆的实感,如果喜欢红豆馅完全绵的同学,可以把煮好的红豆连同汤汁用料理打成泥状以后再翻炒成馅

 

notice:

1、值得注意的是,包粽子一定要用草绳或是棉线,切不可用塑料玻璃绳,因为塑料玻璃绳扎捆的粽子在高温煮以后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购买粽叶的时候要注意区分正常粽叶和返青粽叶,正常粽叶颜色自然,闻起来无异味,煮粽子的水呈棕黄色,而返青粽叶,颜色鲜艳,闻起来有股子药水味,煮粽子的水呈绿色

3、用草绳或是棉线扎捆粽子是切不可太过大力,这样米粒会进入红豆馅中,造成粽馅里的米粒煮不透,呈半生熟状态,包粽子一定要注意的是巧劲

 

 

端午的由来(来自360百科):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