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食合用治疗糖尿病 跟师国医大师朱良春+适合各类型糖尿病食用的药膳+ 中医体质与糖尿病食疗+ 消渴病的中医食疗与药膳处方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4-11-25

药食合用治疗糖尿病 跟师国医大师朱良春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其病位在肺、脾、肾。或囿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有“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之说。吾师朱良春教授指出“糖尿病久治不愈者,其病机演变结果多为气阴两虚,瘀阻脉络”,又云“阳虚或湿热者亦不鲜见”。

  朱师深悟《内经》“阴平阳秘”之意,主张着眼“调理肝脾,益气养阴,和血通脉”。自拟“斛乌合剂”。药用川石斛、制首乌、制黄精、大生地各15克,生黄芪、怀山药各30克,枸杞子、金樱子、乌梅、仙灵脾、丹参、桃仁各10克。随证加减,或配合食疗,治疗久治不愈之糖尿病,尤其是尿中有酮体者和胰岛素依赖型,多收满意疗效,今选析如下:

  融古汇今立意新 酮症用药甘平轻

  糖尿病人求治老中医者,多经中西药物治疗后,三多症状不明显,而尿糖、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之患者,久治不愈,燥热入血,血滞浊留,气阴两损,燥热不仅伤津伤血,而克伐正气(壮火食气)乃至气虚、阴虚。盖津亏液少则不能载血畅行经脉,致血行缓慢,乃至瘀阻脉络。气虚无力鼓动,脾虚运化失司,浊邪羁留,壅塞三焦,乃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阻滞,体内各种代谢物质紊乱,痰瘀湿浊蓄积,即成西医所谓之酸性酮体。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病机是胰腺内外引起的能量代谢紊乱,即葡萄糖氧化供能的去路障碍和机体脏腑能量来源不足,以及脂类、蛋白质分解代谢异常。治疗重点应以疏通障碍和恢复受损器官的机能为主。此说恰和朱师主张的调理肝脾、益气养阴、和血通脉相吻合。肝疏泄太过和疏泄不及,均导致胰腺分泌机能紊乱,而变生糖尿病的各种症状。胰岛素依赖型多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不耐劳累、心慌气短、懒言少动、头昏目眩、心烦少寐、多汗口干、肢体发麻或疼痛,腰膝酸软,脉多细弦带涩,舌多暗淡。这些与肝有密切关系的症状,说明糖尿病久治不愈者除与肺、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外,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密切相关。如囿于肺、脾、肾机能失调,囿于“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之说,疗效终不甚理想。

  清代名医刘鸿恩谓“诸病多生于肝,肝为五脏之贼,故五脏之中惟肝最难调理……,盖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用于阴分药中,功效甚大。凡虚不受补之证,用之尤宜,凡肝经病证,用之皆效”。故刘氏治疗消渴,创“乌梅四物汤”(乌梅、当归、生地、熟地、白芍)上消加花粉,中消加甘草去花粉,下消去甘草加麦冬。

  朱师仿其意在自拟“斛乌合剂”中选用制首乌、枸杞养肝血补肝肾,平阴阳,用乌梅敛肝补肝平虚火,此乃配合治肝之明证。《本草求真》云:“首乌入通于肝,为阴中之阳药,故专入肝经以为益血祛风之用,其兼补肾者,亦因补肝而兼及也。”枸杞甘平,补阴助阳。“方中“石斛入脾而除虚热,入肾而涩元气”。朱师调理肝脾喜用石斛强阴,甘淡健脾。其清养肺阴,能运清虚之气,而使肾阴上济、肺阴下输也。方中黄精、山药亦益气健脾、养阴润肺固肾,金樱子涩精缩尿、固摄下元,丹参、桃仁和血通脉、除烦安神,且能润燥,黄芪、仙灵脾甘温补气、助阳升清,生地滋肾填精。通观全方立意,乃集甘凉培土、甘淡健脾、甘寒养阴、甘温益气,和血通脉,助阳扶正于一炉,且特别注重配合调理肝脾,其用药性味喜以甘、淡、平为主,甘温为辅,以甘淡、甘温代替辛热扶阳,以求阳用不衰。

  临床体会如治疗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用药偏于阴寒,疗效终不甚理想,说明久病患者阳气不足,则精寒水冷,血凝为瘀,液聚为痰,废料潴积,即成尿中酮体。近代名医祝味菊提出“壮者滋阴为宜,怯者扶阳为本”,这些观点专以治疗糖尿病酮症(胰岛素依赖型)而言,乃确有其实用价值。更妙在朱师临证活用,立意求新,吾辈仿效,受益匪浅。

  酮症内热偏盛审 汤剂食疗合用神

  朱师治疗糖尿病酮症内热或湿热偏盛型,均以汤方配合食疗,更能增加疗效,缩短疗程。笔者仿朱师之法曾治陈姓男,年届天命,患糖尿病3年,中西药物屡治少效,初诊前检验尿糖+++,空腹血糖200%毫克,尿酮阳性。症见头晕、乏力,口渴凉热均饮,口苦,时有泛恶,心烦失眠,腰酸溺浊,大便黏有时溏,唇红、苔黄微腻,脉细滑数,证属气阴两虚,内热偏盛,瘀阻脉络。投“斛乌合剂”原方60剂,每日煎服一剂。另处食谱,早餐稀饭或面条二两,炒腰花做菜。午餐为荞麦面2~3两(吃法随意可变),蚌肉、苦瓜适量做菜,晚餐同午餐。配合食疗服药60剂后,诸症基本消失,检验尿糖、血糖正常,尿酮阴性,唯夜寐不安,或夜难入睡,嘱以原方配合食疗一剂分两日服,每日晚饭前加服蜂皇浆、纯蜂蜜各一小匙,又守服两个月,一切正常,体重增加,嘱以“六味地黄丸”用一味黄芪汤送服以巩固,追访无复发。

  荞麦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随息居饮食谱》云:“荞麦罗面煮食,开胃宽肠,益气力,炼渣秽,磨积滞。”经现代药理检验,富含 10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维生素E和叶绿素,还含铬、矾等微量原素,长期食用有降脂降糖作用。苦瓜性味甘苦寒凉,入肠胃经,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作用。蚌肉性味甘咸寒,入心肺膀胱经,有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作用,《本草拾遗》谓有明目、除湿、止消渴之功。蜂皇浆 (蜂乳)能降低血糖,更妙在能调和阴阳,消除烦恼治失眠,用食疗配合汤药,经济实惠、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且颇能提高疗效。

  酮症审属阳虚身 “肾气”加减食疗新

  笔者仿朱师之法曾治一邓姓妇,年过天命,患糖尿病3年,因误治,近年来已成胰岛素依赖型,但血糖越治越高,曾高达350毫克%以上,体力日渐衰弱,神困、食减,时多恐惧,不寐或多梦,饮水少尿浊多,尤夜尿多且清长,腰骶酸痛,形瘦气短,便溏。舌红苔白,脉沉细偏数。此乃肾气不足,下元亏虚,温煦固摄无权。盖阳衰则气虚,阳不帅阴,则水不化气,故饮少尿多。法当温阳益肾而散津,方拟“金匮肾气丸”加减配合食疗。药用制附片10克,肉桂3克,生熟地各12克,怀山药、山萸肉、生晒参、仙灵脾各15克,生黄芪30克,酸枣仁、乌梅、当归、生白芍各10克。日一剂,水煎服。另嘱配合食疗,早餐稀饭或面条二两,炒腰花做菜。中晚餐“兔肉杞子汤”当饭(净兔肉250克,杞子15克,羊腰或猪腰200克共炖烂,为一日量)。禁食大米饭,如食量不够,可食少量玉米面包,也可食少量鲜山药。患者服汤药配合食疗,两个月后复诊,诉诸症基本消失,血糖、尿糖正常,身体状况已恢复到患病前光景,胰岛素已递减至停用,嘱以黄芪汤送“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守服一年以巩固疗效。兔肉性味辛平无毒,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滋阴助阳之功。《增补本草备要》云“兔肉治消渴”,临床体会确有疗效。

  朱师临床经验证明,治疗糖尿病除辨证用药和辨证配合食疗外,务必戒郁怒,慎饮食,远房欲,禁食多糖、多脂之品,水果,饮料,果奶,以及炙、炒、炸食物,但不提倡严格节食。可采用少量多餐法,食量以食后舒适为度,以不减轻体重为标准,此乃促进胰岛功能恢复的积极措施。治肝舒脾,恢复脾胃健运之功,则气机升降复常,即能消除三焦代谢障碍。中医的祛邪、纠偏、疏利、安脏、调和等法,均属因势利导,这和刻板的控制饮食、死守成法不可同日而语,亦是中医治疗痼疾的优势。久病痼疾,百孔千疮,用药难以面面顾到,只可治其体,正足体复病邪自去。如“百合病”其表现千奇百怪,全身查不出什么病,但患者主诉则全身是病,如囿于主诉繁多,用药很难下手。这和糖尿病的久治不愈,乃至阴阳两虚一样,均要考虑治其体,结合治其病,朱师的汤药配合食疗治疗糖尿病的立意之新就在于此。

 

来源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20670675

适合各类型糖尿病食用的药膳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根据其“三多”症状的轻重不同,中医学将其分为“三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以下几种简单有效的药膳食疗方,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减轻症状。

                                                 适合各类型糖尿病食用的药膳

 肺胃燥热型  主要症状是烦渴多饮,饮不解渴,饮水无度,善饥形瘦,口干舌燥,舌红脉数。

 适宜药膳:

 1.生芦根粥。取鲜芦根30克,粳米50克,以水1500毫升,煎芦根,取汁1000毫升,纳米于汁中,煮粥食之。

 2.雪梨浆。取甜水梨大者1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

 3.五汁饮。取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4.西瓜嫩皮煎。取西瓜皮适量煎水喝。

 5.生地黄粥。取生地黄汁150毫升,加入陈仓米粥内,搅拌令匀食之。

 6.天门冬粥。取天门冬30克,白米50克,煮粥食之。

    肾阴亏损型  主要症状是口渴多饮,尿频色清,疲乏无力,腰腿酸软,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脉沉细数。

 适宜药膳:

 1.一甲煎。取生牡蛎60克将其碾细,用600毫升水煮,煮至200毫升为止,温服。

 2.猪肤汤。取猪皮500克,白面粉250克,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次服。

 3.一味薯蓣汤。取生淮山药120克,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4.枸杞粥。取枸杞、白米煮粥食用。    

 5.山萸肉煎。取山萸肉60克,浓煎食用。

  阴阳两虚型  主要症状是尿频清长,口渴多饮,口干少津,面色黛黑,常常腹泻,阳痿畏寒,舌淡苔白,脉沉迟。

 适宜药膳:

 1.桂心粥。取白米60克,煮粥,粥半熟入桂心末,每日用5克,煮熟食之。

 2.韭菜粥。取白米60克,煮粥,粥熟入韭菜少许微熬,然后食之。

 3.菟丝散。取菟丝子150克,茯苓100克,石莲肉60克,共研为末,加酒,糊调为丸,每服30~50丸。

 4.炖猪腰。取猪腰2个,杜仲或核桃肉30克,一同炖熟食之。

 5.鹿角粉。取鹿角粉或鹿角霜,加煅牡蛎、生龙骨各等份,研细末,炼蜜为丸。


 中医体质与糖尿病食疗

发表者:赵玲 2317人已访问

 

现代体质的定义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对于体质的辨识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医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即有:“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又在《通天第七十二》中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且指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可见中医对体质的辨识由来已早。现代中医学家王琦教授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将人分为九种不同的体质即平和质(正常的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高度概括了不同人群的体质特征。中医体质的辨识现已广泛被运用于治未病的研究中,其实在已患病的人群中中医体质的辨识也相当重要,其表现一是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辨证选药,二是可以指导不同疾病的饮食调配。从中医角度讲,食物本身也有性味归经,如《灵枢.五味第五十六》即已有:“五谷:秫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指导患者的饮食宜忌可以更好地辅助治疗,达到药食同治,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手段,而饮食控制更是直接关系到血糖控制的成败。良好的饮食控制除可以直接辅助降糖外,还可以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且可使患者尽可能地使体重达标,从而减轻胰岛的负担并可有效地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根据9种体质划分的方法,平和质多见于健康人,而特禀质主要是指一类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其他7种体质基本涵盖了糖尿病人群的体质特征。针对不同病人疾病不同阶段以及治疗措施的干预,其中医证侯是可变的或易变的,而体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是不变的。故结合中医体质辨识以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比较容易掌握,使被动的糖尿病饮食控制变为主动的饮食治疗,从而真正发挥中医食疗的优势,使广大糖尿病病友真正在饮食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气虚质的病人主要表现为易疲劳、稍动则汗出、易感冒,老年人多伴有纳差或排便无力感,舌体多胖大,舌质淡或淡暗,苔薄白,脉多沉或沉弱。根据中医理论“气之源头在乎脾”“甘入脾”,故宜食用甘温益气之品,如:煲汤可选加健脾益气之品党参、北芪、淮山、薏仁、莲子等;食物的选择可选菠菜、黄花菜、土豆、南瓜、芋头、扁豆、豌豆、赤小豆、黄豆、胡萝卜、木耳、蘑菇、黑芝麻、栗子、牛奶、柿子、苹果、橘、柚、柑、桃、荔枝、龙眼肉、黄鱼、鲢鱼、鲫鱼、鳖肉、鳝鱼、虾、猪肉、鸡肉、牛肉等。忌过辛过热及过于苦寒之品以免伤气,如:辣椒、花椒、生萝卜、苦瓜、冬瓜等。

阳虚质的病人多表现为畏寒肢冷,常感手足发凉,也有出现自汗或大便时溏等,面色多白而无华,舌体多胖大,舌质淡或淡暗,脉沉或沉迟无力。药食可适当选用辛温助阳之品。煲汤可选加紫河车、当归、白术、桂圆、小茴香、干姜、陈皮等;食物可先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辣椒、花椒、鳝鱼、鳙鱼、鲢鱼、虾、鹅蛋、鸡肉、羊肉、牛肉、狗肉、鹿肉等。水果可选荔枝、木瓜、芒果、石榴、杨梅、龙眼等。忌食苦寒伤阳之品如苦瓜、田螺、梨、西瓜、荸荠等,尤其应忌冰镇冷饮,饮茶以红茶为宜。

阴虚质的病人常表现为眼睛干涩、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盗汗、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弦细或细数等。临床表明阴虚质的病人更易詈患糖尿病。因此阴虚质的糖尿病患者应辅以甘寒滋润的药食做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煲汤可选加沙参、麦冬、玉竹、五味子等中药,食物可选黄瓜、冬瓜、丝瓜、蕨菜、蘑菇、茄子、白萝卜、白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紫菜、竹笋、茭白、莲藕、荸荠、海带、豆腐、银耳、黑木耳、百合、枸杞子、桑椹、西红柿、小米、大麦、小麦、荞麦、薏米、绿豆、菱角、黑芝麻、牛奶、猪肉、蛏肉、甲鱼、龟肉、海参、乌贼鱼等,水果宜桔子、西瓜、橙子、山竹、苹果、梨等。少食辣椒、花椒、羊肉、韭菜等性温燥烈之品。也不宜过食苦寒之物如苦瓜、黄连等不宜大量久服,以免苦寒伤阴。

湿热质常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身体沉重感,精神疲倦,懒言,胸脘痞闷,腹胀,恶心,纳差,便溏,小便不利或黄赤,也有自觉身热,体温高或不高,舌苔黄腻,脉沉滑(数)或沉濡。煲汤可选加茯苓、薏米、扁豆、赤小豆、淮山等具有清热祛湿作用的中药,食物以甘寒为主,可选一些豆类如赤小豆、绿豆、黑豆、蚕豆等, 黄瓜、丝瓜、蕨菜、蘑菇、茄子、白萝卜、白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紫菜、竹笋、茭白、莲藕、荸荠、黑木耳、西红柿、西瓜、薏米、牛奶、猪肉、牛肉等,水果可选桔子、橙子、苹果、梨。忌食温燥及过于寒凉之物。

痰湿质多见于中老年人,平素喜欢吃肥甘厚味,较少运动。形体多肥胖,易汗出黏滞,皮肤及毛发易有油腻感,易起痤疮,胸闷,痰多,身体沉重,容易困倦,或有眼睛浮肿,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多沉弦。此类病人应少食肥甘厚味,增加运动量。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选食芥菜、白菜、白萝卜、包菜、冬瓜、香椿、海带、紫菜、荸荠、佛手、生姜、扁豆、山药、薏米、陈皮、枇杷、荷叶、白果、牛肉、鸡肉、鲢鱼、黄鳝、河虾等,水果可选杏子、柠檬、金橘、樱桃等。不宜多吃酸涩食品,如石榴、大枣、柚子、乌梅等以免敛痰助湿。

气郁质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形体多偏于消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多思多虑,常有胸闷或胸痛,气短,善叹息,且长出一口气后胸闷气短会有减轻,易伴失眠多梦,舌质多暗红苔薄白,脉多见弦脉。可酌选具有理气解郁作用的药食,可饮玫瑰花茶以理气舒肝,煲汤可选加佛手、夏枯草、陈皮等。食物如刀豆、黄花菜、萝卜、海带、山楂、橘子、橙子等。平素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过于肥甘之品以免阻碍气的运行,也不宜过食辛香走窜之物以免耗气散气。 

血瘀质皮肤较粗糙,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身体易出现某些部位固定的疼痛,舌质多暗,脉弦或涩。应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另外血瘀多伴见于其他体质当中,如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等,故还应参照其他体质的饮食。适当运动,可打太极拳、八段锦、慢跑、快走、跳舞等。

特禀质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其中过敏体质的人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宜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等。

但需特别提醒的是,对于糖尿病病人,甘味食物不可过量,且应因人、因血糖而宜,如土豆、南瓜、芋头含有较多淀粉成份,故总量不可过多,另因水果类含糖量不同应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类,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糖控制控制情况酌情食用,鱼、肉类等以蛋白质及脂肪成份为主的食物也应根据体重指数情况确定应食用的份量。

 消渴病的中医食疗与药膳处方

发表者:刘尚建 1632人已访问

 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中医食疗除了重视营养以外,更多的是关注食疗的四气五味、寒热温凉、脏腑归经等,自成体系。消渴病即糖尿病的食疗,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千金方》就有明确论述。其后,历代医家更不断总结出了一系列饮食调养处方。实际应用时,应注意根据具体病情,辨体质用膳,辨病用膳、辨证用膳相结合。

1. 清炒苦瓜:适用于阳明胃热体质,消渴病胃肠热结证,表现为烦热、多食易饥、大便偏干者。可用苦瓜100克,清炒食用。凉拌也可。

2. 枸杞桑椹茶:适用于肾阴虚体质,平素咽干,腰膝酸软,消渴病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咽干口渴、腰膝酸软者。可用枸杞子10克、桑椹5克,泡水当茶饮。

3.决明润肠茶:适用于厥阴肝旺体质,虚烦易怒,消渴病阴虚肝火上炎,表现为头晕眼花、大便干者。可用草决明15克、菊花5克,泡水当茶饮。

4.三花疏肝茶:适用于少阳气郁体质,爱生闷气,消渴病肝气郁结,表现为胸胁满闷,抑郁,或有月经不调者。可用月季花10克、玫瑰花10克、菊花5克,泡水当茶饮。

5.山药莲子羹:适用于素体脾虚食少,消渴病脾虚证,表现为腹胀、便溏者。可用山药100克、莲子50克,同煮食用,计入总热量。

6.苦丁清肝茶:适用于厥阴肝旺体质,性急易怒,消渴病合并风阳眩晕,肝火亢盛证,表现为口苦、心烦、头晕者。可用苦丁茶5克,泡水当茶饮。

7.山楂化瘀茶:适用于消渴病及其继发病证,久病血瘀,表现为口唇紫暗、或妇女经血紫暗者。可用山楂15克、玫瑰花5克,泡水当茶饮。

8.海带鲜藕汤:适用于消渴病,痰湿证,表现为肥胖、口中粘腻、大便不畅者。可用海带15克,生藕50 克。海带及藕炖熟,加调味品适量,吃海带及藕,并饮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