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两才队”、“文森队”、“吉隆坡队”、“加影队”、“双莪队”、“士毛月队”、“星柔队”

 迎风初开 2014-11-25
华侨归国抗战,显我民族血性

 

1938年9月,华侨总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宋庆龄到会致辞,并与到会代表合影。

1938年6月,宋庆龄在香港与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合影。

右起:廖承志、诺曼弗·朗斯 赛尔温·克拉克夫人 、宋庆龄、廖梦醒、邓文钊、爱波斯坦。

  黄伯才(1881~1940),著名爱国侨领。广东惠阳人。少时赴马来亚谋生,后才成为知名富商。任吉隆坡惠州会馆主席。1938年10月,任南洋英荷两属惠州十属同侨救乡会主席,资助组织抗日蜜蜂剧团巡回各地宣传抗日救亡;组织南洋惠侨救乡会与香港惠属社团共同组建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图。1939年曾先后与张郁才出资组织东江华侨服务团“两才队”回国抗战,并主持发动爱国华侨募捐巨款,分别捐献给新四军和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0年,又为营救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被捕人员,奔走呼吁,不遗余力。

  关文森(1885~1957),著名爱国侨领。祖籍广东惠阳,生于马来亚雪兰莪州(今属马来西亚)。早年假如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抗战爆发后,任南洋惠州同侨救乡会副主席。参与组织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并独资组建“文森队”回国抗战。

  何友逖(1893~1965),又名黄适安。广东惠阳平山(今属惠东)人。1910年参加同盟会。1923年从事农民运动,任改造惠州同志会秘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干事,广东省农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农会惠州办事处主任。1926年任中共惠州地委委员。1927年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两次组织领导平山武装起义。1928年春赴南洋。1938年在新加坡组织惠侨救乡会,募捐资助新四军和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动员华侨子弟回国抗战。

                  

                        香港海员到东江慰问。图为“皇后轮”海员向                         南洋惠州同侨救乡会东江慰问团前往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纵队赠送“民族先锋”锦旗时留影。                            射击场观看表演。

                      

                 1924年1月24日,黄适安带领南洋惠侨救乡会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在坪山列队欢迎南洋   

                 东江慰问团回到东江慰问部队、救济难民。 图                           惠州同侨救乡会东江慰问团。

                 为慰问团在沙鱼涌登陆后留影。

 

                    

                          南洋惠州同侨救乡会慰问团在                                                               曾生在欢迎南洋惠州同侨救乡会   

                             曾生的陪同下,检阅部队。                                                                    东江慰问团的大会上讲话  

                        

         

                   1939年5月,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文森队”                  1939年4月7日,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两才队”抵达

                   抵达香港时留影。前左起:李逢娣(兆华)、                  香港时与欢迎人士合影。

                   王春红(王超)、祝少珍;后左起:叶清香、

                   贺玉兰、记者、古秀英、欧巾雄。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团长叶锋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副团长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

                                                                                             兼第七分团团长刘宣                        博罗队队长李翼(杨德元)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博罗队队部旧址

  1938年10月12日,日本南侵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后,从平山淡水分两路直扑惠州城,第二天就入侵惠州城,疯狂地在惠州城进行烧、杀、抢、掠,强奸妇女。不论男女老幼,见人便杀,屠杀三日,尸骸遍地,血水满城。见者伤心,闻者流泪。日军同时把最繁华的商业区水东街和塘下街,纵火烧毁,使惠州城变成一片火海,商店和居民住宅的财物化为灰烬,整个惠州城成为一片废墟。

  日本侵略军铁蹄蹂躏惠阳县的消息传到海外,南洋各埠华侨义愤填膺。南洋惠阳籍华侨,抗日救国救乡的热情高涨。为了救援桑梓,10月中旬,新加坡惠州会馆发出召开南洋惠侨代表大会,共商救乡大计的倡议,并派出黄适安(何友逖)等赴各埠进行联络。倡议得到惠属同侨的热烈响应,雪兰莪惠州会馆率先提出召开惠州同侨救乡代表大会,并主动承担筹备工作。10月30日,南洋英、荷两属惠州同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雪兰莪首府吉隆坡惠州会馆举行,新加坡、槟榔屿、马六甲、吉隆坡、彭亨、吡叻、森美兰、怡保、棉兰等9个地区44位代表出席会议,正式成立“南洋英荷两属惠州同侨救乡委员会”(简称南洋惠侨救乡会),推举黄伯才为主席,戴子良、孙荣光为副主席,官文森、黄适安、丘满、郑为信、钟醇生等为委员。

  1939年1月,由南洋惠州同侨救乡会组织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团)在淡水正式成立,由叶锋任团长,刘宣任副团长。在黄伯才、张育才、官文森、戴子良等爱国侨领的发动和资助下,由华侨子弟组成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两才队”、“文森队”、“吉隆坡队”、“加影队”、“双莪队”、“士毛月队”、“星柔队”先后回国,积极投身于祖国的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仅“南洋惠侨救乡会”筹集的捐款就达到1000多万元。据1939年的不完全统计,惠阳籍华侨青年逾千人回国参加抗日部队。1946年,东江纵队北撤时,惠阳籍华侨和港澳同胞就达520人。在抗日战争中,惠阳华侨与全国抗日军民一起,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血肉长城。

责任编辑:东江纵队专题   发布时间:2013-05-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