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句转折的类型(下)

 天下有忧 2014-11-25

       下面再分析情转类的明联和暗联。

    一、明联式的承情转(转句与前面的句子有明显的联系)

    ①韩琮的七绝《暮春浐水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韩琮,于唐宣宗时曾为湖南观察使,此诗是他送别友人之作。开头两句,写绿暗红稀之时友人失意出京,自己一时百感交集,是一般的常情。这条宫前水,不仅流尽了千千万万有才、有为、有志者的大好年光,而且也流尽了腐朽没落、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国运。听到此水便引起远行人的客愁,所以诗人提醒友人看清时世,善待自己,排解忧愁。这又是特别的友情。转句“行人莫听宫前水”。其中的“宫前水”与前句的“古今情”含义相关,不过前者具体,后者抽象,即由虚转实;再由“莫听”将“宫前水”转出“流水无情”之意作为结句,抒发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慨情怀,即又由实转到了虚。

    ②戴复古的七绝《江阴浮远堂》: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戴复古一生以布衣的身份游历四方。当时,南宋小朝庭偏安江南一隅,以淮水为界,中原则沦陷敌手。作者登浮远堂下瞰时,已感到江流万里,愁也万里;而北望时,看到淮水以北山河破碎,更加难受。转句“最苦无山遮望眼”。其中“无山遮望眼”是前两句的“下瞰大江流”、“堂前万里愁”的隐含前提,彼此意义相关;而“最苦”又引出了下句“淮南极目尽神州”。诗人一反常人登高而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表达了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抒发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情感。

    ③龚自珍的七绝《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指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年作者四十八岁,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离京返杭。此诗是作者被迫离京时所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人,更是离别朝廷。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又在北京考中进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理想所在。开头两句,离别的愁绪和解脱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斜晖,又有广阔天涯。但基调偏于失落。这是诗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第三句,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转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其中“落红”照应了前两句,但是这种照应比较特殊。即前两句是虚,是表述一种无奈、惆怅的情感,现把这种情感比喻成“凋落”的“红花”。换句话说,前两句是虚的情感流露,那么转句在这里就出现一个用比喻概括的实在的对象词语来照应。“不是无情物”则再由比喻而成的“落红”转到情感表达,为下句“无私关爱”的情感作了铺垫。

    ④黄景仁的七绝《癸巳除夕偶成之一》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外物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第一二句说,更深漏迟之时,只听见千家笑语,但诗人依稀感觉,危机即将来临,盛世即将衰退。三四句诗人想告诉读者,这是他认真思考时世的结论,而非危言耸听。转句“悄立市桥人不识”,其中的“人不识”,主要是针对首句的“千家笑语”来说的,他敏锐地感觉到世事殆将有变的征兆,深以众人尚懵然不觉为苦;而“悄立市桥”又导致了结句的出现:“一星如月看多时”。“一星如月”,可理解为由一星而见满月(见微知著)的意思。诗人不幸英年(享年36岁)早逝,他去世后不到50年即爆发了鸦片战争。

    二、暗联式的承情转(转句与前面的句子没有明显的联系)

    ①高适的七绝《除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首句点明他独在异乡,思家难免,次句自问此时何以尤甚;后二句和盘托出地说明原因。转句为“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二字与次句的“客心何事”互相关连,客心所念之事正在故乡;而“今夜思千里”又连带触发结句“明朝又一年”的感慨。此诗动人之处在于将故乡之思与羁旅之凄置于具有欢乐色彩的除夕之夜,将"愁鬓"的生命体验置于"明朝又一年"的时间流逝的临界点上,使生命有限的无奈与故乡千里的阻隔彼此对照,收到增其一倍的效果。此外,不直说自己思念亲人,反说亲人在思念自己,也显得曲折委婉,耐人寻味。

    ②杜牧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头两句写出了作者不忍分离的复杂心情:别筵上,相对无言,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这是因为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充分表情达意;想强颜欢笑,使所爱释怀,又由于太多情,而“笑不成”。这些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后两句转上另一巧妙构思,借助蜡烛来表达诗人不忍分离的心意。转句“蜡烛有心还惜别”,“蜡烛”与“酒樽”都是话别筵席上的必备之物,由此及彼,这转句与前句就存在顺次关系了,而这“蜡烛”,既然“有心”像作者一样“惜别”,它当然就会如同结句所说“替人垂泪到天明”了。诗人把蜡烛拟人化,使难舍之情,更得到有力的表现。

   汪元量的七绝《湖州歌其六》: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元军进入临安,宋恭帝赵显和太后等被俘北去,作为宫廷琴师的汪元量也随行,亲身体验了亡国的痛苦。此诗叙述了作者北行途中寻望故国而不可见的心情。宋朝全盛时号称“八百州”,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故作者称为“四百州”。一二句写北行时不停地望,望天上烟云、江中流水,都像自已的痛苦遭遇一样没有尽头;后两句则写一直望到夕阳西下、寒鸦归巢,一直望遍南宋的半壁江山。不管怎样望,曾经如此强大的国家再也寻找不到了。转句 “夕阳一片寒鸦外”,其中“夕阳一片”与前两句的“烟云不尽头”和“东去水悠悠”互相关联,各自表达了共同的“愁绪”,而转句写了“望”的时间之长,又自然引出“望”的空间之广的结句“目断东西四百州”。全诗充分表达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

    ④袁枚的五绝《苔之一》: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作者为清朝著名诗人,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此诗头两句着眼全体,提出物种各不相同,应该各适其适。后两句着眼个别,认为青苔不懂斜阳,不足为怪。怎样从第一层意思转上第二层意思呢?转句“青苔问红叶”,其中的“青苔”即作者要说的特例;自当紧接上句而存在;至于“问红叶”便引发了表示答案的结句“何物是斜阳”。此诗提出,也许青苔永远不会明白斜阳的艳丽是怎么回事,但生命各有精彩,人们不妨既欣赏牡丹的热闹非凡,也珍视青苔的安然自在。作品在极简淡的勾画中,蕴含了对自然生命多样品性的赞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