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即便对于最基层的员工,如果不了解信息都可能很难将工作做好。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如何管理都是最大的问题?即便是今天看起来非常成功的企业。毕竟,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大约都只要50年左右,国内企业的平均寿命都不到10年,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事实:所谓富不过三代,王朝逃不过兴衰更迭,很多也都是人和管理的问题。信息革命还将加快这样的进程,如果:企业不能尽快行动起来的话。“新的时代,庞然大物并不一定取得胜利”,知识的变化、管理的要求也让很多公司选择更灵活的事业部体制甚至不断分解,以便企业信息和协作的流畅,团队和对人的管理更加简单和灵活,即便众多高层因此失去控制力。 上个世纪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已经提到了兼职工作、“生产-消费者”者概念,在《力量转移》一书中 ,他更是具体分析了传统企业的老式权威体系在信息时代将如何分崩离析:随着知识、信息的重新分配,以知识为基础的力量也将重新被分配到公司内部。从最近的一些社交媒体和新媒体上,我也看到了很多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文化、价值坦率的分享和探讨,里面不乏很多知名大企业的隐私和伤痛,关于人员管理和企业价值,文化和体制的变迁已经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了。毕竟对创新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绝不是漂亮的大厦,电脑这些办公设备,甚至也不是资金,而是你企业员工的整体智慧,它不是装在电脑里,而是装在员工的脑袋里。今天,很多企业已经关注到了这样的变化,并且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
…… 企业作为生态系统,学习、个性和进化是重要的。要有效延长企业生命周期,塑造出信息时代的“常青公司”,进行内部生态的自我调整是必须的。分拆、授权都是各种的表现形式,关键要让企业生命体自己随时保持生机,远离致病的基因:傲慢、僵化或者是种种桎梏,而让企业具有生命力,也就是要让企业每一个富有生命力,强调“激情、信任、个性的发挥”,鼓励“学习和创造”,让学习和创造成为习惯,成为企业,和企业里每个人共同的资产。同时,保持企业信息流通畅,正向能量得到鼓励和放大,负面情绪得到安抚和抑制。 在《力量转移》一书中,托夫勒还曾预言,知识时代家庭企业将再度受到青睐,不管这个事实是否将会发生,毋庸置疑我们的创新企业的确可能会更像个大家庭,每个人每个部分都收到一视同仁的重视,通过松散的组织体制和牢固的感情体系来运进行作,这里面“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但合在一起“家庭”的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 (责任编辑:吕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