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挥督导职能,抓好基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ybj666666 2014-11-27

发挥督导职能,抓好基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赏心悦目的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品位的体现,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校的灵魂,承载着学校的特色,承载着学校的育人质量和社会影响。走内涵发展之路,必须发挥督导职能,抓好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让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形成一个文化整体,让校园文化真正发挥导向、凝聚、激发、约束、规范的作用,使学校发展步入科学、持续、有效的轨道之中。

一、抓思想,促进办学理念的凝炼和提升

学校办学理念体现了办学特色的思想精髓,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旗帜,是教育教学行动的纲领。办学理念对教师是一种精神凝聚和感召,对学生是一种理想目标和责任。

首先,要发挥督导职能,抓好体现办学理念思想等内容的征集和归纳。要引导基层学校细致梳理学校有价值的、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对包括核心办学理念的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校训、办学宗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固化在学校醒目之处,浸润在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之中。

办学思想理念,从大的方面讲,要切合素质教育的脉博;从小的方面讲,要浓缩师生素养提升的要义。独具匠心,富有感染力和凝聚力。如:“三风一训”是学校对师生教与学、道德与行为、共性与个性、规范与特色等高度概括,特别是“校训”,明显有训诫、规箴、约束、共同遵守的要素。“一徽一歌”,即校徽、校歌,她是体现学校个性特征,历史渊源、育人目标的精神文化载体和标志。

征集后要组织专家,重点对“三风一训”的规划进行评估,引导校园文化建设走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杜绝“拿来”、“照搬”、“移植”,一定要真正体现学校的思想精髓,从教育规律出发、符合地域特色,具备学校特质的“三风一训”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二、抓载体,促进文化空间的拓展和延伸

1、静态的文化是物化的环境文化,其外显的形态是文化建设中不可多得的载体和平台。精心设计每一个景点,悉心构建每一个亮点,倾力打造每一个角落,可以使学校文化从整体上凸现,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常见的静态文化载体有:

大门:美观大方,大气隽永。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三风一训,大型宣传栏、雕塑等迎门而置,使人一入门就有好的观感,就有探幽学校文化的强烈欲望。

楼宇:是校园的文化地标,是学与思、知与行、养成与践行的重要场所,传承着学校丰厚、悠久的文化传统,积累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街路:交错相通,曲径通幽,文化步行街,命名恰到好处,可以给师生启思和鼓舞。

广场:蕴含文化特色和精神,寓意深远,集活动、娱乐、领会、展演等多功能于一体;

文化石:“顽然一块石,谁道有精神,岂知经镂刻,还能见天真!”“勤奋”、“有恒”、“坚韧”、“博学”“三思”“明德”等字体跃然石上,寓含深意,厚重永恒。

墙壁、走廊(台阶、立柱、横梁):强化功能设施,设计开放性的图书角、阅览台、文化长廊,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触摸到文化的气息。

景观(游园):角角落落皆有意韵,方方寸寸都有内涵,“读书林”、“春花园”、“秋实园”、“桃林园”、“润心园”、“明德园”、“丰泽园”,园中有园,寓意深刻。

绿植:如:“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玉可碎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松、竹、梅“岁寒三友”。如:水杉,寓意正本清源;香樟:寓意关怀,驱邪、长寿、吉祥;“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

总之,街路励志,山水有情,广场写意,廊道墨香,台阶、横梁、立柱等静态文化的载体有待我们再发现、挖掘。

2、动态的文化更育人

四大动态校园文化载体:

中华经典大诵读(每天早读)

阳光体育大课间(课间操)

规范书写大专场(下午课前)

素养提升大课堂(课外活动)

师生评价活动载体:定期评价推出代表学校主流文化精神的先锋人物,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和评价,开展“星级评定”活动,评出“班级明星”、“校园明星”。

“活动即课程、活动即素养”,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文学诗社、活动小组、缤纷社团鲜明而丰富活动载体,可以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发展自我。

静态的文化重在熏陶、墨化,动态的文化重在践行、内化。无论静态的、动态的,优秀的文化载体蕴含着深刻的、先进的、浓郁的学校文化内涵,对师生有一种强烈召唤,让大家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一种责任,一种激情,一种活力。拓展校园文化的空间,需要深度挖掘和不断发现,并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抓主题,促进物质文化的挖掘和开发

要本着“把先进的文化引入校园,让经典的文化布满校园,让多彩的校园处处育人”的原则,精心选择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主题有单一性,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因此,明确主题,才能确定内容,筹划进程。

选择主题要做到“四要”。要依托学校及周边明显的有价值的文化因素,凸现地域优势;选择主题要切合学校实际,要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主题要和提升学生素养、助推学校持续发展结合起来;选择主题要发挥集体智慧,切忌“一言堂和拍脑子决策。

学校领导是学校文化的创意者、思考者、缔造者,慎审选择主题是关键。在文化建设中,一个点的开始,会带动一个面的转动,主题决定着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质量。切忌冲淡主题或主题泛滥,“形散则神散“,主题过多其实就是无核心主题。

学校文化主题应多选择历史传统的、读书砺志的、民族经典等有精神内涵的,如“读书文化”、 “课改文化”(课程文化)、 “质量文化”、地方传统文化、书法教育文化、红色经典文化、园学经典文化、励志教育文化、感恩文化、自律文化、活力校园文化、新教育文化(成功教育、阳光教育、素养教育等)、节日文化(春节、七夕、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都是学校文化建设常用的主题。

四、抓内涵,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和激发

1、抓内涵是思想历练的过程,抓内涵也是总结提升的过程。物质文化是视觉文化,是显性的,非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是隐性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要有机融合,并以此构建凸显学校精神的整体文化板块。“学校精神”处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领导可以换,时间可以变,但“学校精神”的内涵却不能轻易改变。要努力营造一方文化底蕴深厚的育人沃土,必须提炼并形成体现学校主流文化的“精神内涵”来。

古老代表的是一种历史,厚重代表的是一种积淀。要挖掘研究学校的历史沿革,成功的圣贤达人,以及和学校有关的物质和现象,找寻蕴含于背后的大家认可的精神层次的内容。

2、抓内涵是进步成长的过程。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实质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校长及学校的主要管理者,要以《校长十个能不能》内容来自省,真正做到32字要求:“加强研修,勤学好问,热情服务,提升内涵,扑下身子,沉入一线,务实勤勉,持续发展”,认真落实校长“112233”工程的专业成长要求,热情服务,自觉成长,抓好管理创新,形成“发展至上,不断超越;成长至上,不断完善”新的管理文化。

中层:力求做到四个好:教好一门课程,做好分管工作,带好一个层面,管好一个组室。中层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坚持“单项争名次,整体争一流,责任到位,负重奋进”,能吃苦,能容人、能忍让、能创新,能自觉团结、凝聚、影响周边的人,形成向上的力量,就能产生 “团队文化”的效应,推动学校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教师:相约研修,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深入到教学研究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教法,沉浸在课改探索中,行动在专业成长中。坚持每天工作投入点,坚持每天学习进步点,加入研修学习团队,争做具有成长力的老师,逐步形成先进的“团队文化”和“成长文化“。

学生:从“课堂涵养能力,习惯铸就品质,艺体彰显特色”等方面入手,抓好经典诵读,国学立品,艺体学习,积淀修养,认真参与“班级素养提升”展示活动,形成以学生素养提升为主题的“课程文化”。

五、抓内化,促进精神文化的浸润和升华。

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潜移墨化,润物无声”,文化如清泉,明澈甘甜,滋润心田;文化如磁场,明确指向,凝聚心智。

学校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凉亭、一尊雕塑、一池荷香、一道幽径,能引发无尽的遐思;一道条幅,一声问候,一句名言都会在不经意间给学生以启迪或抚慰,一个箴言,一幅对联,一丛青竹都能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品质。把环境当成隐形的课程,让活动成为素养的课堂,做好校园文化的内化活动,才能真正让师生心灵受到触发和震撼,让师生的精神世界受到洗礼和感染。

1、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日”活动。新生入校或学生返校,通过“校园文化教育日”活动,制定讲解词及学习游览路线,对“三风一训、一歌一徽”、校园影观、文化主题进行集中讲解,让师生感受环境的优雅,了解文化建设中各版块的寓意及精神内涵;通过校园文化展评、演讲、问卷、班团队会、培训班级讲解员等形式抓好校园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普及,达到文化聚气和文化立人的目标。

2、开展“主题文化教育”活动。关注行为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践行能力。抓“养成系列教育”,让学生熟背《弟子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落实,让学生熟知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于自身成长的矫健步履中;抓“读书励志”,让学生背诵《劝学》、《劝学经》及读书的格言、警句,熟记内容,知晓含义,时时对照,事事讲解,促进自省,唤起勤学乐学的动力和兴趣;抓“感恩、孝心”教育,让学生熟知《三袋米的故事》、《带着感激上路》、《名字》、《送民工父亲回家》等文章,为学生选择十余篇耳熟能详的感恩故事,组织开展为家庭做好事活动,发送“感恩教育联系卡”,实行家长签名制,开展熟记和父母长辈有关的节日及特殊日子,为长辈洗一次衣物,敬献一杯茶,送一句祝福,洗一次脚等活动。感恩激发孝心,和谐传承文明。

3、开展以“四化”为主题的优化环境文化教育活动。“扫心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美化、净化、亮化、绿化校园,分片包干,专人保洁,校内自觉做到“五净四无一整齐”,即门窗净、地面净、墙壁净、桌椅净、衣着面容净;无杂草、无积水、无垃圾、无卫生死角,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真正让净化、美化与学校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要求达到有效的融合,让良好的校容校貌和丰富的环境文化相得益彰。

4、以“秀文化,提素养”为主题,抓好“班级文化评比”。要重视全员发动,人人参与,做到班班有班名、有口号、有班规、有班徽,开设“说到做到”、“书法天地”、“星光灿烂”、“班级微博”、“我行我秀”、“小小评比台”、“心愿星空”等班级文化阵地,引领健康向上的学风和校风。创新学生的评价机制,浓郁文化育人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练字、绘画、写作、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尊严感,让学生人人感受集体的温暖,人人享受成功的快乐,人人尽显特长,个个舒展才华。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前期要抓好办学理念及“三风一训”的征集评比,中期督导要突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载体、环境、氛围、文化阵地等显性文化因素的引导评比,年度综合督导考核要围绕校园文化的内涵、内化及特色效果,评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让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化、常态化、活动化,让校园文化真正浸润我们的精神家园,用文化建设铺设一条引导学校科学、持续发展的星光大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