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养生】如何敲胆经(视频教学)

 宏景书苑 2014-11-28
 
 


  

如  何  敲  胆  经

 附:敲胆经 敲掉垃圾 敲除白发 一文

如何敲胆经(视频教学) - 天行健 - .

 (足少阳胆经穴位示意图;敲击重点是:环跳、风巿、中渎、膝阳关) 

敲打胆经可以加强胆汁的分泌从而疏泄肠胃积液,修复肠胃疾病。

主治肝胆疾病,胆囊炎、胆结石都可以治疗,对坐骨神经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晚上11点临睡前敲打胆经有助于气血的增长。

教你如何养生 敲胆经(示范动作、按摩心包经示范动作)
 

 

 

  敲胆经注意事项

 

 

陈玉琴 教你敲胆经

 

 

敲胆经 陈玉琴深圳讲演1

 


敲胆经 陈玉琴深圳讲演2

 

 

视频  陈玉琴:健 康 应 该 由 自 己 来 把 握 01
视频  陈玉琴:健 康 应 该 由 自 己 来 把 握 02

 

求医不如求己 足少阳胆经


 

 

足 少 阳 胆 经 气 血 意 义 之 四

 

  

27、五枢足少阳带脉之会。

  [别名]玉枢。
  [穴义]气血物质由此出入带脉。
  [名解]
  1)五枢。五,代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也。枢,门户的转轴,有开合功能,此指气血物质在本穴有出入的变化。五枢名意指气血物质由此出入带脉。本穴物质虽为带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但它并不一定循带脉下走维道穴,气血的流行出入受人体重力场及地球重力场二方面的作用影响,它因人体所处的体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运行特征。当人体直立时,穴内的地部经水由本穴输向人体各部,而当人体平躺时它则循带脉向脊背后侧而行,本穴如同带脉气血外出五方及五方气血进入带脉的门户,故名五枢。


  2)玉枢。玉,金之类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之气。枢,门户的转轴也。玉枢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在此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带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的流行走向虽与人体的体位有关,但经水还是在穴内不停地气化并生发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故名玉枢。


  3)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气血既属胆经又带脉,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的凉性水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当人体直立时循胆经下行,而在人体平躺时则循带脉流向脊背,天部之气则汇入肺气所在的层次当中。
  [功能作用]调节经脉内外的经水。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28、维道足少阳带脉之会。

  [别名]外枢。
  [穴义]带脉气血由此传向胆经。
  [名解]
  1)维道。维,系物的大绳或维持之意。道,道路。维道名意指带脉气血在此又继续循胆
经路线运行。本穴物质为五枢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胆经气血在京门、五枢、维道此三穴实际上是借带脉道路而行,至本穴后才交于胆经的居髎穴,本穴如有维持胆经气血运行的连贯作用,故名维道。


  2)外枢。外,带脉之外也。枢,门户的转轴也。外枢名意指带脉气血由此外输胆经。理同维道名解。


  3)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气血既属带脉又属胆经,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居髎穴。
  [功能作用]维持胆经的气血运行。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29、居髎足少阳阳跷脉之会。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屯居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
  [名解]
  1)居髎。居,住所、居室也,此为停下之意。髎,孔隙也。居髎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屯居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维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屯居穴周并由
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居髎。


  2)足少阳阳跷脉之会。本穴位处髋部肌肉丰满之处,穴内的地部经水流入地之地部后气化出大量阳气,穴内气血既的天部的阳气又有地部的经水,气血物质同合阳于阳跷脉的气血之性,故为足少阳阳跷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经水大部分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小部分经水下传环跳穴,天部阳气则汇入中跷脉所在的天部层次。
  [功能作用]利湿化气。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30、环跳

  [别名]膑骨,髋骨,分中,环各,髀枢,髀厌。
  [穴义]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
  [名解]
  1)环跳。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环跳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
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环跳。


  2)膑骨。膑,膝盖骨也。骨,肾气也。膑骨名意指本穴地部的生发之气旺盛,使人体的活动如膝关节般运转自如。理同环跳名解(古有膑刑,即切去膝盖骨使之不能行者,而穴名之膑者取义则正相反)。髋骨名意与膑骨同。


  3)分中。分,分而散之也。中,与外相对,指内部。分中名意指穴内气血在此分而散之。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地部水湿气化并散于穴外,本穴如同胆经气血的分流之处,故名分中。


  4)环各。环同上解,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各,指穴周各部。环各名意指胆经的凉性水气在此输向髋之各部。理同环跳名解。


  5)髀枢。髀,通脾,指穴内的肌肉部位。枢,门户的转轴也。髀枢名意指穴内的肌肉层次中大量气化阳气并输向穴外各部。理同环跳名解。


  6)髀厌。髀,通脾,指穴内脾土。厌,厌恶也。髀厌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下传的水湿太过则为穴内的脾土所不喜,故名髀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水湿及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地中水湿渗入脾土之中,天部之气则外输人体各部。
  [功能作用]健脾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31、风市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
  [名解]风,风气也。市,集市也。风市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环跳穴传来的天部凉湿水气,至本穴后,凉湿水气进一步散热缩合而变为天部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由本穴的天部层次横向向外传输,本穴如同风气的集散之的,故名风市。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吸湿后下行中渎穴。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32、中渎

  [穴义]胆经经气化雨冷降后在此形成地部的小沟渠。
  [名解]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渎,水流冲涮而成的小沟渠。中渎名意指胆经经气化雨冷降后在此形成地部的小沟渠。本穴物质为风市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经水循胆经向下流躺时形成小沟渠之状,故名中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走膝阳关穴。
  [功能作用]疏导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33、膝阳关

  [别名]寒府,关阳,关陵,阳陵。
  [穴义]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
  [名解]
  1)膝阳关。膝,指本穴所在为膝部。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膝阳关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本穴物质为中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向膝之下部飞落而下,
飞落而下的经水飞溅出大量的水湿之气并充盛于穴周内外,致使膝以下胆经各穴生发的阳气上行至此时受到格阻,胆经下部经脉的阳气至此后不得上行,故名膝阳关。关阳名意与膝阳关同。


  2)寒府。寒,寒冷也。府,府宅也。寒府名意指胆经营下行经水在此生发出大量冷湿水气。理同膝阳关名解。


  3)关陵。关,关卡也。陵,土堆也,此指脾土物质。关陵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被关卡于膝关节下部。本穴物质为下行的经水及经水散发的大量寒湿水气,而随胆经下部经脉上扬的脾土尘埃至此后则因与此寒湿水气相遇而不能上行,故名关陵。


  4)阳陵。阳,阳气也。陵,陵墓也。阳陵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如同进入陵墓被埋藏一般,故名阳陵。理同寒府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飞落的经水及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走阳陵泉穴。
  [功能作用]清热降温。
  [治法]寒则泻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之或水针

  

34、阳陵泉合穴,属土,筋会。

  [别名]筋会,阳陵。
  [穴义]胆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
  [名解]
  1)阳陵泉。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阳陵泉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故名阳陵泉。阳陵名意与阳陵泉同。


  2)筋会。筋,肝胆所主之风也。会,交会也。筋会名意指胆经的天部风气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下传的寒湿风气和胆经膝以下各部上行的阳热风气,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名筋会。


  3)胆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理同筋会名解。


  4)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同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胆经上、下两部的天部水湿风气会合而成,在本穴为聚集之状,表现出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和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散热吸湿后冷降归地。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35、阳交阳维脉郄穴。

  [别名]别阳,足髎。
  [穴义]胆经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在此交会。
  [名解]
  1)阳交。阳,阳气也。交,交会也。阳交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胀散上至于天之天部而成为阳气,与膀胱经飞扬穴扬散于天之天部的阳气相交会,故名阳交。


  2)别阳。别,离别之意。阳,阳气。别阳名意指胆经吸热胀散的阳热之气由此别走阳维脉。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而化为纯阳之气,胀散的纯阳之气别走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名别阳


  3)足髎。足,指穴所在的部位为足部。髎,孔隙之意。足髎名意指本穴的纯阳之气为弱小之状。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经吸热后才能上升至本穴纯阳之气所在的天部层次,但因其富含水湿(外丘穴因其含有较多水湿而不能直行于上,只能横行),只有少部分水湿化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如同孔隙中化出一般,故名足髎。


  4)阳维脉郄穴。郄,孔隙也。本穴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弱小,外传阳维脉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阳维脉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湿冷缩并传于阳陵泉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理气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