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香 在《动物生命周期》一单元中,需要和学生一同养蚕,由于我们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养桑蚕,只能养柞蚕,但是买蚕卵太贵。只好自己买蚕蛹放在家里自然孵出蛾,在进行饲养蚕,让学生亲历科学,了解并掌握蚕的生命周期,于是我开始了养蚕的艰辛实验。 4月中旬我买了茧蛹放在盒子里,我每天都认真地观察它们是否有变化。然而由于楼内停暖气,温度太低。在四十几天后也就是5月22日早,蚕蛾出来了一只,出来后便从体内排出一些分泌物,然后就趴在盒子壁上不动,它的翅膀刚出来是很小,是折叠的,一会儿的时间就逐渐展开变大了,此时我只能用手机拍下来一系列场面,目的是让学生在上课是观看蛾的变化过程,这是一只雌蛾,腹部又大又鼓的,触角又窄又长,翅膀上的斑点不时闪着光。第二天我把蚕蛾带到学校,让学生仔细观察蚕蛾。晚上我再把蚕蛾带回家。 5月23日5:00起床就看见又出了一只雄蛾,雄蛾的触角又短又宽。雄蛾刚刚从蛹里钻出来,翅膀还没有完全展开,还蹒跚着,雌蛾就爬过来与雄蛾交尾,瞬间就产下了四个卵,我拍下了这精彩的一幕,过了一段时间又交尾了,又产下了卵。我把他俩带到教室让学生观看。比较雄蛾与雌蛾的不同。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 24日中午放学急忙赶回来,第二对蚕蛾诞生了,下午放学后看到第三对蚕蛾诞生了。晚上6:10分,第一只雌蛾一次产下了9个卵,我随即将产卵的现象拍了下来。晚上大约在6点半左右第二对蚕蛾交尾又产下了14个卵。到现在已经有了28个卵了。晚上8点第二雌蛾有产下了70—80个卵,大约需要半小时的时间。 25日早晨5:30起来看到已经有一百多个卵了。这个期间又出现了两对蛾,第一对蛾生命已经淹淹一息了,我将它制成了标本存放在实验室里。 为了上课有一手可靠的资料我把卵带到学校分到各个班里,按着教材的提示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饲养。 由于楼内干燥,我指导学生适当喷水,让学生们观察蚕卵逐渐的变化过程,观察卵的颜色从是浅褐色、高粱米色,最后到紫黑色。与教材中的说法不一样,但是要尊重事实。我们饲养的是柞树蚕。 6月4日,蚁蚕诞生了。只是少量的出现,我把蚁蚕从卵里出来的现象及时拍了下来。随后我教学生用毛笔将蚁蚕扫到另一个盒子里开始喂养它们干净的碎柞树叶子,同时拍下了它们吃叶的场面。 在饲养蚁蚕的日子里,我每天晚上把蚁蚕带回家,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是去观察记录,拍下小蚕的变化,蚁蚕爬到了各处就用毛笔将它们小心地扫到盒子里,同时还要喂它们干净的碎的柞树叶。白天再待会学校,让孩子们继续观察喂养。看着小蚕天天长大我们都很欣慰,很多老师都来帮忙,去山上采柞树叶子,天天为它们服务虽然很累,很辛苦,但也很高兴。然而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楼内太热,太干,干湿达不到75%—85%,就向地面洒水,加上孩子们学习任务重,有时忘了管理他们。小蚕还是开始死了一大批(有时它们爬出来,地上有水,墙土有水就死一些),伤心之际我又在为小蚕的生存选择地点(实验室已经做了教室)。放在山上有柞树的地方吧,学生们无法看到,放在楼下煤棚中,又怕周围的人及其它小动物伤害他们,最后只好把剩余的50多只小蚕放在学校的卫生室里。从此只好定期带学生到卫生室观察,喂养,清理粪便。 开始第一次眠了,脱皮(第一批蚁蚕),第二次脱皮,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又有一批小蚕死了,很是伤心,第三次脱皮,蚕在逐渐长大,颜色逐渐变成深绿色,然而饲养蚕需要特制的工具,我是第一次饲养蚕,为有获取更多的经验资料,到网上收集关于养蚕的信息,边饲养边学习。 6月26日—27日第一批开始第四次脱皮了,五龄蚕又大又长,很可爱,我每周采两次柞树叶,洗净,擦干。让学生轮流定时打扫,清理粪便。 由于蚕卵不是同时产出的,加之中途有一大批小蚕死掉,此时仍然有三龄蚕,四龄蚕陆续蜕皮,它们都爱吃嫩叶子,吃叶子的样子很可爱,学生也定期观察并写出养蚕的日记。记录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有的用图画表示,有的写成小文章、有的做日记…我时时刻刻都在用手机拍下蚕每个生长变化过程。 ,我采回了柞树叶,为了保鲜,我把它放在水里升着,后来崔老师帮我想了个办法用矿泉水升树枝,既保持树叶的新鲜,又可以使蚕尽情的吃食。这之前我都是放在盒子里饲养的,现在把他们放在树叶上饲养,这些小家伙可开心了,大口大口的吃柞树叶。在实验中,看到了蚕快乐的生活着,我很开心,要是早想到这个问题,就不会死了大批量的蚕了。等到明年在养蚕时就有经验,真正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学生放假了,我只好把蚕宝宝带回家饲养,,第一只五龄蚕吐丝,,第一只蛾出茧了(雌蛾),24日出了一只雄蛾,交尾后,25日产下卵后它们都死了。这些阶段学生放假没看见,我就把他们吐丝做茧的全过程录了下来,尽管我的手机效果不好,但是学生在开学后也亲眼看到了吐丝做茧的全过程。达到了我饲养最终目的。 蚕的生命周期在56天,由于没有养蚕经验,有没有养蚕设备和场所,历时四个月的养蚕可以说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孩子们能亲历科学。能亲眼看到蚕的一生的变化,感受养蚕的艰辛;忧的是蚕的食物问题,开始校长派三个主任采柞树叶,后来我到山上采,有时要打着伞,顶着雨去的,有时孩子的爸爸去山上采。受环境限制采多了就烂了,家里冰箱的冷尝室为蚕宝宝开放。蚕生病了,泻肚、,急得我到网上查找资料给蚕喂要,天气热了我就搬电扇为他们吹风。相侍侯孩子似的小心谨慎。这个期间我晚上几乎没有睡个完整的觉,要喂食、要拍照…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八月份的蚕卵我按着网上的资料储藏,结果今年三月份我看看卵都干瘪了,好在蚕茧没有死,我拿出来试试看,结果又有一对蚕蛾诞生了。由于气温低雌蛾出来就很弱,四天后才产卵,卵的数量很少。其他蚕茧我又放到冰箱里冷藏了,要等到五一再取出来孵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