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人四合(三)

 隐士的书屋 2014-11-28
玉人四合(三)
看来这张图片还得细说。

产生区别的根子在哪里?

比较一下自然界的动物站姿就清楚了。先看马的站姿:

玉人四合(三)

再看豹的站姿

玉人四合(三)

玉人四合(三)

孙公年轻时候的三体式,如同一匹骏马。晚年时候的三体式,如同一只虎豹。

表面现象是重心前倾,这种区别的根子在哪里?尾闾!马的尾巴,是散的,无所谓于运动发力,而虎豹的尾巴,对于运动发力极其重要。虎豹是精气运于尾巴尖。因为气运尾闾,充斥尾尖,才会有这种站姿。否则一前倾就倒了!

所以看孙公晚年三体式,如同一只虎豹,有扑势,但又极稳!尾闾功夫如何,直接体现出丹田功夫。不是说孙公第一张不好,而是说第二张更好,功夫更深了。人没有尾巴,但练出了虎豹的尾闾。这是很深的功夫。即使在名人之中,不是人人都练的出来的。

看来,我以前博文里说的“一髋管两腿”,完全被忽视了。那可是凌家滩玉版的推论,万万不可轻视。理解体会了一髋管两腿,才能谈到玉人四合。

说个一髋管两腿的体验方法。

站好,两脚分开。尾闾合于右胯,同时尾巴竖起向后直冲,用这个合力,右胯把左腿催出去。注意出去的腿不能丝毫的蹬地,必须是由另一侧的尾巴和胯合起来催出去的。左腿出去的时候,左臂跟着伸出,也是不能用力,尾巴向后冲出多远,左臂伸出多远。

另一侧反过来照做。这样一左一右的前行。反复体会尾闾合于实胯,再由实胯把另一侧的腿催出。

尾与胯合体会不到,玉人四合就成了空中楼阁。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红楼梦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因为曹雪芹是大师,大师就是大师。毛主席多聪明的人,红楼梦读了一辈子。文革期间唯有红学一枝独秀。这就是真正的大师。不同年龄阶段读红楼梦,感触是不一样的。

前辈的拳照也如同红楼梦,练功不同阶段看拳照,感触是不一样的。因为人家是大师。

玉人四合(三)

玉人四合(三)

玉人四合(三)

玉人四合(三)

李老把薛颠的名声打出来之后,一下子冒出N多的薛颠传人。我看见视频,一个人练象形术的大象,完全反了。薛颠写的很清楚,大象是“象形于拳身力反弓”。那个人还自称是薛颠的真传呢。太可笑了,自己去看看动物世界里的大象,也不至于犯此无知的错误。

所以,还是静下心来,好好欣赏前辈的拳照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