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然族的兴起与衰落:称雄大漠南北150多年的民族

 小记历史馆 2014-11-28

    柔然同其它北方少数民族一样,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他们逐水草游牧,食畜肉,衣毛皮,住穹庐。畜牧产品既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史籍记载,柔然与其它部族交战时,被对方截获的牛羊少则几千、几万头,多则达百万头,动员的骑兵多时达三十余万。由此可知,柔然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柔然的狩猎业史书无记载,但从他们献给北魏和南朝梁、齐的贡物中,除了马匹之外,尽是貂裘、貂皮、〓皮、虎皮、狮子皮裤等野兽毛皮或毛皮制品,可以看出柔然人善长狩猎,且狩猎业在社会经济中也占有一定地位,柔然人有制造穹庐、毛毡、毛裘、皮裤褶等皮毛、皮革手工业。《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载,北魏神〓二年,(429年),北魏大败柔然,缴获车辆甚多,证明柔然人已能造车。据《周书》卷五十《突厥传》载,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之阳的突厥人是柔然族的“铁工”,故阿那瑰骂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为“锻奴”。说明在柔然控制的地区已有冶铁业。柔然人与北魏互市交换农产品和毛皮手工业品,特别是柔然人加工的皮毛和皮毛制品深受中原人青昧。到柔然汗国后期才有农业。史载,北魏正光三年(522年)十二月,阿那瑰上表乞粟,诏给万石。

    三、柔然族的婚俗和信仰

    柔然人实行氏族外婚制,本氏族内的男女不能婚配,就连可汗亦不能在族内择偶,如可汗豆仑之妻为俟吕邻氏族之女。这和匈奴单于都出自孪〓氏族,他们的女儿也不能在本氏族内婚配,因此复株累单于与王昭君所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嫁至须卜氏族,故称须卜居次(居次:匈奴语为公主之意),另一个嫁给当于氏族,称为当于居次。柔然的族外婚制基本与匈奴相同。柔然人也有收继婚和报嫂婚的习俗,据《北史》卷十三《后妃传》中载,东魏帝高欢娶柔然可汗阿那〓之女蠕蠕公主为妃,高欢死后,“文襄(高欢之子)从蠕蠕国法蒸公主(子妻其母谓之蒸),产一女。”蠕蠕公主是依照柔然的国法(妻后母的习惯做法),答应嫁给高欢之子的。《魏书·蠕蠕传》中还载,豆仑死后,其从兄伏图即可汗位,将纳豆仑之妻俟吕邻氏,生丑奴、阿那瑰等兄弟。可见柔然族人不仅其兄死后,弟可妻其嫂,弟死,兄亦可妻弟媳;从兄弟亦皆然。

    柔然人信仰萨满教。所谓萨满教,就是巫神。《魏书·蠕蠕传》载:丑奴有子名祖惠,因亡失,寻之不得。有女子名“是豆浑地万”,年二十许,为“豆巫”,假托神鬼,为丑奴所信,乃言“此儿今在天上,我能呼得”。丑奴欣悦,后岁仲秋,(巫乃)在大泽中设帐屋,斋洁七日,祈请上天。经过一夜,祖惠忽在帐屋内出现,白云常在天上。这就是萨满教的主要表现形式。巫不仅迷信鬼神,而且也为人治病,是豆浑地万既是巫,又是医,故史书说他是“医巫”。医巫就是巫医。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巫往往成为医学文化的代表。因受中原文化影响,柔然族后来也信奉佛教。《魏书·蠕蠕传》载:“永平四年(511年)九月,丑奴遣沙门洪宣奉献珠像。”《大藏经·高僧传》卷八《释法瑗传》中亦载:“释法瑗的二兄法爱”亦为沙门,解经论兼术数,为芮芮国师,俸以三千户”。说明佛教在柔然族中影响至深。

    四、柔然的对外关系

    柔然首领社仑建立可汗王国时,正是“五胡十六国”后期和北魏初期。当时,中原地区除南北朝两大王朝对峙外,在漠南有冯跋建立的北燕,南有姚兴建立的后秦和铁弗匈奴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柔然可汗社仑深知,北魏国大势强,南下虏掠难以得逞;邻边冯、姚、赫氏政权基础稳固,亦不得冒犯树敌,要想在强势中间立足,必须采取征服弱小,结谊邻边,稳住北魏的策略,于是,在吞并“匈奴余种”之后,首先率军北伐漠北。可汗社仑死,部众立其弟斛律为蔼苦盖可汗。斛律继续推行柔然的立国方略。自公元410年开始,可汗斛律北并“贺术也骨国”,东破譬力辰部落,征服了高车族副伏罗部十万余落(户)后,又吞并了东师别种的“滑国”。在柔然的强大攻势下,柔然北部和东北部的弱小部族,皆归降柔然。漠北之地基本被柔然占据。与此同时,柔然与中原各地政权“通好”。北魏天赐四年(407年),社仑可汗与后秦主姚兴和亲,送马八千匹。北魏永兴三年,斛律可汗与北燕主冯跋和亲,献马三千匹,娶冯跋三女乐浪公主为妻。北魏神瑞元年(414年),冯跋聘斛律之女为昭仪(妃嫔一类称号)。在交聘过程中,柔然统治集团发生内乱,斛律及其女皆奔北燕,冯跋封斛律为上谷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