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余佳文,90后CEO惹怒整个互联网!

 陈农 2014-11-28
来源:腾讯视频   上传时间:2014-11-28 16:25

人物经历编辑:

早年顽皮
余佳文,1990年出生于广东潮汕一个普通家庭。2004年,14岁的他开始做生意。2007年,读高一的余佳文开始自学编程,开创了一个高中生社交网站。网站2008年盈利,赚得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3] 

2009年,余佳文卖掉了网站,他觉得网站赚的是小钱,不能是大事业,到了广州上大学,一定有不一样的发现。[4] 
余佳文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他不喜欢读书,常常和老师顶嘴,和父母吵架。在高中的9门课程里,只有数学和物理是他喜欢的。而由于这些表现,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余佳文能考大学,结果余佳文考上了本科广州大学。当时卖猪肉的父母也为他的儿子余佳文考上大学而高兴。[5] 
大学创业
2009年,余佳文进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2011年,余佳文的大学生活在继续,一星期有三十节课,基本记不住课程表,经常忘记在哪里上课。课上发现漂亮女生,也不敢主动要联系方式。这些日常小烦恼,给了余佳文创业灵感。他拉上几个朋友,组建了8个人的创业团队,成员都是清一色的大学生。2011年下半年,开始研发软件“超级课程表”。而由于课程软件“超级课程表”设计粗糙、功能单一、“小家超级课程表  超级课程表

子气”,其开发团队的“余佳文在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遭到冷嘲热讽。余佳文信心满满地推出超级课程表时,已不再被老师看好,老师觉得超级课程表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有小孩子才会玩,余佳文接受不了别人的贬低。[5] 
超级课程表的Idea来源于包括余佳文在内的一群思维活跃的年轻人。“xtv one”是早期超级课程表的开发团队,而在超级课程表诞生之前,这个团队还开发出一款邮件客户端,“当时这个产品被学校的老师看好,不过在经营一段时间后,发现它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转卖。[5] 
2012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广州周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年8月,余佳文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同年10月将产品向全广州推广,12月份又获得了第二笔天使投资,有传言称,360董事长周鸿祎是超级课程表的早期天使投资人。[6] 
拉拢投资
2013年5月,余佳文参加东南卫视创业真人秀节目《爱拼才会赢》,目标是融资300万美元,在录制现场调侃过主持人李咏,也被导师们称赞“聪明”,最后进入创业导师薛蛮子团队。
2013年6月,《爱拼才会赢》突围赛五进一,经历过质疑杨宗福微博营销作弊、龚海燕慷慨让贤等波折后,余佳文成功入围,成为首位全国五强,与薛蛮子签署投资意向书。6月4日,余佳文透露,他们刚刚获得了由国内顶级领投的千万级币值A轮投资。此时,超级课程表已融合了国内近2000所高校的课程信息,用户已经超过了200万。
2013年7月,余佳文大学毕业。10月份,他获得策源和真格的千万元人民币级的A轮投资。同月,超级课程表上线了一个英语学习模块,由沪江英语、金山词霸等第三方机构提供内容。
截至2014年11月,余佳文团队已成功获得四轮融资,仅最新一轮融资便获得数千万美元投资,而公司旗下名为超级课程表的校园应用已覆盖全国3000所大学,拥有1000多万注册用户,用户日均登录量200多万。[6] 

2人物思想编辑
学历观
余佳文认为,“很多人都看重毕业学校,政府单位更是如此。其实,学历只是身外物,一种炫耀的资本,人不能因学历分等级。学历算什么?学历不过是你在高三那年刚好碰上的,比别人牛逼的那一瞬间。”
因此,周末网络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不看重学历,“学历不能等同于工作能力。做事方法和态度更为重要”,一开始跟余佳文创业的6个人里,只有一人坐到副总裁的位置,而武汉分部的副总裁,在最初招进公司时只有初中学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管理,学历也不是划分人才的标准。”[5] 
投资观
找对投资人
余佳文不建议创业者去见太多的投资人,部分投资人并不了解创业者所在的行业,就是想通过创业者了解这个行业,更有甚者,部分投资人只是想抄袭创业者的项目。余佳文建议创业者在见投资者时,话讲三分,不要说太多。其次,找投资人一定要找那些会做生意的。真正会做生意的投资人不会斤斤计较,有度量。
投资人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谈判,一旦谈判,无论输赢,这场生意都是失败的。余佳文表示,如果不让投资人舒服,生意就不会长久。不要和投资人耍小聪明,需要多少钱就融多少钱,拉高或者调低价格都没必要。
早期尽量融人民币
余佳文建议,早期的创业项目尽量融人民币,不要融美元。“如果运气差一点,花一年多一点做海外架构都是很正常的,一年后市场变成什么样,你怎么知道。所以尽量融人民币,除非金额比较大才融美元。”
在融资过程中,一定要找最好的律师,尤其是熟悉投融资的律师,可以省很多的精力。创业者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谈判。一般情况下,创业者不要与对方的律师花太多的时间,律师不是投资人的代表,他看重的是自己的收益。融到钱不牛逼,只有公司业务真正做好,公司有正常现金流,这样的公司才牛逼。[7] 
.big-img-box a{display:block;overflow:hidden;position:relative} 超级课程表团队
  超级课程表团队


面试观
余佳文把对《易经》的理解,应用到了公司管理上。余佳文在面试时,经常问应聘者一个问题:“你爸偷了别人100块,你要不要去警察局举报他?”他直言:“那些说要的,我就把他否了。中国就是以孝为先,只因为100块就去举报你爸,就是不孝子。但如果问:你爸做了汉奸,要不要举报他?这时我需要你说'要',因为国难当头。忠孝不是绝对的,国泰安康时以孝为先,国难当头时忠大于孝。我需要我的员工懂得因时而为。”[4] 
管理观
余佳文说:“在公司最危难时,拼的不是理性是感性,这时大学感情就像火药般给公司一个加速度。正常情况下,感情被放大了,就不是很好。”但私底下,他和团队成员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住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打扫卫生,还组织了一个周末乐队,经常一起玩吉他。[4] 

3个人生活编辑
参加社团
上大一时,余佳文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报名参加社团,最终进入校学生会的技术部,“平时的工作就是搞网站的技术支持、维护。”不过,于高中阶段就自学编码的余佳文而言,这样的学生会工作“很水”,并不能让他学到更多的知识。
搬出宿舍
不喜欢上课,不想好好混社团,和宿舍里的“学霸”没共同语言,余佳文余佳文  余佳文

与好哥们叶长润商量后,决定搬出去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对我来说,时间很值钱,我不想把我的大学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况且,不爱上课、不常看书不代表我不爱学习。”余佳文说。
爱看《易经》
余佳文学习从不抱目的性,遇到喜欢的书就翻一翻,不规定自己要什么时候看完,不感兴趣或看不懂的书就直接pass掉。除程序书外,他最常看的是《易经》,“我能把六十四卦颠来复去地讲一遍,《易经》里的‘二合一’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太绝对,这有利于我生活里的很多决策。”[5] 
爱打扮
余佳文自言是个“奇葩”,拥有成熟的心智,可以和合伙人精明地谈投资合作,不容置喙地确定公司走向;同时又像个小男孩,喜欢可爱的玩偶,出门前会刻意花2个小时打扮自己,再戴个镜框美美出门。[5] 

4人物评价编辑
余佳文是一个说话爱吐舌头、爱卖萌、不按常理出牌、个性十足的年轻人。(观察者网[8-10]    )
余佳文,让我们看到什么是90后的主旋律,正能量,敢拼,敢闯,大不了从头再来。被称为“90后霸道总裁”。(央视网[11] )
余佳文不走寻常路,有调性,霸气,成熟90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经理许维娅[12] )

5人物争议编辑
吹牛其实是行业“潜规则”
首先,余佳文在视频中一些关于企业运营数据的描述争议很大,比如用户数突破1000万,比如获得阿里巴巴几千万美元投资,又比如明年盈利1个亿分给员工等等,很多人认为他吹牛太过,甚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扒皮和解读。而对于他的吹牛,东楼想说的是,其实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
1、有关融资金额
关于融资金额的虚报或放大,这个其实是行业的潜规则。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关于投资这个事情是比较敏感的,一般情况下,初创企业是不愿意公布具体的投资数字和投资方所占比例的,因为很容易被算出公司整体的估值。因此在投资数字这个事情上,企业一般都是含含糊糊的,一般常见的表述就是上千万元,或者数千万,这个说法很有想象空间,让媒体捉摸不透。但是,只要是证实获得投资,媒体所要的新闻价值已经得到,因此大部分媒体也就不深究到底投资多少了。
实际上,因为只能听企业的一面之词,可以说大部分媒体报道的企业融资金额是具有掺水分的,甚至有的水分相当之大。东楼也常常听到一些企业老总私底下八卦,其实哪家报道获得数千万美元的企业,只获得几百万人民币投资而已。
另一方面,为什么企业随便说融资金额,被投资方一般都是默认呢,其实这也是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默契所致。投资方巴不得吹的再多些,这样说不定可以引来更多的接盘侠呢。凡此种种,事实上,所谓的融资金额也不过是公关手法,包括这次余佳文在央视录制节目说获得阿里巴巴几千万美元的投资,我们听听就好了,大部分不太靠谱。
2、有关用户数量
关于用户数量的猫腻和潜规则就更多了,事实上我说的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一般做过互联网企业运营的人都应该心里有数。所谓的媒体报道的用户数一般也是仅供参考而已。大部分媒体记者,对于产品的运营数据其实是不太了解,比如什么下载用户数,安装用户数,激活用户数等等,大部分媒体或记者是不甚了了的,因此企业就会跟媒体玩起猜谜游戏。下载用户超过1亿元,然后不太懂行的媒体就误以为真实用户达到1亿,而实际上下载根本不等于安装,更加不等于活跃,这1亿的用户具体到真实的用户数,可能之间的差别会差个几十倍都不止。因此,对外媒体宣传时,很少有企业会拿出真实数字的,一般都会double,狠一点的乘以10都不止。
总之,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企业的嘴里是得不到真实的数字的。但一般只要不违背常识,大家也不会较真,不过如果太夸奖的话,懂行的媒体人其实也是有办法验证的。
谁是90后创业明星的幕后推手?
既然是哪些数字都是一些“潜规则”或者PR策略,我们自然也不必太较真。真正让我们思考的是,究竟是谁把马佳佳、余佳文等一个又一个90后叛逆青年塑造成创业明星的?
1、媒体
第一推手当然是媒体。众所周知,媒体需要热点话题。而马佳佳、余佳文等之所以能够被媒体看中,最核心的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火热,另一个是90后的标签。
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确实比较火热,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更是方兴未艾。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只要是有志于此,无论掌握不掌握编程语言,都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创业。而资本热钱的过剩,也使得创业者比以往更容易获得初始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时,这个产业也成为国内最受人瞩目的行业,媒体不喜欢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90后的标签更是媒体喜欢的。余佳文和马佳佳,其实身上的标签是很类似的。都是90后,都是创业者,都语出惊人。这和以往媒体喜欢报道80后的创业奋斗故事如出一辙。如今80后已经渐渐步入中年,其创业故事已经不能把年轻作为标签来进行创作,自然就需要90后接棒,特别是在90后曾经被媒体集体妖魔化的情况下,如能塑造一个正面案例,必将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这也是如今媒体喜欢报道90后创业故事的初衷,而之前的马佳佳就是在如此的大背景下被包装神化出来的。
2、投资人
第二推手是投资人。虽然说目前余佳文口中的“几千万美元”投资数字值得商榷,但没有异议的是,余佳文及超级课程表团队曾经获得过投资,这个应该是客观事实。但是,精明的投资人为何会看中余佳文及团队呢。
风险投资者最喜欢的是什么?是故事。相比79后中年大叔的创业,90后美女或90后叛逆的少年的创业更具故事性,而且由于90后的标签在媒体这一两年不遗余力的塑造下,已经有杀马特,非主流等方面成功扭转为敢想敢做,追求自由,引领潮流等正面形象。因此,投资90后或90后主流的团队,会被认为是投资一群走到时代前沿的群体。而这也可能是VC们喜欢的主题,特别是这一两年来,不少知名风投机构的投资人更是声称只投90后或者是专投90后。
事实上,一个故事的精彩程度决定了风险投资者会否投资。只有团队和产品有故事性,风险投资者就敢投,特别是在天使轮或A轮阶段。故事好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就少一点,一定投资者投资了这个团队,投资者甚至会帮助创始人及其团队将故事将的更好一点,以便吸引来B轮、C轮。这样也好方便退出。
因此,包装创业者及其产品,或者换句好听的话,是帮助其创始人和产品成长,这是专注于早期的投资者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包装的好才能卖个好价钱,才好找到接盘侠。
3、他们自己
第三推手是他们自己。事实上,之所以包括马佳佳、余佳文等所谓的90后创业者代表,如果不是他们出名或宣传目的很强烈的话,媒体和投资人也是没办法的。之前东楼也曾撰文分析过,马佳佳想出名的愿望非常强烈,上过《非诚勿扰》,开情趣用品店,各种媒体访问和炒作,也让她有了不小的知名度。而余佳文可能出名的目的比马佳佳还要单纯一些,他可能只是想推广他的产品或赚钱而已。[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