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根据行业选择个股

 fastcat 2014-11-29

如何根据行业选择个股

(2014-11-29 20:00:44)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论谈
中国股市成立 20多年来,产生的大牛股大熊股都不计其数,但根据长期的数据来看,大牛股和大熊股都具有典型的行业分布特征。有的行业牛股辈出,一熊难觅,有的行业大熊成群,一牛难见。因此,在进行具体的个股选择之前先选择行业尤其重要,在中国,行业的差异太大,如果选股不考虑行业差异,很可能会犯方向性上的错误。 本文就如何进行行业选股做一简单的探讨。

    1、行业的周期性

    关注公司基本面的长期投资者都知道,有的行业业绩普遍很稳定,有的行业则很不稳定。实际上这就是行业的周期性。区分行业的周期性可以大致上判断企业盈利的稳定程度。比如医药、食品饮料属于非周期性行业,该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盈利稳健向上,我们不会因为经济形势向好就多吃点药,也不会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就少喝一杯牛奶。再比如航运、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盈利就很不稳定,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赚的盆满钵满,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亏得一塌糊涂,他们就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像曾经的中国铝业、中国远洋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股和行业股发生的全行业性的巨幅波动是投资者难以预料也难以承受的,应尽量规避。有投资者可能会问,抓住经济周期的波动,投资这类强周期股不就赚大钱了吗?是的,这话当然没错,你有这个能力这样是可以赚大钱,你可以2006年4元买了云南铜业,2007年98元抛掉,2008年再8元买入它,2009年再38元抛掉,2013年再7元买入,现在又到了10元,经过三次简单的操作,你就赚了接近200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周期反应在股票上有滞后性,经济周期又分大小长短,有时候一轮波动可能就一年,有时候一轮明显的经济周期经常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投资者即使有惊人的判断力,也需要有惊人的忍耐力。而且,有些周期行业衰落下去,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比如钢铁业、铁路业、造纸业等,这些行业可能永远只有短期的景气度反弹了。

    所以,博主的观点是,从行业的周期来说,建议理性稳健的投资者选择非周期性行业。

 

    2、行业的进入门槛

    进入门槛分为很多种,①资金门槛,有些行业的进入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如钢铁、铁路等行业。②技术门槛,有些行业的进入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如飞机制造、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业等。③行政审批的门槛,有些行业的进入需要行政审批,国内需要行政审批才能进入的行业太多了,从大到金融、电信业,小到出租车、自来水等。④无形资产形成的门槛,主要是指秘密配方、特殊工艺、商誉、品牌文化等。餐饮、食品饮料、奢侈品、品牌服装等行业中的企业,容易产生无形资产,形成很高的进入门槛。

    刚提到的进入门槛很多,哪种进入门槛的行业最值得我们考虑呢?资金门槛的护城河最浅,很难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因为只要有利可图,新的资本就会进入,只要有钱谁都可以干。而技术门槛有一定的护城河,但也不保险,老技术容易被复制,也容易被新技术替代。比如国际上典型的柯达、UT斯达康、诺基亚等都是被新技术替代的典型,国内这种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投资者不小心抓住这样的企业不放,结果将是致命的。巴菲特投资数十年,对技术型企业都是保持很高的警惕,尽量避而远之。行政审批门槛有一定优势,但受政策影响大,取决于政府的态度,而且这类行业大多是公共事业,盈利空间经常被政府限制或打压。无形资产形成的门槛护城河最深,最不容易被新进入者攻破。因为秘密配方、特殊工艺、商誉、品牌文化等无形资产,一般很难被复制,甚至无法复制。

    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博主的观点是容易形成无形资产进入门槛的行业,是我们重点投资方向。

 

     3、具体行业的历史股价表现

    那么具体而言,哪些行业是产生大牛股的沃土,那些行业又普遍表现很熊呢?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股市,美国股市1957年-2003年回报率最高的20支股票中,有11支来自于消费行业,如菲利普莫里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箭牌、宝洁、好时食品等;有6只来自于医药行业,如雅培制药、辉瑞制药、默克、百时美等;消费行业和医药行业占据了最牛的20支股票中的17支。另外还有1支资源股,即壳牌石油。 而从1984年至2014年的30年间,美国股市表现较好的前20支个股,则一半属于信息技术,如思科、微软、戴尔、英特尔、苹果等等,另一半属于医药和消费类个股,如塞尔基因、安进、家得宝、沃尔玛等。

    国内股市的情况怎么样?在过去的20年中,回报率最高的25只股票中有12只来自于消费、医药行业,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伊利股份、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双汇发展、格力电器、美的电器等;在过去的10年中,回报率最高的50只股票中有28只来自于消费、医药行业,如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等,另外一部分来自信息技术,只有极少数个股来自其他行业;而最近5年的股市表现更加明显,消费、医药行业和信息技术中很多优秀的企业股价都创了2007年以来的新高,甚至比新高还翻了数倍十来倍,连上海莱士、网速科技这些短期大牛股也在这几个行业范围之内。投资者甚至可以发现,对于医药行业下的细分行业医疗行业来说,更是一熊难寻,这么多年来,几乎所有的医疗股都成为了市场的大牛。我们可以从指数看到整个行业的情况,就在今年9月,医药指数再次刷新了历史高点并继续上涨。而其他很多行业的企业股价尽管今年以来有所上涨,但离2007年的高点还差50%甚至80%以上。

    为什么消费、医药和信息技术行业能不断的走出大牛股?因为这三个行业代表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对未来世界永恒的探索,不会因为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而发生变化。不管是造原子弹的还是卖茶叶蛋的,不管是千万富豪还是普通百姓,每一个人工作赚钱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得用在吃喝消费和看病吃药上。年轻的时候胡吃海喝,年老的时候打针吃药,大家不都这么干吗?而新兴的信息技术则代表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本身,社会的不断进步,正是靠着科技推动的,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引领着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医药消费类公司都是非周期的,都是大牛股,比如医药板块中原料药企业也具备一定的周期性,所以,《投资医药股也需要注意这些风险》。而信息技术股更是要注意上面第二条所说的,要看公司是否具备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哪些行业是大熊股的温床?电力、公路、铁路、钢铁、造纸、化工行业,还有一些公共事业如自来水、煤气等。不是说这些行业完全不能投资,而是这些行业产生大牛股的概率非常低,几乎没有可能。具体原因很多样,有的是因为行业衰落,比如钢铁、高速公路等;有的是因为政府限价,比如电力、自来水、煤气、铁路等。电价、水价、煤气价、火车票价敢随便上调吗?动不动就上调老百姓要骂娘,政府扛不住。而不让上调,这类行业的盈利很难增长。还有的是因为完全竞争,比如造纸、化工等,经济学上说,完全竞争的行业利润率很低,接近于零。没有利润的行业,怎么可能产生大牛股呢?也许有人说这些股今年来来不是涨势不错吗?我只能这样告诉你: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长期熊了之后总有一些短暂的反弹的,09年、12年、13年不是都有过类似的短期反弹情形吗?最终结果呢?不言自明。

    因此,综合第1、2、3条来看,本博建议投资者选择医药、消费和信息技术行业进行长期投资。这也刚好符合了本博的核心理念,即“长期看好医药消费行业公司及少数新兴特色行业的垄断或龙头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