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兼爱是发自内心的温情

 南方在野 2014-12-01

【原文】

贵为天子,其利人不厚于匹夫。

二子事亲,或遇孰,或遇凶,其亲也相若,非彼其行益也,非加也[1]。外执无能厚吾利者。

藉臧也死,而天下害。昔之知牆,非今日之知牆[2]也。吾持养臧也万倍,吾爱臧也不加厚。

【翻译】

天子虽然高贵,但他的利人之心,不会因此而厚过一个匹夫。

两个儿子侍奉父母亲,一个遇到丰年,一个遇到荒年。只要他们爱双亲的程度是相同的,就不会因为外在变化,而使他们侍奉父母之心产生厚薄。身外之物,不能使我的利亲之心加厚。

假使男仆死对天下有害。昔日所认识的男仆,已经不是我今天所认识的男仆了,我一定一万倍善待男仆。但并非说因此我对男仆的爱心加厚了。

【解析】爱人利人之心,由内而外,非由外而内。人人可有爱人利人之心,这个悲悯情怀,不分贵贱,不论富穷。一个人是否有爱人利人之心,不是由其政治地位与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天子、富人不是天生的仁者;匹夫、穷人,也不是天生的无情无义之徒。爱人利人之心,当先从内心求之,身外之物无能改变内心。人类灵魂的高贵之处,贫贱不能移其志,兼爱天下而不变。若内心已走向歧路,无爱人之心,平时奴役男仆,纵然现在为形势所迫而一万倍善待男仆,也不能徒生厚爱男仆之心。虽然墨家注重法仪规范,注重环境所染,但非常显然的是,在墨家看来,爱自心中求,让爱字深入人的内心,是解决人情冷漠的根本办法。





[1]孙诒让《墨子间诂》;非彼其行益也,非加也。疑当作“非彼其行益加也。”

[2]孙诒让《墨子间诂》;苏云:“‘牆’,疑当作‘臧’。”俞云:“‘牆’字不可通,乃‘啬’字之误。《吕氏春秋·情欲》篇‘论早定则早知啬’,先己篇‘啬其大宝’,高注并曰‘啬,爱也’。‘昔之知啬,非今日之知啬’,犹上文云‘昔者之爱人也,非今之爱人也’。”案:苏说近是。此下疑当接后文“藉臧也死,而天下害”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