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沼渣栽培平菇技术

 老刻刀 2014-12-03

沼渣栽培平菇技术

沼渣养分全面、质地疏松、保墒性能好、酸碱度适中,是人工种植食用菌的良好培养料。种植食用菌后的培养料,还可用作猪或牛的饲料。猪、牛粪便又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平菇是一个生活能力旺盛、适应性强、易于栽培、产量较高的品种。用沼渣栽培平菇,成功率高,产量稳定,经济效益好。
  1.季节安排。高温型平菇种植及生长期在4-8月,中低温型平菇8月种植,次年6月采收。
   
2.原料选择。种平菇的原料来源广泛,如农作物,玉米芯、花生壳、锯木屑、稻草、木菇渣、甘蔗渣、树叶菜、各种粪肥、沼渣、食用菌渣等。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杂物。取出充分腐熟沼渣,用薄膜覆盖,以防害虫在沼渣上产卵,沥水24小时备用。
   
3、做菇床。选择通风透光的室内或室外,若是楼上地面,要用塑料薄膜垫底保湿,床面宽80-100厘米,长度视场地而定,厚度6-8厘米。
  4、科学配料。农作物秸秆(如:玉米芯、木屑、稻草等)53%,沼渣或食用菌渣30%,米糖或麦糠10%,花生麸2%,石膏粉1%,石灰粉2%,复合肥2%,料水比11.25

按沼渣60%、棉壳40%,或者沼渣70%、棉壳30%配料,先将棉壳用水拌湿,然后与沼渣拌匀。含水量以手捏有水滴,但不滴下为宜。
  5、装袋。将上述原料混拌均匀装在22厘米×45厘米×10厘米聚乙烯塑料袋中,常压灭菌10小时。
  6、发菌管理。按每100公斤培养料用栽培菌种4公斤,菌种要菌丝丰满,无杂菌,菌龄最好不超过一个月。按6厘米×6厘米见方打穴,穴深3厘米,每穴点蚕豆大小菌种一块,播种后用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接完种后,室内室外发菌都可以,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要经常检查袋内温度,如高于28℃,立即翻堆,千万不能让高温烧死菌丝。正常条件下菌丝一般25-30天可长满袋。
   
7、出菇管理。出菇前需水分、氧气量不大,因此须将塑膜密封好,一般每7天揭膜换气一次。平菇在子实体形成阶段需水量、耗氧量增大,这时要注意通风和补充水分。通风注意不留死角,并给予一定散射光。直到长成为止。
   
8、子实体采收。当子实体长到八成熟即可采收。过早采收会影响产量,过迟采收会降低品质,第一批平菇收获后,约经15-20天,又可长成下一批,一般一批料床接种后可采收三、四批平菇。
   
9、追施营养液。采菇后,追施营养液,可促使下批平菇早发、早产。方法是:用木棒打2厘米深小孔,注入营养液。营养液可为0.1%的尿素溶液,也可为0.1%的尿素溶液加0.1%的糖水。
   
栽培平菇注意事项:
   
1 不要打捞底渣,以免将池底未死亡虫卵带人菇床。
   
2 要沥去沼液中的过量水分,并用薄膜密封,以防感染。
   
3 沼渣透气性差,必须拌合适量的填充物,除棉壳外,还可与谷壳、碎秸杆混合,比例64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