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系疾病藏象学说现代研究[2]

 johnney908 2014-12-04
在临床分析、治疗及分型的研究中,众多学者,通过对唾液、舌腹静脉、X线、肺扫描、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分型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分析,印证了肺肾生理相关及肺肾和肺脾肾在发病中相互影响及传变的可能性及过程规律。有的明确指出肺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肺、肾密切相关,并在治疗上进行了研究,探索了采用温肾法、健脾补肾法等取得了满意效果,也间接反映众多医者对肺病及脾及肾而成肺脾肾虚、肺肾两虚证的肺脾肾相关性及传变性的重视和认同、以及所做的不懈的努力。阐述了病情的深重程度与疾病的发展、证型之间的关系,为指导肺系疾病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郭一钦等[7]从50例慢支并肺气肿之肺气虚者,应用肺扫描,肺功能检查,文中并论述了慢支患者病情较重者,往往累及他脏,尤以脾肾为多见,故辨证时多出现“肺脾两虚”、“肺肾两虚”型。苏梅者等[8]对133例慢性咳喘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肺气未虚、肺气已虚、肺脾两虚及肺脾肾俱虚四组测定肺功能各项指标。苏氏根据所测结果分析认为:由肺气未虚→肺气已虚→肺脾肾俱虚是慢性咳喘病发展过程中,肺气由实到虚、病情由轻到重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均存在相应的肺功能改变,提出肺→脾→肾的疾病发展阶段。郗氏[9]认为病人舌腹静脉的外观分级变化,随肺气虚→肺肾阴虚→脾阳虚→肾阳虚→阴阳两虚而逐渐加重。1995年11召开的全国中医肺系病专业第6次学术会上,傅氏等[10]提出:(1)肺气虚证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其表现为轻、中、重程度上的差异。(2)肺气虚是以肺脏机能减退为主要特性的全身性多系统功能减退综合征,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累及心、脾、肾等全身多系统。李允惠[11]认为久咳伤肺,肺气亏虚,损及脾、肾、心,脏腑虚损是导致咳嗽、气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山西中医药研究所[12]观察30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结果,有虚象者为84%,其中肺虚占71%,脾虚占58.7%,肾虚占79.3%,明确指出了其病情的发生与发展,与肺、脾、肾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前述众医家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印证了肺肾生理相关及肺肾、肺肾与脾在发病中相互影响及传变的可能性及过程规律。在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和治疗研究方面,许多医家认为其病位在肺,久则累及脾肾。探索了采用温肾法、健脾补肺法等取得了满意效果。验证和反证了肺系病的肺肾相关性以及脾在肺病及肾传变中的枢纽作用。在病因病机探讨上,许文清认为慢支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心俱虚而成痰瘀互结、气滞血淤三证[13]。尚氏强调了"虚"的重要性。认为慢支不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迁延期,正气不足始终占有得要地位,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气虚损,卫外不固则易患外感,引动内饮而致旧病复发,脾肾阳虚则水湿不化,聚湿成痰,壅肺而咳[14]。发病脏腑在肺、脾、肾。周华强从"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的理论出发,认为慢支其病在肺以咳嗽为主,在脾以咳痰为主,在肾则以喘气为主。本病特点,标实而本虚,标在肺,制在脾,本在肾。若病候在肺,多肺气不和,失于宣降,痰湿内生而咳。若病在脾,痰阻气道多由脾虚不运,精微不布,湿聚痰生。若病在肾,系咳喘日久不愈,下损及肾,肾气不化则饮邪上逆,痰多咳喘,肾不纳气则呼吸困难[15]。王氏[16]认为咳喘日久,肺病及脾、肾,导致肺脾肾虚。在治本原则上,大多数认为应从脾肾入治[17],上海第一医院脏象研究室[18]用补肾法治本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先后用此法治疗522例,3年临床治愈率为28.1%,显效以上者为62.5%,通过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检查,认为温肾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可能是作用于丘脑-垂体及其靶腺,通过神经体液因素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取得的。周氏[19]用金水宝治疗慢阻肺肺肾两虚证临床控制9例,显效20例,有效25例 ,总有效率90%;夏氏等[20]以清肺补肾法治疗慢阻肺,总有效率为86.67%;姜氏等[21]用人参蛤蚧补肺灵治疗慢阻肺70例,总有效率为95.52%;徐氏[22]用益气免疫冲剂(红参、茯苓、山萸肉、刺五加等)以补肺益肾,总有效率为93.1%; 孙氏[23]将慢性阻塞性肺病分为痰热蕴肺兼肺肾两亏;痰饮伏肺,兼肺肾气虚;肺热痰淤兼气滞胸痹;正虚邪恋、气阴不足;肺热痰淤兼脾肾阳虚;肺热痰淤合并痰蒙心窍,肺热淤合并心阳欲脱七型进行辨证,通过对肺脾肾入治,总有效率为93.5%。应氏[24]用补益肺肾法以资生汤和一味薯蓣饮加减治疗肺心病,总有效率95%。林氏[17]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中医辨证的诊断学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本病热证表现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率较高,变态反应、炎症程度较重,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寒证则支气管分泌及副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