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夏多湿气,醒脾除湿很重要

 zhangshengli86 2014-12-05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习惯于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但是中医范畴上却是将一年分为五个季节的,除了这四个季节外,还在夏天和秋天之间增加了一个“长夏”。 因为夏末和秋初之间的气候特征是明显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所以就单独划分出来了。

    长夏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湿气较重,所以《理虚元鉴》中特别告诫说:“长夏防湿”。在这个季节多雨潮湿,空气中的湿气较大,许多人因为外出淋雨或者居住潮湿之处,是极易感受湿邪的。湿为阴邪,好伤人体的阳气,而“湿气通于脾”,作为后天之本的脾是最喜燥恶湿的,所以,长夏季节,脾阳极易受到影响。一旦脾阳为湿邪所困,则可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就会让人产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脘腹胀痛、腹泻等症状。

    《黄帝内经》中也指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意思是湿邪伤及人体时,人的下部最先受到伤害。这是因为湿气的形成往往是与地上的湿气上蒸有关。湿气上蒸时,人体的下部自然首当其冲了。像常见的脚气、妇女白带异常、下肢关节疼痛、汗疱疹等病症,往往都是与湿邪有关。

    所以,长夏季节,防湿、除湿是养生的重中之重。

    在起居上,一定要避免潮湿,尽可能地做到空气流通,保持屋内的干燥、清爽。饮食上,要少吃生冷的瓜果蔬菜。本来脾胃就因为被湿气困住而很虚弱,此时若再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则势必使脾阳更进一步受到伤害,加重体内湿气。这只是防止体内湿气加重的方法。

    如何来除湿呢?因为脾胃是主运化的,它有运化体内水湿的作用,当然是通过健脾来化湿了。像茯苓、山药、薏米、莲子等食物,都有健运脾气的作用,能帮助清除体内的湿气。除了这些食物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豆类。像绿豆具有清热除湿的作用。长夏时节,除了湿气较重外,此时“秋老虎”的威力也是不小的,所以在除湿的同时,还要注意清热,绿豆便具有这双重功效,是极为适宜此时食用的。白扁豆、四季豆都是常见的蔬菜,两者健脾化湿的作用是极强的。赤小豆也具有利水除湿的作用,同时还能消肿解毒、养护心脏。黄豆,从外表看,它是黄色的,中医五行上有着“黄色入脾”一说,所以黄豆也是能健脾利湿的,同时它还有益血补虚的作用。豌豆,不仅能健脾,还能补肾。青豆能健脾宽中、润燥消水。这些豆类都可以熬成粥或炒熟后当作零食食用。如果选择用花疗,木槿花和木棉花都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便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道除湿热的花卉疗养方——木槿花炖鲫鱼。取木槿花20朵,鲫鱼一条(约500克),大葱段500克,食用油、盐、生姜、白糖、醋、酱油、味精各适量。将木槿花摘瓣洗净,鲫鱼洗净后在鱼身两面用刀划几下。锅中放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将抹上酱油的鲫鱼放入油锅中,炸至浅黄色时捞起,放入盘中。另取一干净的锅,将大葱段和姜丝码放在锅底,然后放上鱼,加入料酒、盐、酱油、白糖以及适量清水,清水要漫过鱼身。用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焖上约1个小时,然后放入木槿花瓣和味精,再加入少许醋,即可出锅装盘。一道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木槿花炖鲫鱼就做好了。食之,鱼嫩、味鲜。在这个湿气缠绵、暑热还未完全退去的长夏是极为适宜食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