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先明白自身的理论:(二)阴阳二气

 johnney908 2014-12-06

阴、阳二气

章节提示:提及“阴阳”一词,我们一般人可能首先联想到的便是“八卦”“风水”“含义模糊”等词。尤其对我们学习中医的很多朋友来说,很难对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比如《内经》中对阴阳有如下记述: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难经》:"阴沉而伏,阳浮而动。如"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内经》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以上中医古文言,有时间闲下来,我可以详介)

当您看到这里时,是否仍然对“阴阳”一词的概念“雾里看花”呢?是啊,由于它的抽象,阴阳一词在我们中医理论中无论古今,讲述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在本章节中,仅以我个人通过多年的学习与论证,在此提出新的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我们“人体的阴阳”。

 

什么叫阴阳?我问过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也有中医同道人。他们开始都不肯说,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同道仁人不肯说还有愠色,反问我,“您真不知道?”,后察我的态度是认真的并无戏意,才说:“热为阳,寒为阴;白天为阳,夜间为阴;阴阳是和合为静,偏亢显性(寒热温凉),偏极消长转化,就像白天的日中午时,夜间的夜半子时,阴阳就会交换转化。这下您知道了吗?” “嗯,知道”我说,“我觉得您说的这几点是属于辨别阴阳的方法,并举例又述说了阴阳的三个特性,而不是对阴阳定义的理解。我不明白阴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为什么它有三个特性,且能依存互根又对立统一,消长转化?”,大多话说到这里,就双方沉默了,有时话转入另题,有时沉默一会儿就双方不欢而散了。不过,那都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了,不是现在。现在我老了,但经过三四十年的耳闻目睹的医学见识,自然都明白了以上话题中的道理,而且十年前就明白了。

宇宙间的阴阳,在阴阳还未形成以前叫做一元。一元是什么?它是个无法了解明确的,像一个黑茫茫的空间,看不见任何东西也看不到底。上下、左右六和之中的感识都是空白的,是幽深莫测的,是人类未能解开的谜。因为总觉得迷茫不解感,所以有人也叫“玄”,玄为黑色,为甚深莫测之意。又因为是一个黑茫茫的,没有两个以上的,所以也叫做一玄,玄意通元,所以也叫做一元。因为人类对它只能以推测、假设来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也形成了理论学说,叫做一元论。一元论是什么?它论说的是四无相的,即无相、无形、无色、无感的。这样一来那不是什么也论不成了吗?不是的。它是宇宙中存在着的一种气体,星球之间就存在,只是我们的感官感觉不到。这种气体是具有四无相的气体,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实在的物质,也可以说是一元气体。比如人体的元气就是四无相的,中医把人体经络中运行的气体叫元气,这种名词的叫法也许是从一元气体而来的吧?!如果它是一种物质,那它还有论的必要,结论在人类的古今历史记载中就出现了讨论该方面的学说,即一元论。

既然一元论中承认了四无相的气的物质的存在,是无相、无形、无色、无感觉叫四无相,并且从宇宙天体到人类生活的环境空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止的运动运转(运动与运转是当代科学界的科学家们的共识),所以万事万物必然在运转中发生变化。用我国古代一元论学者的话说,叫做“流转”,流是运的意思,转是变化。人类生存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同的变化中运行。

那么,归根结底,一元会怎么变化运转呢?

一元生成了二翼,二翼就是指阴阳。阴阳虽和合,但追究起来,二者还是有区别,那就是阳生阴长。阳有阳的特征,如上、天、热为阳;阴有阴的特征,如下、地、寒为阴。阴阳虽然和合,但这二者又有依存互根,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的三个特点。通过这三个特点的变化,就化生出了四相的显示、不显示、以及不全显示,也就是相、形、色、感的感识的显示和无或不全的相、形、色感的显示。

大自然里的万物,不论它是气体的、液态的、固态的三态变化,或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或者有声、味、气、寒热、坚软或我们的五官眼、触、舌、鼻、耳有感识的和无感识的,总之,只要它是一种物质就都在这“四有相和四无相”范围之内。四无相的物质,只要它存在,必在特殊环境条件下显示,最终人类会借助人体五官识能以外的器物,把它认识清楚。不过,那是一个较遥远的后事了。

四有相和四无相的不同显示,就证明万物已经生成了。因为,凡物都有示相,不论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示相或不示相。但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示相是对人的识能产生的示相。(中医说的识能是眼、身触、舌、鼻、耳。识性是根于心的心识,中医也叫神识。)

宇宙大自然的阴阳认识,我们就用对比法,如天为阳,地为阴;热为阳,冷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等方法来认识,阴阳,就是阴、阳二气,和合在一起就叫元气。

自然界的阴阳基本知识,已讨论结束,人体的阴阳又从哪里来,有何功能变化和特异变化哪?

大自然界的阴和阳,是阴阳二种气体佛道的论点是,阴阳二气生成了地水火风四个相物。这种说法也对,但不够全,应说是四显相的实物部分,不包括四不显相的部分。

人体的阴阳二气,是来自先天的,是来自父精的阴阳二气和母卵的阴阳二气的。在受精卵成功结合的一刹那,新生命开始时,先天的父精和母卵中的阴阳二气就传到了新生命的体中。同时因为异体的阴阳和合生‘物’,又由于阴阳和合产生人体的元气,所以受精卵结合成功的一刹那,小生命就诞生了,同时元气也产生了元气产生了就开始流通,自然经络就形成了,元气就顺着经络流通。随后,从着床到胚胎的形成再到胚胎发育形成,不同时期经络也在变化路线。直到胎儿发育成熟出生后,就有了人一生后天的成为的“经络运行图”,也就是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和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总计的二十条经络运行。

元气可再分为元阴和元阳,元气通过经络运行。由于阴、阳二气互根互用的特性、不可能皆然分开的(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只能相对的说,运行在经络之内的元气叫元阴,运行在经络之外的元气叫元阳,也叫卫气。

卫气(也叫元阳)因在经络之外布散,所以卫气能温养皮肤、肌肉、筋骨等。因为它也布散在三焦,所以也能协助元阴的功能温养脏腑组织。又因为它是气体,所以它有气的固摄作用,能职司皮肤汗孔的腠理开合。卫气究根,它是布散在经络之外的元气。(注意,卫气的固摄作用是卫气激发了各个组织器官的气体,才产生了器官的功能,也就是气化的固摄功能。)

元阴(经络中的经气),也是元气。因为它有二十条经络通道运行,这二十条经络中,分别又系根连属眼、耳、口、鼻、舌、身和脑、骨、脉、胞宫及六脏(加心包)和六腑连通的通道,所以元阴能温养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的脑、髓、骨、脉胆等组织器官(注意温养是通过元气气化产热温养的)。因为元阴是气,故能开合膀胱和消化道的七冲门(唇、齿、会咽、贲门、幽门、阑门、魄门),能固定内脏的位置(不发生下陷或移位)。在识性的交感下(主要是脑中的意、分、脏三识和心识的习性识交感)就又能调节肺的呼吸节律。(关于习性和交感,八识一章节有详细的论述)

元阴和元阳更主要的功能是激发气化功能,使被气化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及五脏所属的组织器官,经气化后,各自产生各自的功能表现。

“男为阳,女为阴”的说法正确吗?从大自然相对的阴阳分辨方法上讲,人类要对某一类的物有一个区别认识。比如整个社会中的人,虽然他(她)们生活环境、饮食起居工作等都一样,但组织结构有区别,总不能男女不分吧?!在生育繁衍问题上,男士起到了种子的生的作用,但也要女的养育的条件配合。故尔,古人也说“独阳不生,独阴不长”。没有男,育什么?没有女能生能长吗?所以从这个大宏观分类学上讲是对的,因为符合了事实。但这种说法和认识,超出了它的认识范围就不对了。而且对男为阳、女为阴的认识,绝对化了也不正确,就犯了幼稚无知的错误。

大自然界的雌雄和人类男女有别,是大自然授给的,是另一门科学。在生物界内,草木花卉或飞禽走兽或蜎飞蠕动之类,只要是有生命的同种同类,雌性与雄性体的元气、经络、阴阳、生活习惯、适应的环境等基本都是一样的。比如,男人和女人,女人除过胎产经带哺之外,男女各方的体温、阴阳变化以及元气、经络的分布运行,血管与神经、肌肉与骨骼、生理与病理、营养与疗养都是一样的。而女人的胎产经带哺五个方面,那是“围产医学”和哺乳学科的问题,另当别论。只能说“胎产经带哺”是女人的标志和功能义务,是女性对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更辛苦了女性。所以,在同一条件下生活工作的女性更比男性衰老的快。另外,男人们多数喜抽烟喝酒,从而间接地造成妻子和孩子的被动抽烟。因此,现在少年儿童与妇女的咽炎感染率也是越来越上升了。

有人说“男人以气为主,女人以血为主”这句话怎么理解?以我看,这句话偏激了。因为在临床诊疗上,男人的病也不必以补气为治,女人的病也不必以补血为治。而且,通过辩证辨病后根据病情需要用药,男人也有补血的,女人也有补气的。但,说这句话的人至少还有聪慧的一点小思悟。之所以这么说,他是从女性的经、产两个方面发表观点的,认为生产出血身受大亏,且失掉那么多的血,女人们体内都能及时造出来给补上。但这个问题,是自然界尤其是动物类在种系繁衍上雌雄面临的实际。生产中的难产和产伤,那是需要急救的,那是另一回事。正常的妊娠满月自会瓜熟蒂落,没有多大的痛苦和身体上的伤害。至于产后的坐月子,给予休养和饮食调养也是可以恢复的。只要没虚像(即虚证)是不必用药补血和输血的。对于月经的定期来潮,它的意义在于冲洗干净胞宫,为经后危险期(排卵期)的受精在胞壁上顺利着床发育做好准备,除此别无意义。所以,这种正常的经期来潮出血,并不损害身体。而行经开始后的女性,也没有在经期前后自己专门购买补品或门诊给予补血及药物治疗。因为那是人体生理变化的自然现象。

在这里,我有一个推想,认为“由月经而产生的经血与血管中的‘营气血’不能等同看待”。这两种血,作用不同,自然血内成分就有很大的差别,就像泪液和尿液虽同是人体排出的体液,但二者差别就大了。因为这二种血液的排泄路线不同,自然它们的去向也不同。经血出胞宫,完成了它的清净任务就成了废物,而“营气血”却不同。血液在营养代谢中消耗尽了,连血细胞也衰老了,但脾脏还要把它吞噬掉,并回收它的有用成份作为造新血细胞的材料。

在这里,我们便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了,脾脏为什么能这么准确无误的工作?主要是脾脏的组织细胞有识性,能识别出有用的材料,予以回收。人体的肾与膀胱能排出废物尿液,肾盂、肾小球、肾小管就有识别废液的功能。既如此,女性体内的血室中按期排放的“血”,也应该是子宫识性细胞掌控排泄的废血。也应该是一种只具有清洁作用的液体排放,类似于清洁液吧!所以说,经血远不能等同于营气血,它基本上是属于血的废液。我是这么推理的,我想知道它的成份,但怎样详知?因为自己没有专门的检验器械与水平,只能从推理中得知了。

如果说女人以血为主,出血、损血有自造自补的功能,那么女人的经血过多,患了崩漏病,常年造成血虚,也不必服药治疗吗?如果说男人以气为主,在生活生产劳动中有一些患者出血几百cc,也常常是包扎一下休息几天了事,就不怕自补不上酿成痼疾吗?

所以,人体男女气血的概念和理解是同等重要的。因为男女的差别,除了“生产”之外,生活饮食工作等同是一个环境,男女连人体的阴阳(体温及变化)都一样,元气的运行盛衰也就一样了,营血、营气血自然也一样。所以对男人以气为主,女人以血为主的说法,是有局限性的,应有明确的认识。

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吗?是否阳热是100,阴寒也是100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阴平阳秘”?

答:人体的阴阳必须达到平衡,但它有一个基点。人体男女阴阳平衡的基点是在偏阳的37℃上。高于37℃就称阳亢,会生阳热证;低于37℃为阴盛,会生阴寒病证。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有阴阳,都有阴阳平衡的基点,但各种生物的基点是不同的。比如鸟类一般它们的阴阳平衡的基点约44℃左右,蛇、蛙类以及水生类生物的基点还要明显低一些,所以我们叫这类生物是冷血动物。至于植物的阴阳平衡基点,因无从资料考证,所以无法讨论。总之,动物的基点都偏阳,具体偏多少,那要生物学家来解答。动物的基点偏阳,阳性为热为动,为动物的特性,符合了动物生存繁衍的需要。所以我们从推理中可知,动物体内阴阳达到“阴平阳秘”平衡的基点,也是它们的种类在无数代的生存繁衍中形成的。即然如此,我们也可以说,这个阴阳平衡的基点会随着天体星球的运转、自然界温度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基点不是固定的!

人体的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健康的需要,是人类生存中一直追求的。因为“阴平阳秘”是受自然界四季气候温度、六淫之气干扰的,所以气候变化衣服被褥的增减和六淫致病后实施的药物治疗都是为顺应自然的变化,从而达到“阴平阳秘”。这种顺应的具体措施,就是追求——阴阳平衡和合,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佳态。

可是,在中医学的阴阳篇中,还有“阴阳离合,精气乃绝”的说法。离合,就是离阴或离阳。不论离阴或离阳,人的精气就断绝了。精气是什么气?(精气在人体诸气一章有论述)精气就是元气的根本——营气血。而离阴,阳也就没了;离阳,阴也就没了。没有阳气和阴气的和合,元气也就没了,也就没了气化,也就没了脏腑的功能表现,也就没了营气血的生成。这一连串的“没了”,自然生命也就到了尽头。所以说,人体内如果没有阴阳和合二气,就没了生命。这是自然界生物的生存规则。

为什么会有“阴阳离合”的产生?

因为宇宙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白天也就没有夜晚;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死,生也就自然停止了。故而,万事万物是没有绝对的。尽管“阴阳和合”是生物有生命的规则,也可以说阴阳和合是生命的基础,但能“和合”也能“离合”。只是在“生命和合”的这个原则的框架下,“离合”的现象自然是罕见的,但不能是绝对没有的!

在人类历史上,阴阳离合的事虽少,但也发生过,且古今中外均有记载。但人类至今在科学界,一直把离阳和离阴的现象作为历史遗留,虽继续在记载着这类罕见发生的事例,但均无法给予合理解释,只能作为古今未解之谜悬挂着。

为什么这些未解之谜被悬挂起来,无法破解?因为在当今的科学界和常人的认识感识里,只局限在对“物”的认识上,也就是五个感识。只要有一个感识产生了认识,就证明了这个物的存在。而人体的这五个感识即眼、触、舌、鼻、耳,即使您全部都产生了感觉认识,也只能认识有形、有相、有色、有感的四有感或借助仪器、对比等方法认识了四有感的物。对人类来说,这些感识的物是实在的、可信的。但这四有感对大自然界来说,只是认识物的一个部分,还有些物质它虽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却没有四有感只有四无感,即无形、无相、无色和无声、味、温度、触觉感。比如,人体的经络、元气、阴阳二气以及一些人体的气味,就是四无感的物质气体。假如我们不承认四无感的物质存在,自然对人体四无感识的气体在偶尔显示的情况下,也无法给予解释。但在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中,却有这方面的论述。比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合,精气乃绝”,就是对四无感识的人体气体物质的论述。

以下是离阴,离阳的讨论:

离阴,根据“阴平阳秘”的观点,离阴,阳即会独亢,阳亢盛了,会因热生火,自然会人体自焚。

地点时间:1950年10月在伦敦街头,一名女演员和其朋友在街头散步。当走到一栋楼下时,这位女演员的头、胸、背部突然着火,燃起熊熊火焰。仅几秒钟后,当路人过来急救时她已被烧尽。所有在旁的人都证明她是被烧死的。

1966年12月5日清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库迪尔斯堡烧死在自家的卫生间里。这位92岁的老医生变成了一堆黑炭。奇怪的是他的左脚完好无损,脚上的皮鞋连烧烤的痕迹都没有。法医查完现场,没有发现易燃物如汽油等易燃物,卧室里也没有着火的痕迹。如果是外火烧死,内脏是不会被烧毁的。可死者的内脏全烧成了灰烬。最终,只能认为是一种自焚现象。

另据发现,1951年7月某日,一位名叫玛丽的妇女坐在靠椅上,身体已烧成了灰烬。法医鉴定着火直径只有一米左右,形成了一个圆圈,起火原因不明。在英国伦敦,又有一个人在街上走,突然全身被火‘裹’住了,头发很快被烧光连鞋子的橡胶底都被融化了。三百年来,像这样的记载,至少有200多起。男女比例差不多,年龄从四个月到老人都有。

所谓人体自燃,指的是人体没有与外来火接触,而人体内部突然自发燃烧化为灰烬。而燃烧周围的一切可燃物品都没有燃烧而保持原来的样子。这种奇怪的现象,令科学家感到困惑和惊奇。

我国的明末清初,学者周亮工编写的“书影九卷”里详细记载了一次人体自燃事件。从记述的过程可以看出,只是睡在床上的二人身体已自燃,而床第卢舍却都没有燃烧。这种自燃的火是异于常火的。他的这段记载对研究人体自燃现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意大利某医学资料中记述了一段报道。1673年,名叫帕里西安的人躺在草垫床上睡觉,突然人体自燃只剩下几根骨头其余已化为灰烬,但草垫床却保持原样,没有燃烧。

1744年,英国伊普斯维奇城一位60岁的帕特人,夜睡时突然体内自燃成木炭一样,但她附近的衣物杂物全部保持了原样子。

以上例述来自“人类未解之谜”书中467472页。

还有在英国伦敦、俄罗斯圣彼得堡、美国费城等均有报道。世界较多的科学家都一致认为:人体自燃现象确实存在。但众说各异,并非定论。自燃现象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奇谜。

根据中医阴阳学说“阴阳离合,精气乃绝”的原理,以上所述人体自燃现象属离阴。离阴了,独阳会无制约的瞬亢,亢极化火。又根据人体“上为阳,下为阴”的阴阳分辨法观点分析,自燃以头胸上部开始时是必然的,人体自燃现象也符合中医“阴阳离合,精气乃绝”的观点。

再讨论离阳。根据中医“阴平阳秘”的理论,离阳会阴盛,盛必寒化为液。在自然环境偏阳的条件下,会液化蒸发也是几秒钟的事。而不同的是,液化蒸发由脚部开始向上。因为中医上讲人体脚部为阴中至阴,离阳后的阴盛亦由阴中至阴的脚部开始,由下往上变为水液。在收视者的眼识里(旁观者)看来人体是由脚部向上依次钻入地中而不易被人发现,或以为人在做弯腰或下蹲的动作,或准备坐地。故而旁观者感觉仿佛一瞬间‘那人’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此种现象尚不能在旁观者的识感中形成消失的蒸发意念。最多,目击证人看到的是当事人像似地下有牵拉似地钻入地中。但掘地无踪,是因已液化蒸发,已变成了气态了。

我读过一本书,记载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具体日期,有一对年青人在举行婚礼前路过某市的一条街,新娘正走着,突然就往下沉。新郎反应过来时的瞬间,眼睁睁的看着新娘最后全部钻入地中。他们报警后,立即开来了挖掘机。然而已掘出几人深了仍不见新娘的踪影。后来,同样的事在这条街上仍有发生。人们把这条街叫做“魔鬼街”。今天,当我们要找到记载此段全文的书籍时,再也找不到了。那段记载,记准了具体时间和事件发生的国家甚至城市名和街道名,同时也记载有它国事例集体或家人在郊游中突然发生了有人“丢失”的事件。同样使科学家们迷惑不解,认为是人类未解之谜。

人体的阴阳二气,我们就暂时讨论到这里。而关于以借用中医“阴阳离合”理论对人体自焚与液化蒸化现象的解释,我是以中医古典著作中“阴阳离合,精气乃绝”为理论依据,结合人类未解的自燃与蒸发现象来叙述的。若要拿出科学证据,那是很不容易事。因为自焚与蒸发本是与阴阳和合相悖的,是自然规律不允许的,所以,事实例子是少而又少。如此,我们暂且把它当作一个“未解之谜”之前的离奇故事来拓宽我们的“趣味”知识层面吧!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人体阴阳二气的理解,和暂时作为一把打开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知识库门的钥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