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外治法的简介及意义 提到中医,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苦苦的汤药,其实祖国医学最早的养生治病之法是外治法,也就是现代人倡导的中医理疗。如砭石放血、草茎敷裹创伤、干草烤食御寒等,就是针法、敷贴、热熨法的起源。中医外治技术有数千年的历史。针灸和推拿均属中医外治范畴。但针灸和推拿在外治疗法中独树一帜, 并走出国门,成为国粹。其他外治技术散落民间。 中医治法可概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用口服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成为内治法,口服药物以外治疾病的方法统称为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是在长期的医疗买践中逐渐总结、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是运用特定的手段对人体相应的体表位置及特定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来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方法。外治法包括的内容甚多,诸如推拿、拔罐、刮痧、药灸、药浴、熏蒸、外敷等,以及与穴位经络相结合的现代理疗等均在其中。治疗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种学科。 中医外治法不仅能治身体表面的疾病,如疮疡等,而且还广泛用于治内脏病证,及预防疾病,保健强身,同时,许多中医外治法,如刮痧、拔罐等,还具有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现代中医理疗秉承传统中医外治法特点,疏通人体经络,激活气血能量,使真元之气畅通无阻的周流全身。如此,但凡是世上最奇怪、最难下手的病痛都能寻根究底、有法调养、恢复健康。 其特点是,具有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简便安全、适应广泛、疗效稳定。其最大的优点是客户认同度高、经济实惠、副作用小甚至没有副作用、痛苦少的优点,深受大众的欢迎。随着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外治法这门古老而独特的学科又增添了新内容,从治疗到预防,从新型保健产品的高消费到步入平民百姓之家,中医外治法日益被世人所重视,从而更加推动祖国医学的发展。 二、中医外治法的历史沿革 中医外治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是中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追溯中医外治的发展,我们可以概括地说,中医外治萌芽于原始社会,奠基于先秦,发展于汉唐,丰富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提高于现代。 内病外治疗法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从考证,它的发展简史可以上溯至黄帝内经,内经记载的外治技术有砭石、九针、火芮、导引、按摩、灸、熨、渍、浴、蒸、涂、嚏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法。《太平圣惠方》记载有淋渫、贴熁、膏摩等法。孙思邈《千金要方》所用外治技术,共有27种之多。“变汤药为外治,实开后人无限法门”。明清时外治技术趋于成熟也趋于泛化,如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正骨手法与外固定器具是中医外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外治的应用颇为广泛。
三、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1、气聚则生,气壮则康 人在气交之中。凡呼吸吐纳之气皆天地之元气也。“元气足则诸邪俱退”,元气不足则百病上身。中医认为,元气是人体的原动力,元气是生命之本,是生命之源,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元气决定着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说,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从而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或虚弱,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因此造成死亡。元气的盈足与亏损,是影响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到了老年为什么眼花耳聋,发堕齿槁,那是因为元气的缺失已不能够满足正常生理的需要了;为什么年轻人精力充沛、面容姣好呢,这是因为年轻人不仅元气充足,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补充,所以才会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的感觉。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部分之间是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在体表部都有相对应的部分,内外之间通过经络相互沟通联系。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医提出了“内病外治”的独特理论,即对人体外部(体表)特定区域施以一定的治疗手段,通过人体内部的自我调节,改善脏腑功能,进而达到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完善,实现祛病强身的目的。正如外治大师吴师机理论骈文说:“病之所至,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外治非谓能见脏腑也,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 。 2、气衰则弱,气阻则病 人生天地间,不可能跳出五行之外,不在三界之中。生活中就难免受六淫邪气、地土方域、时行疫疠等自然因素,情志内伤饮食起居失宜,劳役过度等致病因素的影响而损伤人体的气机。正如吴师所云:“其或疾风豪雨祁寒溽暑,山岚瘴疠之迕,以及情志之自贼,饥饱劳役之伤,卒暴之变,元气因之而戕则病生焉。内中乎脏腑,而外发乎肢体。治之者亦遂以内外殊科。” 高明医生,必知气生百病之理,又知调气之法,气寒则温之,气热则凉之,气浊则清之,气结则解之,气燥则润之,气升则降之,气陷则升举之,惟使气中之阴阳营卫相得协调,大气才行,病气可散。“不通则痛”, “不通则病”,经脉中有了阻滞,阻挡了元气的通行,气不通,血不行。而元气达不到的地方,就形成了病痛;元气亏损或不足,不能周流、营运和滋养全身,则元气不畅的地方同样也形成了病痛,这叫“不荣也病”。“不通则病”是实症;“不荣也病”属虚症。如果元气亏损严重,则身体必定虚弱多病,传统中称为“五漏”之躯,要行“修墙补屋”之法。这也是经络调理的专有内容。
四、中医外治法何以能治病 疑夫内治者之何以能外取也?不知亦取诸气而已矣,今夫当风而浴则寒气得而入之,触暑而行则热气得而入之。入之者在内,其所以入之者外也,非内也。人身八万四千毫孔皆气之所由出入,非仅口鼻之谓。其可见者,热而汗气之出也,汗而反气之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外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通过我们全身的皮肤,不仅仅是口鼻侵入体内,变其经脉之负,变其经脉之内气血精微之负,使气血、精微流行不畅,结聚不通而为病,使经脉败漏,熏于五脏,五脏受伤而为病。故《黄帝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皮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中医外治法的基本作用是“枢也,在中兼表里者也,可以转运阴阳之气也”,“可以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可以升降变化,分清浊而理阴阳”,则“营卫气通,五脏肠胃既和,而九窍皆顺,并达于腠理,行于四肢也”,并认为此法“最妙,内外治贯通在此,??可必期其效”。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也就是说治病养生不是用药,而是顺气,一是打通气脉,气顺则血行;二是气血顺畅,才能恢复人体各个器官的应有功能;三是气血调动内因,药物才能被正常器官有效吸收。 经络调理,可以使身体中的任何缺失与不足都得到快速地调整,也可以较快地补充气血,增强体质;还能迅速打通阻滞,疏通经络,达到“经络疏通,百病不生”。它还能调整任何阴阳不调,使之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就是生病的三个原因可以同时得以调整,不仅能够调病理疾,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 中医外治法以黄帝内经与外经相结合,“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皮肤,其次治筋脉……”的理念,在传统中医六大技法后又将中医内病外治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外治绝技是以中医经络为主导的调理方式。不管人或则是动植物,都是有自愈功能的。现代人用药泛滥,不管是中药或是西药,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是,经络调理是一把打开人体健康大门的钥匙。 五:中医外治绝技介绍 点穴顺气 点穴顺气是古代宫廷御医为王公大臣调理身体的一种养生方式,它以道家思想结合黄帝外经理论为体系。传承大内皇宫御医点穴按摩术,由各代师傅口授心传。点穴顺气是通过明理辩证、施治者的医武结合,通过调理师双手或“指功”以水滴石穿之柔功,作用于顾客的体表,从而起到透表达里、灌溉五脏、洒陈六腑的作用。 善治皮部,经筋,直接作用于人体疾病。 点穴顺气的三大特点: 1:医武结合,明“理”辩证,透表达里,祛邪而不伤正。 医武结合,以“功”为本,劲如“风摆杨柳”,又似“行云流水”,使“医患相通”,祛邪而不伤正。我们既有名老中医把脉辩证,又有亲自口传心授给调理师其独创的五行六合法,保证了每一位顾客的调理效果。 2: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突出整体治疗的特点; 古人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点穴顺气,从其原理讲,通过调理脏腑气分,平衡阴阳,增强脏腑机能,使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仅能解除一些自觉不适的症状,还能调动人体自身潜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点穴顺气又注重整体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整体出发,全面进行调治。 '宋体' >,不仅能解除一些自觉不适的症状,还能调动人体自身潜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治病求本,诊治结合。 《皇帝外经》云:“阳气从阴,出于经脉之外;阴气从阳,入于经脉之中,始得气血贯通而五脏六腑无不周遍也”。疾病产生的实质就是脏腑阴阳失衡的结果。点穴顺气非常重视调理脏腑气分,使“轻清者上升,重浊者下降”。通过调理脏腑气分,平衡阴阳,恢复脏腑功能。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 点穴顺气调理范围与禁忌 一、一切亚健康及内外科杂病不适症。 1:解决疲劳、早衰、失眠、胸闷、心悸、记忆障碍、掉发、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怕冷、面黄等亚健康状态困扰的人。 2:帮助调节肚腹内气顺畅,腹腔内的有硬结甚至良性肿瘤患者 3:提高人体元气再生的能力,对于神经衰弱,厌食, 体内及骨关节淤血,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效果佳 4:点穴顺气配合砭石的调理,在调理的过程中吸收天然的能量,对于头部施术,效果最佳,对于头部皮肤僵硬、长期头痛、颈椎肌肉硬化、劳损有很好的作用,对体型肥胖人群亦能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但是,再好的东西都有它达不到的地方,或者说是不能用的地方。比如:禁忌与谨慎主要以事项: 1】体内有金属固定物者 2】心脏有支架的。 3】有大手术的。 4】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5】恶性肿瘤等。 6】谨慎:隐形眼睛的,孕娠 三、注意事项 1】手法力度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2】步骤要衔接连贯。 3】不要站在顾客两脚底方向。 4】及时做到散病气。 卢氏点穴顺气被豁如中医馆定为医馆首选技术,因为她不单单为客户调理身体,而是调理师在为客户调理身体的同时,与顾客气机同引,磁场共振,犹如练气功一般。引导顾客体内的气机 升、降、出、入,(通、平、排、补)顾客做完神清气爽,调理师做完好比刚刚练完气功一样轻松。 卢氏自然疗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健康调理师,遍布世界各地。 卢氏中医研究院首席技术个顾问兼副院长卢少平先生与众弟子合影。
|
|
来自: 太赫兹 > 《中医哲学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