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六节 慢性腹泻

 学中医书馆 2014-12-06

第十六节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结肠过敏、消化不良、情绪因素等等。下面我们主要就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作以介绍。

自测要诀

  西医临床分析:

  1.一般表现为腹痛,腹胀气。

  2.当排便或排气后痛胀感可缓解或消失。

  3.稀便与硬便可交替出现。

  4.当受凉,进食不易消化食物或情绪变化均可诱发或加重。

  中医临床分析:

  中医将腹泻大致为分三个类型:

  1.腹部觉冷,四肢不热,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时即腹痛而泻的多属脾肾虚寒腹泻。

  2.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胀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无力的多属脾胃气虚腹泻。

  3.精神郁怒即痛泻,泻后疼痛减轻的多属肝旺克脾腹泻。

警示

  ·腹泻经一周家庭治疗未见好转。

  ·小于三岁的幼儿腹泻经四十八小时家庭治疗未见好转。

  ·黑便或血便,多提示胃肠道出血。

  ·大便成形但显得油腻,提示存在营养成分吸收不良。

  建议相关检查:

  1.血常规:若因细菌感染所致者,可见中性粒细胞增高。

  2.粪便常规:可检出是否有红、白细胞和脓细胞。并可观察是否有原虫和虫卵。

自疗秘方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1.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实10克、甘草6克、法半夏15克、陈皮12克、茯苓3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本方用于大便秘结与泄泻交替出现,夹带粘液多者。

  2.赤石脂、禹余粮、浮小麦、大枣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本方用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即泻者。

  3.藿香、大腹皮各15克,陈皮、白术、厚朴、白芷、神曲各10克,茯苓20克,紫苏6克,大枣3枚,生姜5片,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泄泻清稀,肠鸣腹痛,头痛身困的外感寒湿型腹泻。

  4.炒山药30克,炒薏苡仁20克,炒白扁豆、茯苓、芡实各12克,莲子肉、煨肉豆蔻、白术、党参各10克,大枣3枚,生姜3片,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神疲倦怠,面色发黄的脾胃虚弱型腹泻。

   5.厚朴、五味子、石榴皮、乌梅、黄芪各10克,鸡内金5克,每日一剂,分2次煎服。

  二、成药疗法

  1.脾肾双补丸:每次6-9克,1日3次,温水吞服。用于脾肾虚寒者。

  2.补脾益肠丸:每次6克,1日3次,温水吞服。用于脾气虚者。

  3.逍遥丸:每次9克,1日3次,温水送服。用于肝旺克脾者。

  4.四神丸:每次5克,1日3次,适用于五更泻者。

  三、外治疗法

  1.独头蒜1枚,生姜3片捣烂敷于脐上,胶布固定,每晚调换。

  2.等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附子、五灵脂、五味子、白芍、乌药、炒蒲黄、罂粟壳,研粉装肚兜内,护住腹部,每两周更换。

  3.生姜1片,敷在脐上,外用胶布粘贴固定。用于小儿腹泻。

  4.吴茱萸3克研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加温后敷于脐部,上用纱布敷料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此法适用于因感受风寒引起的泄泻及过食生冷引起的泄泻。

  5.艾叶7片,白胡椒7粒,五倍子1粒,共为细面,加醋少许,再用糯米饭少许调和成团,敷于脐上。适用于脾虚腹泻及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6.车前草(鲜者)1把,捣烂取汁,调和六一散(滑石6份,甘草1份,共研细末即成),敷于脐部,适用于湿热型腹泻。

  7.胡椒、硫磺各等份,研面,每次1.5克,撒于脐上,用胶布贴敷,3日换1次。适用于寒性腹泻。孕妇禁用。

  四、按摩疗法

  脚部按摩对缓解腹泻疗效很好。可用手指按压脚的隐白、厉兑、至阴穴,各5-8分钟,每日1-2次。
 慢性腹泻脚部按摩穴位

  五、刮痧疗法

  刮痧治疗对慢性腹泻颇有效。可用刮痧板或梳子背刮拭背部、腹部和小腿皮肤(刮拭前,皮肤可涂少许刮痧油或植物油),穴位处重点刮拭,刮至皮肤发红、出痧。两次刮拭相隔3天左右,应等本次皮肤痧点消失后,再进行下次刮痧。中脘: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或脐上4寸取之。天枢:脐旁2寸。足三里:膝眼下3寸,胫骨外0.5寸。脾俞:第11与12胸椎棘突间,脊柱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下、椎柱旁开1.5寸。大肠俞:第4腰椎下、脊柱旁开1.5寸。

慢性腹泻刮痧部位

  六、食疗

  1.等量饭锅巴、炒莲子肉研成粉,拌入适量白糖,每次食50克左右,每日3次。

  2.猪腰子2只,骨碎补30克,煮食,喝汤食猪腰。用于肾亏虚寒者。

  3.鲜杨梅500克洗净,加白糖50克,置瓷罐中捣烂,加盖(但需留空隙),一周后自然发酵成酒,用洁净的纱布绞汁,即为约12度的杨梅醴,如甜度不够还可加白糖适量,再置锅中煮沸,停火,待冷,装瓶,密闭保存。陈久为良,夏季佐餐随量饮用。

  功用:可预防中暑,治疗腹泻症。

  4.净干莲肉,去心,放在普通铝锅或高压锅内,加水适量,煮熟烂,以洁净之屉布包住莲肉,揉烂碎。糯米或稻米500克,淘净,与莲肉渣泥拌匀,置搪瓷盆内,加水适量,蒸熟,待冷后,以洁净屉布将其压平,切块,上盘后撒白糖一层即可。本品健脾益胃,味美可口。

  功用:经常食用,可治疗病后体虚,少食,便溏,或泄泻等症。

  5.鲜杨梅不限量,洗净,浸泡在果酒(如葡萄酒)中,三日后食用。每次3个,一日2次。

  功用:可治疗腹痛泄泻症。

  6.干白果仁两枚研成细粉,装入一个鸡蛋内。再把鸡蛋竖在烤架上置微火上烤熟,即可。顿食。

  功用:本品有补虚收敛功效。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适合食用。

  7.豆腐2块,米醋200克,共煮熟后加入适量红糖,再煮10分钟食之,每天1次。

  功用:有补中益气、宽中、收敛止痢之功效。民间用以治疗脾虚久痢。此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病者可以试用。

  8.陈火腿脚爪一个洗净,加水适量,以小火煮炖一日至熟烂成羹汤,可酌加食盐少许。分顿随量喝汤,连食两日。

  功用:可治疗脾虚久泻症。

  9.龙眼肉15-20克,生姜3-5克,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煮汤服用,每天1次。

  功用:有温中散寒、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

  10.荞麦30-50克,加水适量煮成稀糊状,红糖调味食用,每天1-2次。

  功用: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脾虚久痢者。

  11.糯米、山药各500克,炒熟,加白糖适量研成细粉,拌入胡椒粉10克,每次取30克加水适量煮成糊状食用,每天1-2次。

  功用:有温中散寒,健脾益胃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

  12.党参20克、炒米30克,加水4-5碗,煎至1碗半,代茶饮,隔天1次。

  功用: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功效。适用于脾虚之久泻者服用。

注意事项

  1.寻找引起腹泻的原因,尽力避免之。

  2.情绪安定,有利于肠胃功能的调整。

  3.饮食宜选易消化、少渣滓的,并忌食生冷食物(包括水果及生拌蔬菜)。

  4.红枣、淮山药、栗子、扁豆、糯米、莲子肉有健脾厚肠止泻作用,不妨多吃点。苹果能止泻,煮熟后也可多吃。

  5.减少房事,使脾肾精气得以滋养。

自疗误区

  ·有些腹泻是由于长时间服用多种抗生素所导致的肠道内各种细菌的平衡失调引起,如果停药一段时间后,反倒会不药自愈。

  ·中老年患慢性腹泻,久治效差,不可掉以轻心,而要高度警惕,以免贻误病情,如肠癌、肝癌引起的腹泻。

  ·慢性腹泻病情顽固,必须彻底治疗。自疗见效后,倘不坚持巩固,常会功亏一篑,病态复旧。

  ·忌吃生蒜。大蒜的辛辣会刺激肠壁,加剧腹泻。

健康知识链接:

  心理健康的部分特征

  1.与大多数人的心理相一致。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

  3.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劳动和工作。

  4.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5.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既了解别人,别人也能了解自己,在一个集体中受欢迎和信任,有自己的朋友和相处较好的同事。

  6.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

  7.有健全的人格,既在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都比较健全、平衡。

  8.有正常的行为,即行为方式与其社会身份相一致,反应和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有一贯性。

  9.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并不断进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