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阴离合论篇第六

 johnney908 2014-12-06

 

阴阴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不应,不对应也。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乃一阴一阳。日为阳,月为阴,日月亦一阴一阳耳。人俱应之。今言三阴三阳者,不于阴阳之理合,乃问何以故也。三阴者,手足太阴、少阴、厥阴也;三阳者,手足太阳、阳明、少阳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数,计也】,推之可百【推,推衍。演变】,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胜,全部】,然其要一也【要,关键,总纲。一,即‘道生一’之一也。诸变诸化之本源也。本句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理一也。夫阴阳之道,此谓‘二’也。二者相和而顺,则生三、生万物矣。二者相合而逆,则归于‘一’也。相参《道顺图》】。天复地载【复者,盖也。载者,承也】,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地为阴也,藏而未出亦阴也。故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隐则为阴,出则为阳。故出地者,为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因,依赖。生长收藏顺应四时之令也。此为其常】,失常则天地四塞【四时失节,则当生不生当长不长当收不收当藏不藏,阴阳气乱,胜者候天,其当至而不能胜者被抑,故曰塞也。塞者,不能循其序也。张介宾曰:四塞者,阴阳否隔,不相通也】。阴阳之变【变,衍化】,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数(四声),数量。可数(三声),可以数清,即可以掌握】。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三阴三阳之离合,即三阴三阳经之分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此言阴阳之所部也。】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此言太阳经之所循行也。阴中之阳者,以足为阴,故论阳者,言阴中之阳也。阴者,以其所部言。下同】。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

广明之下,名曰太阴。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此言阴阳之所部也。】

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此言阳明经之所循行也】。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言少阳所部。】

少阳根起于窍阴【少阳经循】,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搏,脉之应手也。浮,脉之象也,为阳。一阳,即‘阳一’也。三阳协和如一也】。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前以上下言阴阳。此以内外言阴阳。】

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此言太阴经之循行也。引阴中之阴者,以内为阴故也。下同】。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所部也】。

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经循也】。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所部也】。

厥阴根起于大敦【厥阴经之所循也】,阴之绝阳【绝阳,淳阴无阳也】,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天地万物俱有开阖之消息也】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沉,脉之象也,属阴。一阴,即阴一也。三阴协和之貌也。相失则为病矣】。

 

阴阳【冲冲】【阴阳冲冲,曰三阴三阳相承顺循行之貌也】,积传为一周【经气相注,次第循尽为一周也。经气一日夜循行五十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夫气者,虽言脏腑之气、营卫之气、经脉之气云云,实由其气循行至所部而为之用也】。

【所以但言足阴阳三经,而不及手三经者,上文: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阳。《素问识》曰:盖言万物之气,皆自地而升也。而人之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言足则通身上下经气皆尽,而手在其中矣。故不必言手也。】

三阴三阳经脉循行,详见【】篇。

分享到:
   阅读(47)评论(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