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训练

 温州特教 2014-12-07

 1.创造力的价值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尽管有的非常漂亮而且有着某种特殊的本能,但是这种本能毕竟是有限的,而人拥有的能力则是无限的。人类能使自己像鹰一样在蓝天上飞翔,像鱼一样在大海里遨游,像猴子一样爬高,像猎豹一样奔跑,像鸟一样孵化,像鼹鼠一样打洞。这是因为人类有发达的智力,在人类智慧之花中,最美丽的花朵要数创造力。

  人类出现在地球以来,经过漫长的岁月,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和发达的物质文明。目睹自己的创造力,人类在自我赞叹之余,不禁产生了渴望揭开创造力奥秘的愿望,使自己进入开发更加伟大的创造力的自由王国。我们知道,在未来的高科技社会中,一般性的智力与体力劳动均由电脑和机器代替,而留给人的是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也就是说,未来社会更加需要具有发达创造力的人。我们的孩子是21世纪的建设者,他们要想适应高科技社会,并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就需要进一步发展创造力。

  2.影响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要开发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应知道哪些因素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有影响,哪些因素会阻碍创造力的提高。研究表明,成人的性别角色观念及行为对孩子创造力有影响,教师的个性和行为对孩子的创造力有影响,家庭特点和双亲的行为对孩子的创造力有影响,知识的贮存量与知识结构对孩子的创造力有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就会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如果是消极的,则起阻碍作用。此外,对孩子创造力发展有确定的阻碍作用的因素有:

  (1)胆怯;

  (2)倦怠;

  (3)过分的自我批判;

  (4)性格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5)兴趣狭窄。

  3.开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

  淡化性别角色使男女孩子的创造力得到相等的发展机会。

  在研究创造力强的人的性别角色中发现,富有创造力的男子在女性气质项目上的得分高于同辈的创造力。创造力强的男子之所以趋向于女性气质,乃是他们比普通男子,对传统的男性角色扮演得不那么严格的结果。他们能够大胆显示或展示男性或女性的理智与兴趣,他们能够分享和表现他们男性与女性的特质,他们不完全以男性自居,也不那么受男性身份的限制,从而为其创造力的发展增加了独立性这一重要条件。

  在孩提时期,就思维能力看,男女差异并不很显著,而且由于女性成熟较快,女孩的思维能力略高于男孩。但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了男性偏于抽象逻辑思维,女性偏于直观形象思维,这种思维类型出现的差异并非完全由生理因素所至,更有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买给男孩的常是金戈铁马、大刀阔斧,抑或机械和电子玩具,给女孩则买布娃娃和玩具餐具。这些性质不同的玩具必然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

  在对待孩子态度上,有些家长总认为男孩应有自己的主见,因而更多地鼓励他们独立地进行活动,对于女孩则往往以为应温顺,安分守己,甚至不断提示女孩不能像男孩子那样放纵自己。类似这种行为和观念上的限制必然会成为创造力发展的桎梏。

  父母应具备有利于孩子创造力发展的特征,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特点亦与孩子的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当父母感到自信,不大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与自己的地位和角色相一致时,他们的孩子倾向于有较高的创造性。

  另一项对高中男学生的研究表明,有较高创造力的男生,他们的母亲都比较开明,豁达。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对杰出的数学家和作曲家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父母通常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卷入了孩子天资的开发中。他们一方面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另一方面自己积极参与这些领域的活动,对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充满了热情,从而成为孩子的榜样,激发出了孩子更加热烈的学习热情。

  还有一项对31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研究发现,在他们中有74%的人孩提时代在家中有特殊地位。他们常常获得父母更多的重视和特殊的注意。在另一组62位杰出的科学家中,有76%的人处于这种特殊地位。这表明给孩子以特殊的注意和重视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日益增多,他们很容易获得上述那种特殊地位,这就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当今家庭中也确有不利于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因素,溺爱型家庭日益增多。由于过分溺爱削弱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造成孩子脆弱、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探索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等,严重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应从上述研究中汲取有利于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特征和父母的行为特征。科学地为人父母。父母并不仅仅是亲情象征,还应该是理智的、科学的角色。

  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在游戏中诱发创造性游戏是孩子自发的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孩子学习和发展最自然、最有效的手段。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操作、探索、自我表现,进行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孩子能表现自己的目的,执行自己的决定,施展各种能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可使孩子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言语、想象,特别是创造力等方面得到显著发展。

  有一些实验研究,先让孩子在实验室里玩耍,然后再进行创造性测验,以此来验证玩耍与创造性的联系。其中有一项研究是这样进行的:研究者首先悄悄地观察一群孩子,在此基础上,暗中把他们分成玩耍者不玩耍者两类。两类孩子都被分为3组;甲组是自由玩弄一些物品,乙组是模仿主试者来操作物体,丙组是直接用这些物品解决问题。结果表明,在想象的流畅性方面,甲组被试的成绩高于其它两组,而且玩耍者的成绩更突出。这说明自由玩耍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与表现。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常把游戏称为创造想象的源泉。不仅因为游戏使孩子有机会发现物体的新特征,而且游戏能刺激孩子的想象,从而使创造性行为更有可能出现。

  要使游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在指导孩子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要注意让孩子按自己的爱好选择和进行游戏;要鼓励和帮助男女孩子去进行平时很少玩的游戏;要经常组织男女孩子一起合作游戏,以便互相弥补;要尽力使游戏内容和形式更为全面;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要更多地强化孩子的创造性游戏。

  4.用创造发明家的心理品质塑造幼儿

  我们都承认创造发明家们拥有最强的创造力,许多心理学研究人员对这些发明家们的心理品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尽管不同领域的发明家其创造力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他们在某些心理品质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诸如专心致志,习惯于类比事物,敢向权威挑战,习惯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善于发现问题,喜欢以独特的方式探索事物,善于预测事物的结果,富有幽默感等。如果我们用这些品质去塑造孩子,一旦他们也获得了这些心理品质,就会形成发达的创造力。下面谈谈这些心理品质基本的培养方法。

  专心致志这一品质实质上是兴趣与坚持性(毅力)的统一。没有兴趣难以专心,没有毅力难以致志。培养兴趣的方法很多,这里只强调一点,即要让孩子多体验,广泛了解事物,因为只有对某一事物有所了解,才谈得上产生兴趣。例如,一个不懂围棋规则的人是不会对围棋比赛感兴趣的。一般而言,知识越丰富,兴趣越广泛。毅力乃是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因此,培养毅力的主要方法就是训练孩子干任何事情要坚持到底,一幅画要画完,一套操要做完,搞卫生要搞完。

  习惯于类比事物类比是创造的重要因素,许多创造都是类比的产物。例如,飞机是与鸟类比的产物,机器人是与人类比的产物,许多名诗佳句也是类比联想的结果。要使孩子从小习惯于类比、善于类比,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经常让孩子带着它像什么的问题去观察事物,引导他们寻找事物的共性,培养他们的类比意识,鼓励他们的类比行为,开展类比游戏等。

  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向权威挑战,实质上是一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怎样培养这种精神呢?第一,对孩子的提问或反问行为要表现出十分喜欢的态度。这是很有效的强化,会大大增多孩子的提问行为。第二,可以向孩子规定至少每天提出一个问题,提得多,提得好有奖(如有了新玩具或图书,他可以第一个玩或看),以鼓励他们多提问。第三,要经常向孩子提问或反问,以自己的挑战精神影响孩子。第四,创造一种有助于孩子提问或反问的环境,经常开展辩论活动。例如,讨论对某一事物的观察结果,辩论道德行为,游戏规则等。

  习惯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发现事物间的关系这实质上是如何保护和维持孩子好奇心的问题。好奇心能驱使孩子不停地探究事物,然而,这种宝贵的好奇心在有些孩子身上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其原因主要是不得法的教育所致。一方面因为家长和教师厌烦孩子提问,责备他们因探究而搞坏东西的行为,这种态度对孩子起着负强化的作用,逐渐消磨着他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孩子的探究行为出现后,教师和家长不及时给予鼓励,结果探究行为因得不到及时强化而消失。再一方面,成人没有给孩子提供激发好奇心的环境和活动,因为好奇心是新异刺激引发的,如果环境和刺激活动日复一日无变化,就难于保持孩子的好奇心。由此可见,培养孩子喜欢探究的品质,就是保持和维持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家长和教师采取与上述三种情况相反的态度,就会达到目的。

  善于发现问题这一品质与观察力和判断力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许多问题和现象就会从眼皮底下溜掉。但也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况,这是观察与思维脱节的表现。因此,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质上是协同提高观察力和思维力的过程。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可以通过找错误的活动来培养。例如,给孩子一幅鸡浮水的画,讲一个有错误的故事等,让他们找出错误。总之,可以常常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错误或疑难问题,让孩子去发现,以增强他们对错误或疑难问题的敏感性。

  喜欢以独特的方式探索事物不愿雷同,是创造力强的人的基本特点。这种品质不能自发产生,需要激发。首先,教师和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以不同于他人的方法游戏、作业、操作实物或回答问题时,要立即突出表扬,获表扬的喜悦会使孩子从偶然地追求独特方法变为有意识地去追求。其次,成人要经常采用多种途径教孩子认识事物,例如认识空气的存在,可用透明的塑料袋,装上空气,让孩子用手压;还可用扇子对着孩子的脸扇,让孩子感觉空气的流动;也可以用小瓶装昆虫,将盖拧紧,过一段时间,让孩子观察昆虫的变化,然后讲明昆虫死亡的原因。成人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培养出的孩子,创造力往往也较强。

  学会预测事物的结果预测事物的结果,是一种对事物因果关系进行推断的能力。中小学生如果在孩提时期受到这方面的训练,他们的预测能力会大大提高。如何教孩子预测事物呢?主要方法是引导孩子认识和寻找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如阴天和下雨,花草生长与阳光、空气,火与可燃物,表扬与做好事,批评与骂人等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系列因果关系。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成人可以提出一些假设,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发展,让孩子联想和判断其结果。例如,假如地球上没有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假如没有空气会怎么样等。这样的训练会使孩子养成预测结果的习惯,从而增强创造性。

  富有幽默感富有幽默感是创造力发展的良好条件。许多学者指出在创造性和幽默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的研究事实证明了此观点。其中盖茨尔恩在研究中表明,一种强烈的幽默感是将高度创造性青少年与那些创造性欠缺的青少年相区分的一种重要尺度,在一个关于幽默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中,让一些高中学生进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之前,先听一个十分受欢迎的喜剧演员的录音。尽管在录音和测验之间无直接的联系,但听了录音的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分数明显高于没听录音的学生。

  幽默感通常表现在善于在周围环境中寻找滑稽可笑、荒诞不经和不合逻辑的现象,特别是要把那些被习惯势力和知觉的自动性掩盖起来的那些荒谬现象找出来,这是一种能力。另一方面,要用新的眼光来观察习以为常的现象,要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来认识这些现象,破除习惯的知觉自动性,这是一种才能。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能力构成了进行创造所应具备的探索问题的敏锐性侧向思维能力,而这种侧向思维使人们有可能在一般不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地方找到解决方法。难怪凯斯特勒把幽默与科学、艺术一道归为创造思维的三个基础。

  幽默感是高兴的一瞬间的果实,是友好气氛的结晶,是创造性自由的馈赠,同时它能消除紧张,使人的思想活跃,性格开朗。一个人为了尽量地幽默,必须摆脱理性思考和结论的约束,幽默的这种必要条件与创造性是十分相似的,所以,幽默感是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的。

  5.强化孩子的独创性表现

  根据强化可以增加行为出现次数的心理学原理,当孩子在游戏、绘画、泥工、剪纸等活动中出现具有新奇性和改造性的言语、行为和作品时,要及时给予强化。强化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表扬,赠小红旗或小红花,面向全班孩子展示其作品,优先让他们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等。若要孩子表现出创造性,就必须首先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可适当增加意愿活动,减少模仿活动。例如,在绘画中可让孩子听故事绘画、听音乐绘画、外出参观后绘画等,这比模仿范画或临摹实物更能表现创造性。

  6.进行想象中的改造训练

  根据创造性作品和产品都是对原有水平的突破,即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改造而成这一原理,对孩子进行想象中的改造训练,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类似下面的问题:(1)什么东西加些糖更好吃?(2)什么东西小点更好看?(3)什么东西跑快些更有意思?(4)什么东西声音小些更好?(5)什么东西往回退更好?(6)什么东西大些使人感到愉快?

  7。形成孩子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理性框架(认知图式)

  如果能使孩子从小形成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化的这一概念,那么,他们不仅容易接受变化,而且能积极地促进事物的变化,而促进事物变化的过程就包含着创造。形成了变化的这一理性框架,就不会墨守成规,就会对生活中的一切进行不断的变革。怎样才能形成孩子变化的这一理性框架呢?可以围绕自然界、人及人类社会三大方面的变化事实让孩子观察。例如,观察各种动物出生――生长发育――死亡的变化过程;观察植物的四季变化,日月星辰的变化,岩石的风化,天气的变化等;观察人的生长变化,人的活动的变化等;观察人类各种工具的变化,例如,为孩子提供各个时代的灯具、炊具等。通过这些观察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认识,并进行积极探索。与此有关的一个问题是要降低孩子对权威的迷信,从小培养他们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的品质。因为过分迷信权威就会束缚创造精神,经常鼓励孩子向家长、老师以及其他权威人物提意见,对日常用具挑刺,是降低迷信的有效途径。

  8.培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习惯

  经常开展以下活动,对提高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有效的。(1)让孩子列举常用物品的一切可能的用途。例如,说出砖、水、纸等的用途。(2)让孩子看图联想出尽可多的不同的问题。(3)让孩子说出某一玩具的各种玩法。(4)让孩子谈由一个词所想到的各种事物。(5)向孩子提出类似什么东西可以当锤子用的问题。(6)设立或提出问题情境,让孩子用多种方法解决。例如,老奶奶不慎将小豆和铁砂混在一起了,你怎样帮助她很快地分开?

  与训练发散思维相一致的就是鼓励孩子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与独特性。反对让孩子按固定的模式开展活动,允许他们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这是训练发散思维成功的重要保证。

  9.把害怕犯错误的心理降到最低限度

  不少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一个人只有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才能不怕犯错误,自由地表现他的思维。如何使孩子获得最大限度的心理安全和自由呢?从创造性的本质来看,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行为是非同寻常的。只有在一个能高度容忍异样行为的环境中,才能不妨碍创造性的发挥。如果遭到贬低、斥责,嫉妒,就会影响心理安全和自由,从而降低创造性。因此,应该鼓励孩子不同寻常的探索行为和奇异的幻想,鼓励他们创造出独特的作品。例如,有一位小朋友把大海画成红色的。此时如果遇到一位有培养创造力意识的教师,就会启发式地向孩子提出:是什么把海水染红了?”如果小朋友回答;打死了大鲨鱼,它的血把海水染红了。那么,不仅不应责难,而且应该大力表扬。

  10.鼓励孩子向创造力强的人学习

  孩子比成人更喜欢模仿自己所崇拜的人。因此,家长要向孩子宣传富有创造性的人物,并鼓励孩子与生活中这样的人交往。家长本身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因此要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育的方法富有创造性,以此来影响孩子。

  11.引导孩子尊重他人的创造性活动,关心自己的内部世界

  从小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要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方式以及各种习惯。让孩子多注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少注意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可以给别人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也可以完善自己。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关心内部世界自然就会胜过关心外部世界。

  12.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

  拥有广博的知识经验能提高创造力。一项对富有高度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他们常常对各种科学思想十分熟悉,他们在广泛的科学领域里汲取营养。另一项研究表明,使用两种语言的孩子,在语言创造性测验中,比只用一种语言的孩子获得更高的分数。

  在一定意义上讲,知识经验是想象和创造的原材料,知识和经验积累得越多,就越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