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项2003年对42个临床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表明低剂量的利尿剂是预防CVD和死亡最有效的一线用药。(OK,我承认这个文献研究有点老了……如果大家有新的相关文献欢迎提供给杏哥) 第一:噻嗪类利尿剂——首选利尿药 中效强度☆☆ 作用于远曲小管抑制Na-Cl同向转运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起效时间1小时,持续8-12小时。
虽然氢氯噻嗪和氯噻酮的作用强度伯仲之间,甚至在单位剂量的情况下后者更强。 虽然有专家呼吁氯噻酮取代氢氯噻嗪。 但是,氢氯噻嗪至今仍然是老美的最爱! 如果患者没有强适应症(诸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高危冠脉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且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则应首先应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JNC7亦支持此观点。) JNC8在《回答了三个常见问题中》同样指出,在非黑人的高血压群体中起始用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 除此之外,氢氯噻嗪有促进钙沉淀的作用可以有助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康复。 正常患者使用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停药即可),所以痛风和低血钠患者更要慎用。 第二:袢利尿剂——心力衰竭必需品 高效强度☆☆☆ 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抑制Na+-K+-2Cl-同向转运 代表药物:呋塞米,起效时间0.5-1h,持续4-6h。
袢利尿剂可以提供较强的利尿作用,但是没有噻嗪类利尿剂所具有的动脉舒张作用(所以氢氯噻嗪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如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m2,血肌酐2.5-3mg/dl),心力衰竭(尤其在收缩性心力衰竭进展时几乎是必需的药物)或严重水肿时都应使用袢利尿剂。 第三:醛固酮受体阻滞剂——高钾低钠要小心 低效强度☆ 作用机制为竞争醛固酮受体 代表药物为螺内酯,起效时间24h,维持24-36h。
此类药物类似于保钾利尿剂,所以也会出现高钾血症,尤其慢性肾病患者由于存在钾蓄积的倾向发生高血钾的几率更大。 其中螺内酯的常见不良反应是……男性乳房的发育。 因为依普利酮比螺内酯的特异性更强,所以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高钾血症。 这类药物常用于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其中螺内酯有利于合成代谢失调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依普利酮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注意:高血钾症、低血钠症患者禁用。 第四:保钾利尿剂——复方制剂出现
保钾利尿剂,顾名思义,最适合的使用场景就是患者出现低血钾了。当使用低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时,25%的患者有可能出现低血钾,所以后来出现了包含了氢氯噻嗪和保钾利尿剂的复方制剂。
内什么,这里注意的是这种合成制剂的初衷是避免患者出现低血钾情况,临床中应避免在一开始就使用。 至于在单药治疗的情况下该类药物的利尿强度如何……我想说,我也不知道呀!
最后:文中数据均为来自美国研究结果。 三言两语 好好的一飞机,说没就没了,啥也不说了。希望大家好好珍惜眼前吧! 关于利尿药的信息大家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医口袋」进行检查核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