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说相声的老头(雾)

 秦叟寨 2014-12-08
今天的雾倒是一天没散,小样儿,生命力挺顽强的。

看到什么东西生命力特别顽强的时候总会想着怎么能玩死他,但是一旦自己玩完之后。又突然像个犯错的孩子,觉得自己做错了,在心里默念几百遍阿弥陀佛,可千万别死了的。又想做坏事,又不想当坏人。

物理上解释雾说:水蒸气在地面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理科的很多概念都忘记了,当突然回忆怎么想都想不起来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学了那么久花费了那么多精力的东西就这样丢了真可惜。昨天去汪涵的书屋,看到书架上有本丁西林的作品。丁西林是个物理学家,但是因为写了诸如《一只黄蜂》这种名篇,所以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也要花个两三页介绍他。研究诸如“磁共振、超声波、机械制造”那些理工科方面的大家都可以顺便兼职来做文学创作,可是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别说研究那些,就是一个简单的十字交叉相乘法都要摸索半天才想起的起来是个什么东西。用进废退,丢了理化的知识,还想捡起来再用,太难了

据说高考马上就不分文理科、取消英语统一考试之类的,我觉得挺好的。譬如对于一个学文科学久了的人,看《三国演义》找不到一丁点笑点。但是要是理科生来看《三国演义》,就要笑死了——关羽竟然把一顶绿帽子带了一辈子。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说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文科生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不过现在中国当家的常委们文科生比率确实高了很多,号称是“文科生的逆袭”。

今天和刘佳怡找我打牌,很难得的聊到高中的一些事儿:她说他高中的时候就喜欢成绩好的男生,我说那肯定是暗恋门卫好久了。读书的时候确实是这样,从小到大,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肯定是绯闻不断的。成绩好的男生都是那种不学习成绩就好的,一大群花痴少女被迷倒之后,他选择的一定是一个呆萌的女生。成绩好的女生都是那种乖乖女,拒绝了一大批三好少年之后,她们心里喜欢的一定是那种有点“坏坏的”男生。然后最后写下来这段感情故事的都是扮演“红娘”角色的,像我这样的长得对不起观众,却也充当了男二、三、四号的人物。无论是现实还是小说里面都是这样写的。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我就很得意,毕竟是双学科都呆过。虽然数理化的东西丢了好多,但是仔细回忆还是能想起来一点。我记得08年看奥运会,我爸指着电视上的China说:那个我认得,那是中国!那应该是在那个青春叛逆期为数不多的几次觉得我爸也挺伟大的。我想要是以后我的孩子问我一个初中的理化生的题目,我连什么叫有丝分裂、什么叫受力分析都搞不懂,也挺可惜。用人格魅力培养他(她)的品格,用文化知识熏陶他(她)的思想,用经济实力呵护他(她)的成长。(哎呀~父爱泛滥了,太幸福鼻血都出来了,来块纸巾堵堵。)

可能我整个读书生涯都没有享受过那种“主角”的荣耀,那就好好努力,争取让我孩子在学校被万千同学倾心仰慕好了。要是二三十年后我孩子回家跟我说学校有好多好多追求者,我就语重心长的告诉他(她):咳咳咳,爸爸不反对你们,但是你要挑个你觉得最好的,一起努力好好学习。

早上起来以为雾会散,结果现在还浓得很。我就这样透过窗户看出去,雾罩着荷花池,隐约能看到远处的几点灯光闪起来了。我想是到了不想要雾散的阶段,就这样朦朦胧胧的,挺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