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对患癌夫妻的抗癌宝典,竟然是……

  平凡的人 2014-12-10

核心提示】妻子患乳腺癌24年,中晚期竟能“死里逃生”;丈夫患直肠癌18年,从未复发转移。十多年前,哈市这对夫妻炙手可热,曾上过央视,如今他们仍“挺好的”。这对患癌夫妻的抗癌宝典究竟是什么?

在十多年前,哈市有一对夫妻名声远扬,有不少中国人以及外国人,都不远千里来拜访,只为向他们求教一个问题——该如何战胜癌症、延长生命?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可这对夫妻都是抗癌“高手”, 竟摸索出一套“抗癌宝典”,女方患乳腺癌中晚期,依“宝典”奇迹般“死里逃生”;男方患有大肠癌,还是“宝典”,术后从未复发转移。癌友们看到了希望,纷纷渴求,这对夫妻也毫不吝啬,大方相授,久而久之,名声鹊起,渐成了全国最耀眼的抗癌明星!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他们“癌龄”都有20岁左右了,情况会发生哪些变化?他们现在又在做些什么?……

“宝典”之1:寻找病因向身体真诚“道歉”坚决“改错”

开门的是一位满头白发的妇人,皮肤白皙细腻,脸上连一块老年斑也没有,说话清脆响亮,行动迅速利落。她就是张艳坤,今年74岁,退休前是花园小学校一名高级教师,1990年被查出患有中晚期乳腺癌,锁骨下有转移病灶,1991年又被发现肝上有转移瘤。如今,她的“癌龄”已经24岁了,真是个奇迹,谁见了她都不敢相信她得过癌。

张艳坤向记者引荐他的老伴杨怀瑞,老人今年82岁,以前当过大学老师,又在机关当过干部,是高级工程师,喜欢诗词歌赋,爱讲幽默笑话,也会扮小丑逗乐子。1996年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为防止癌细胞复发转移,手术时连肛门一并切掉,在腰部开了一个口子进行排泄。至今年,他的“癌龄”有18岁了。

记者进门后,张艳坤对老伴发话了:“你先来说说,你是怎样患上直肠癌的?” 那样子就像老师对待小学生一样。杨怀瑞就一五一十地“检讨”,“年轻时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水果,自己还有便秘的毛病。做工程的时候,又总爱往阴凉的地方坐。到老的时候,癌症就找上来了。”说完自己的情况,杨怀瑞又说张艳坤的发病原因,她以前是四大“最”人:剩饭最能吃,睡觉最晚,家里家外干得最多,家里家外操心最多。“老伴伺候老人、照顾孩子,每天一大早起来做饭,却将剩饭剩菜全都倒进自己的饭盒里,带到学校当午餐吃。对家人、对学生,她付出太多,身体亏损了,癌症就趁虚而入了。”

两位老人先后患癌,他们都详细分析了病因,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正以前不良的生活习惯。现在,他家里的冰箱里装的都是抗癌食品,两位老人每天都锻炼身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遇到不开心的事,他们就一同去淡化消除它,两人有时还一起研究中医药的理论。


“宝典”之2 乐观心态: 夫妻“互救”,带给对方最美的温情

张艳坤说,除了改正生活中不良习惯,乐观也是战胜癌症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过,得了癌症之后,哪个患者都不会乐起来,还会连累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变得不快乐。“幸亏杨怀瑞,甚至有时他还让我觉得,得了癌症,好处也挺多的。”

1990年,张艳坤接受手术后又进行化疗,出现了严重毒性反应,周身疼痛,心率衰竭,手指和脚趾的指甲全部变成黑色,不能吃不能睡,不能坐也不能躺。“我当时就想,早早走吧,别拖垮这个家!”这个时期,见张艳坤整日整夜不睡觉,杨怀瑞就陪着,三更半夜,他扶着妻子的手“练书法”,“张艳坤,你一定能战胜癌症!”“张艳坤,这个家不能没有你。”写了一页又一页。他还给妻子写了一封“情书”,“这个家不能没有你,你是咱家的生命线,我和孩子都是这根线上的环,线断了环也散了,家也完了。”

有病的人都不会笑,杨怀瑞就扮小丑、玩“变脸”,逗得张艳坤把眼泪都笑了出来;张艳坤有洁癖的毛病,见不得家里乱,杨怀瑞就给她写诗:“多吃多睡傻乐呵,室内凌乱耐我何,茶果药物不要忘,心宽体健最快活。” 为了张艳坤好起来,杨怀瑞基本上每天都为老伴写诗,那段时间竟写了一千多首。

张艳坤的感觉是,自己确实生病了,但也同时“恋爱”了,以前两人各忙各的,杨怀瑞从未这么长时间地陪伴她,也从未让她欣赏到这多情意绵绵的诗句,她陶醉了,心花怒放。渐渐地,张艳坤慢慢能吃饭、能睡觉,还能进行适度地锻炼。到1992年年初,她的体重达到140斤,满面红光。

1996年,杨怀瑞也接受了一次肿瘤大手术,在床上足足躺了三个月,张艳坤评价老伴说,“那次他的表现就像得了一次大感冒!” 杨怀瑞抢过话:“全靠老伴贴心照顾,但那次我病得要比感冒严重多了!”

他们的互爱与温情,就一直在这个家持续着,“癌”一定是怕“爱”吧,它没有再打扰这对夫妻。记者说要给他们拍一张合影,他们就像年轻情侣一样,抱在了一起,还都露出了小白牙。


“宝典”之3爱上运动:在安静空气好的地方锻炼,每天至少6小时

最近两三年,由于上了年纪,杨怀瑞行动有些不方便,要不,他一定会陪张艳坤出去锻炼,现在只能在家伸伸胳膊动动腿。

张艳坤每天从6点钟开始锻炼,一直要持续到中午12点,场地选空气新鲜、相对安静的地方,走步、小跑、跳舞、气功等都是她的锻炼项目。此外,她和老伴还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癌症的健身操。

“那个时候,我病得很重,老伴很着急。有一天,他看见北京某公园内有一些老人在锻炼,并且听说对癌症患者的恢复很有好处,他就找来笔和纸,逢人就问,走哪儿记哪儿,之后就哄着我去做这套操。后来我又4次前往北京自费学习。经过常年锻炼,我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这套操进行了改进。没想到,很多癌友听说后,都要跟着我一起练。”张艳坤说,癌友们都管她叫“张老师”,这让她既喜悦又激动,自从得了癌症之后,就不得不告别热爱的讲台,现在,她又走上了另一个讲台,看见癌友受益,她更快乐了。

杨怀瑞和张艳坤都是善于学习的人,当他们病情好转之后,又都拿起了书本,像《现代中医肿瘤学》、《搞癌中草药大词典》等,夫妻俩经常一起研读,并结合实际,从癌症患者的饮食、锻炼、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还从国外搜集先进的抗癌方法,不仅自己受益,他们还告诉周围的癌友。此外,杨怀瑞还结合实际写了多篇抗癌论文发表在杂志上。


“宝典”之4做个热心人:抗癌热线”还在响不停

在1994年,为了帮助更多的癌友,杨怀瑞和张艳坤与省肿瘤医院的康复病房的陈广茂主任一起创办了抗癌康复俱乐部,并开通了全省首条“抗癌热线咨询电话”,为很多癌友带去了信心与力量,还在饮食、锻炼、心理等方面传授经验。夫妻俩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中央电视台也请过二人去做节目,国内国外的癌友更是纷至沓来,都想找他们讲抗癌方法。

“但我们毕竟上了岁数,我也想全身心地照顾好杨怀瑞,在2003年,就很少再参加活动了。”张艳坤说,“现在,热线依旧开通,就是我们家的座机号,昨天还有一个美国人半夜打来电话询问了许多问题。基本上全国每个省市打来的热线我都接过,也接过不少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地热线。”

“但是,求求,美国热线能不能别在半夜打来!”张艳坤说,外国的癌友经常会忘记时差的问题。

杨怀瑞和张艳坤都认为,做个有爱心的人,对癌症康复是极有好处的。“当我为别人奉献时,见到他人受益时,心里就非常高兴,奉献就变成了快乐。调动人体内积极因素,并能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完善,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可能这也是我们的生命得到延伸的一个因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