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针治痛

 H珠Q 2014-12-10
古人对疼痛的认识
 
① 疼痛的原因
 
疼痛的原因无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外伤跌打。《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痹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医原》:“燥者,或肌肤刺痛,手不可扪,或项背强痛......。”《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导致疼痛的原因与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疫痛篇》:“疫则兴痛如劈。”均论述了疼痛的原因。
 
② 疼痛的病机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通是导致疼痛的最终原因,是各种疼痛的病理基础。早在《内经》中,就对疼痛的病机有所认识,《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热留于小肠,肠中痛,痹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刘恒瑞在《经历等论》中对《内经》的理论又有进一步认识,他认为“古人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着为实痛而言,若执此以治诸痛则谬矣。今将余力治痛而得效者,为业医者备陈之夫痛亦各病中之一症也,必得其所因而后之,始无差谬也。”说明了疼痛不但有实痛,而且有虚痛,疼痛只是各种病的一个症状,必须根据病因,辨证治疗,才能不会有差错。
 
常见的关节疼痛等属实痛,特点为跳痛、剧痛。而肾虚腰痛、痛经等,属虚证,特点是酸、隐痛,喜按。
 
· 手针治痛的机理
 
手针是在体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相对平衡学说为基础,它是通过针刺手部的特定穴位达到治病的目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25个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有效穴位,止痛效果颇佳,而且往往一次见效。人体是一个整体,“经络体系,外络肌表,内联脏腑,以沟通表里,运行气血”,保持人体相对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胜利活动。。
 
① 手体相形
 
人的手形同机体,以外形上看手指就是头面、颈项,手掌则则是胸腹四肢。以上至下看,中指尖端为头顶,依次向下为颈项、胸腹、上下肢,以前至后看,手的桡侧为前,尺侧为后,即拇食指为前,无名、小指为后,手掌和手背即为身体的两侧,根据手与身体的对应关系,穴位的分布大体上与之相应,如:“头顶痛点”位于中指第一指间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颈项痛点”位于第二、三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二掌指关节处;“胸痛点”位于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腰腿痛点”位于手背腕横纹前1寸半第二指伸肌腱;“足跟痛点”位于掌面,,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近大陵穴1/3处;“前头痛点”位于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后头痛点”位于小指间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② 经络、穴位、部位间的相互通应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着阴阳相对的内在联系,人体有手足三阴、三阳经,统称为十二经。手三阴经相对手三阳经;足三阴经相对足三阳经。具体说来即手三阴经均分布在上肢内侧,手三阳经均分布于上肢外侧,足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足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同时手三阳经又相对足三阳经,手三阴经相对足三阴经,它们之间即相对又沟通,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手三阴经从胸腹走手,循环不息,往复无穷,因此针刺手部穴位可同其周身,达于各部。《内经》记载:“夫四末阴阳气会者,此气之大络也。”“皮之部,输于四末。”四末即指手足,根据人体相互通应的原理,取手部穴位治疗周身疾病可取得满意效果。
 
③ 手针治痛的机理
 
中医认为疼痛的最终原因是不通。
手针治痛最重要的是调气,不管是实痛还是虚痛,所谓“用针之要,在于调气”。运用手部与周身各部相对通应的关系,通调气血,贯之周身,以已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 手针的选穴原则
 
① 对应选穴:即选取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手部穴位,如:踝扭伤取踝点,肩痛取肩痛点。
② 归经取穴:即按疼痛性质属哪一经的病变,选取位于某一经上的穴位,如:胁痛取偏头痛点,目痛取后头痛点。
 
手针治痛中,均采用缪刺法,即不同的疾病选取其对侧手部的相应穴位,左病取之右。右病取之左。

· 手针操作手法

① 选用28—30号,0.5—1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一般可深至1寸,用中强度刺激,留针3—15分钟。

② 治疗扭伤性疾病时,应令患者一边活动一边捻转针刺。

③ 对于疼痛严重属实证的患者,可用强刺激捻转,运针1—3分钟,必要时可延长留针时间,或用皮下埋针法。

④ 如需持续刺激的患者,可加用电针或经络疏通仪治疗。

· 常用的手部穴位主治及针法

① 腰腿痛点:手背腕横纹前一寸半,第二指伸肌腱。

主治:急性腰扭伤。

针法:直刺,深3-5分许。腕方向斜刺1-1.3寸。泻法:提插捻转,扭腰。

② 踝点: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踝扭伤,踝肿痛。

针法:直刺,深1-2分许,腕方向斜刺5-8分。

③ 胸痛点: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挫伤,肋间神经痛,胸痛。

针法:直刺1-2分,腕方向斜刺0.8-1寸。按摩胸部,患者深呼吸。

④ 眼痛点:拇指间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红眼病(可配合耳尖放血)。

针法:直刺,深1分许。斜刺3-5分。配合眼部活动。

⑤ 肩痛点:食指掌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肩周炎,肩关节痛,,肩关节活动受限。

针法:直刺,深1分许。斜刺掌指关节方向3-5分。新得之患一次就好。

⑥ 前头痛点: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前头痛,胃痉挛,急性胃痛。

针法:直刺,深1分许。斜刺3-5分。

⑦ 肩痛点:中指第一指间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神经性头痛,疝气疼痛。

针法:直刺,深1分许。斜刺3-5分。仰卧,小腹敛气,紧提慢放。

⑧ 偏头痛:无名指第一指间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偏头痛,胁痛。

针法:直刺,深2分许。斜刺3-5分。患者活动头,深呼吸,咳嗽配合。

⑨ 后头痛点:小指第一指间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后头痛,目痛。

针法:直刺,深1-2分许。斜刺3-5分。患者做低头、扬头,闭目、睁眼活动。可配下睛明。

⑩ 脊柱痛点: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急性脊间韧带损伤。

针法:直刺,深2分许。斜刺5-8分,医者按摩,患者活动脊背。

强制性脊柱炎:夹脊穴,背俞穴,大柱,阴陵泉,绝骨,太溪,标本兼治。

⑾ 坐骨神经痛点:第四、五掌指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针法:直刺,深5分许。

⑿ 咽喉痛点:第三、四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三掌指关节处。

主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喑哑,咽干,咽喉痛。

针法:直刺,深5分许,斜刺0.8-1寸。患者吞咽唾液配合。

慢性咽炎:手针后配体针——太溪,调动肾水上行。

增音1.5寸向咽喉方向斜刺,提插捻转,拇指一捻出针,一次见效。

⒀ 颈项痛点:第二、三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二掌指关节处。

主治:落枕,颈项痛,偏头痛。

针法:直刺,深5分。斜刺0.8-1寸。

⒁ 牙痛:手背第四指掌关节尺侧缘。

主治:牙痛。

直刺,深3-5分许。

⒂ 足跟痛点:掌面,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近大陵穴1/3处。

主治:足跟痛,心痛。

针法:直刺,深3分许。站立进针,令其顿足。直立,缪刺,顿足。治疗过程中避免房事。肾虚足跟痛3次过来;骨刺最少7次。

 

郎凤岗:手背部穴位按摩保健法(图)

2020-05-30                                                           转自 木木飞林

全息反射疗法-手全息

郎凤岗:手背部穴位按摩保健法(图)

 

 

 

手背部穴位说明

 

 

名称

位置

主治疾病

1少商穴

拇指末节桡侧距甲角旁0.1寸

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咳喘、中风。

2商阳穴

食指末节桡侧距甲角旁0.1寸

咽喉肿痛、耳聋、口腔炎、牙周炎、牙痛、腮腺炎、高热。

3、关冲穴

无名指末节尺侧距甲角旁0.1寸

头痛、咽喉肿痛、心烦、耳鸣、肘,臂痛。

4少冲穴

小指末节桡侧距甲角旁0.1寸

心绞痛心悸、胸痛、热病、中风、昏迷。

5少泽穴

小指末节尺侧距甲角旁0.1寸

热病、中风、昏迷、乳腺炎、乳汁不足、头痛、目赤、耳鸣。

6前头点

食指第一指关节(近掌的)桡侧赤白肉际处

前头痛、胃肠痛、阑尾炎、风湿、膝关节炎、踝及趾关节扭伤等。

7头顶点

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全头痛、神经性头痛、痛经。

8偏头点

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偏头痛、胸肋痛、肋间神经痛、肝胆脾区痛。

9后头点

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头痛、急性扁桃腺炎、颊痛、颈痛、臂痛、呃逆。

10胸穴

拇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肋神经痛、胸痛、吐泻、癫痫

11眼穴

拇指指关节的尺侧赤白肉际处

多种眼病,如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视物模糊、青光眼痛。

12中魁穴

中指第一指关节的中点。

頑固性呃逆、食欲不振、呕吐。                     

13会阴穴

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

会阴部痛、痛经等

14小骨空穴

小指第一指关节中点处

眼痛、耳聋、咽喉肿痛、指关节痛

15肩穴

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肩部疾患,如肩部扭伤、肩周炎等。

16颈项穴

第二掌指关节尺侧缘

落枕、颈项扭伤

17咽喉穴

手背第三掌指关节的尺侧缘

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牙痛、三叉神经痛。

18坐骨穴

第四、五掌指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

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

19脊椎穴

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急性脊间韧带损伤、腰痛、椎间盘突出、骶尾痛、耳鸣、鼻塞。

 

20踝穴

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

踝关节扭伤

21腹泻穴

第三、四掌指关节间,上一寸

腹泻。

22腰腿穴、(两个穴点)

手背腕横纹前一寸五分,第二指腱尺侧及第四指腱桡侧处。

腰腿痛、腰扭伤

23阳溪穴

手背腕横纹桡侧端凹陷处

头、眼、牙、手腕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耳聋耳鸣。

24、阳池穴

手背腕横纹中央稍偏尺侧凹陷处

手腕痛、肩臂痛、糖尿病、冷症。

25阳谷穴

手背腕尺侧凹陷中

颈项强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手腕痛、热病、精神病。

26合谷穴

拇与食指并拢肌肉的最高处

头痛,牙、鼻、口、咽、眼部病痛及其相关炎症,发热、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晕厥中暑、中风、腿抽筋

 

 

 

 手  背  部  穴  位  按  摩 

郎凤岗2007年8月

 

 

一、手穴治疗疾病的机理:

 

1、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有手三阳、手三阴经,有多个经外奇穴  连通着十四经,故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2、由于经络左右交叉传导关系,可选取与疾病部位对侧的手部相应穴位治疗疾病。如右侧偏头痛,可选左手的偏头穴治疗等.

 

二、手背穴详解:

 

1、手背部有40多个穴位,现介绍常用穴26个,按序号分别是少商、商阳、关冲、少冲、少泽、前头、头顶、偏头、后头、胸、眼、中魁、会阴、小骨空、肩、颈、咽喉、坐骨、脊椎、踝、腹泻、腰腿、阳溪、阳池、阳谷、合谷:见上述穴位图.

2、手背穴治疗疾病的综合应用(对症选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可选按1少商穴、2商阳穴、3关冲穴、14小骨空、17咽喉穴、23阳溪穴、26合谷穴。头痛:可选3关冲穴、5少泽穴、6前头点、7头顶穴、8偏头穴、9后头穴、26合谷穴。眼病:可选5少泽穴、11眼穴、14小骨空、23阳溪、25阳谷、26合谷穴。胃肠不适:可选6前头点、10胸穴、12中魁穴、21腹泻穴。其他:13会阴穴、15肩穴、16颈项穴、18坐骨穴、19脊椎穴、20踝穴、22腰腿穴  等可以治疗相应的疾患。

 

三、手背穴按摩法:

1、1到14各穴、要用拇指与食指分别夹着10个指尖及近掌的10个手指关节稍用力各捻揉10次(其中11、12、14用拇指尖点按)。

2、其他穴位可用拇指或食指尖、也可用钢笔、圆珠笔等尾部(必须圆滑)点压各10次。

3、如有痛点(病灶)再分别点压或按揉3分钟以上。

4、对症选穴的,可采用指尖等方法点按有关穴位,力量要柔和而深透,每穴3~5分钟。

 

四、说明:1、“桡侧”是大指一侧,“尺侧”是小指一侧。2、患者拇指关节最宽处是“1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