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禅、佛禅 (文生心)

 文生心 2014-12-11
佛身本由众生来,自性圆满登天台,无罣无碍如云水,悠悠自在任去来。
 
行住坐卧有真道,动静之间万境抛,不住不着不造作,任缘随用甚妙好。
 
修行中为求能定,让思绪不会纷飞,因此就借由打坐以达摄心的目的,然而,是否真能达此目的?而当离座之后的心又是如何?其实静坐只是一种工具之用,并不是禅。
 
须知,修者本身的自性就是佛,原本就自在而不受拘束,这种自在的自性在佛身上与在凡夫身上都存在的,且不增也不减,清清淨淨无所作为,因此,假藉身外的打坐方式想求得内心的平静,可称之为死禅,也称之为人工禅,不是自然的佛禅,唯有不以人为的造作,而能清淨无染才是真正的禅。
 
禅的真正含意,是在于一切的行住坐卧之间,不执着于是非妄想,也没有凡情或圣情的分别,也不需要戒律的约束,什麽时候动,什麽时候静,自然而不会有所违逆,正如孔圣者所言「怂所欲而不踰矩」。
 
是非进不了心念之中,就不需要任何戒律了。妄想不会升起,并非靠外境任何工具的约束所能圆满的,真正的定是能在自然中不踰矩,顺着自性而直接流用于一切处所,不产生痴迷的行为,那麽慧性也就自然显现了。
 
能在行住坐卧之间不起妄想执着,这才是活禅、佛禅。所以静坐之禅是有别于任缘随用,感而遂通之活禅。
 
静坐之禅是一种修行之工具,不可执着,必须时刻不执着于有所作为之心,也不执着于无所作为之念,甚至连不执着于无为之心念也不可有;绝弃了识心所起的妄想分别,让动静之间自然无所造作,才能明心见性。
 
所以修行,不能向身外求,能自性圆满俱足,自然生万法,又何须身外求法,更何况是打坐,六根断绝外境,不思、不想、不着、不听、不行,内心空空无物,与草木瓦砾又有何不同,如何成就佛道。所以,修行就在行住坐卧中不起妄想、着境,自性圆满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